<p class="ql-block"> “八一建军节”特别是对于退役军人,虽然身体退役,军魂永远在线。在2013年“八一节”之际,我们53年前从武汉应征入伍且分配到同一个连队(铁道兵14师修理营一连)的5名老战友相约驱车1500公里去到河北省承德市(曾经在这里参与了修建“沙通铁道”,即从北京通往吉林通辽的专用线)。这里由一些相对年轻的战友发起组织了"铁道兵14师修理营一连战友联谊会"。这是我们连队自1984年铁道兵改制以来首次"修理一连战友聚会"。</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5个老兵平均年龄70岁,3位驾驶员每人每天驱车行程约250公里(安排为2个白天的路程)。路途上,车箱中,一路欢笑,一路回忆,多数是半个世纪前的军中故事。</p><p class="ql-block"> 返程亦有1500公路里,走G4顺道探访高碑店,并且奔到易县(因气候异常清西陵关闭而折返)。返程的一路上,除了追记在承德两天的战友会见闻,其中许多快乐的时光,更有新晋“忽悠大师胡秀明”通过网络远程与重庆的陈明贵(原一连九班电工、1969年入伍四川籍,还有江西的郭祖芬(原一连九班电工、1969年入伍江西籍)充分地调楷。一路兴奋,全无连续5、6天奔波的疲劳之感。</p> <p class="ql-block">2023.08.01,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纪念日。在这个节日里,许许多多的军人们,无论是退役军人还是现役军人,都在中华大地的不同区域有关驻防地举行着纪念活动。尤其是铁道兵,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简称: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编成序列中的铁道工程技术兵种。铁道兵一只光荣的队伍,曾经承载着党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无论在战争还是和平年代,“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打造出遍布全国的“钢铁大动脉”,有力保障了战争的胜利和经济建设的繁荣。铁道兵战友情深义重,每每“八一”节到来,都可以是我们欢庆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日,双塔山下吹响了集结号,铁道兵第14师修理营一连在此(1972年至1978年营队驻地)举行老兵集会。老兵聚集在“八一”军旗下,到会老兵63人+军属26人。</p> <p class="ql-block">在双塔山下广场纪念柱前,2023年8月1日,全体参与“铁道兵14师修理一连战友联谊会”的成员聚集在“八一军旗”下的大合影。</p> <p class="ql-block">一路风景一路歌声,经两个白日的驱车奔走,从武汉开始跨过湖北北部、河南省、河北省大部(包括山东一部分),终于来到梦想中的承德市。</p> <p class="ql-block"> 1972冬,铁道兵14师转战承德是其主战场移至沙通线(从北京昌平至内蒙古通辽市),后正式称为京通线。当时我们修理一连就正在双塔山下驻扎。51年后我们武汉籍老兵再次登上双塔山,聚集在八一军旗下。</p><p class="ql-block"> 照片中从左至右是:田吉汉(原六班战士后武汉市政府参事室科长)、范汉桥(原营部助理后武汉市电机电器公司董事长)、郭汉林(原连部通讯员后武汉中南轧钢厂动力部管理员)、雷洲平(原十二班副班长后武汉市政府发改委副处长)、胡秀明(原十班长后武汉针织一厂科长)。</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战友们身后的这座山就是承德鼎鼎有名的“双塔山”。上世纪70年代初,我们铁道兵14师修理营驻扎在“双塔山”下,大约有八年之多。</p> <p class="ql-block">修理营是师后勤部直属单位,专事维修全师所有单位装备的汽车、工程机械及其它机械电器设备。为了承担装备的维护和保障一线部队的建设施工,修理营齐装满员估计得达到550人以上。全营除营部直属机构外,下属三个修理连外加一个制氧班和一个炼钢排。这就是一个军事化的工厂,一个工作效率高的中型企业。有人问:你们是当兵的,有枪吗?能打仗吗?其实现代人大都不了解上世纪70年代,经过的人还应有记忆。毛泽东时代是全民皆兵,铁道兵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特种部队,是战斗队、工程队、生产队、宣传队。就像那时流行的军歌:“解放军是个革命大学校,毛泽东思想红旗举得高,…。” 从新兵军事训练起,我们的队列、射击、投弹和刺杀都是严格按照陆军条例执行的。铁道兵战士拿起枪🔫能战斗,拿起工具能修路。</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前排正中者是一连指导员王鸿藻(1963年入伍河南籍),其他人全部是修理营的武汉籍兵。王指导员入伍前曾在武汉的学校当过老师。</p><p class="ql-block">照片从左到右后排为:胡秀明、范汉桥、张磊(三连车工班长)、叶剑平(三连锻工班长)、丁继安(三连统计员)、陈贤红(一连八班)、田吉汉(一连六班)。</p><p class="ql-block">前排为:何汉宝(二连通讯员)、彭毅(一连文书)、王鸿藻(一连指导员)、雷洲平(一连十二班副)、张厚平(三连锻工班副)。</p> <p class="ql-block">站在“双塔山”上,看昔日的铁14师修理营一连生产厂房和车间。</p> <p class="ql-block">参观曾经日夜战斗或工作的根据地(修理一连的厂房车间),50多年前身着铁道兵工作服,一身油水,一身汗水,苦干+巧干的日子鲜活地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当年笔者在维修中的10吨吊车的驾驶室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3年庆祝“八一节〞,双塔山下“东北兵”(原连部通讯员张忠念、文书姜永泰、统计员黄宝库等)举起一连战旗。</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记录下2023年7月31日中午在“”承德云山饭店”修理营一连的部份战友聚会的合影。他们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曾经共同战斗在承德双塔山下的好战友。正中位是陈开才(原一排副排长、1965年入伍四川籍兵,退伍后留承德滦河电厂曾任分厂厂长),他是今年〝八一节〞修理一连聚会承德的核心人物,亦是军龄最早和年龄最长者。陈厂长与秦庭明(右起第一人、原修理二连连长、1969年入伍四川籍兵,退伍后留承德钢厂某实业公司总经理)二位老战友以承德主人之身份,行地主之谊招待了出席此次承德聚会的部分战友。</p><p class="ql-block">照片从左至右:雷洲平、刘传斌、胡秀明、范汉桥、陈开才、罗明普、姜永泰、张忠念、秦庭明。</p><p class="ql-block">注:1.罗明普原修理一连排长、1970年入伍北京籍兵。退伍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历任处长、宣传部长、纪委书记,曾获得北京大学哲学研究生学历。</p><p class="ql-block">2.张忠念原一连通讯员、9班副班长,1973年入伍黑龙江绥棱籍兵,退伍后在中国工商银行工作,历任科长、处长、总行所属公司总经理,曾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专业研究生学历。</p><p class="ql-block">3.姜永泰原一连文书、七班长,1973年入伍黑龙江绥棱籍兵,退伍后在黑龙江林业厅工作,历任科长、法院院长。</p><p class="ql-block">4.刘传斌原一连文书,曾任副排长,1975年入伍江苏沛县籍兵。退伍后在江苏、上海工作。</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日晚 ,铁道兵14师修理营一连战友联谊会开幕,来自全国各地战友欢聚一堂,举杯庆祝“铁14师修理一连首次聚会”。</p> <p class="ql-block">在“八一节”14师修理一连承德联欢会上,4位跨年代跨地区的老战友欢聚一堂。</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左起第一位是朱书记(朱咏),1975年入伍江苏沛县籍兵,曾任修理营营部书记,退伍后江苏徐州工作。他是修理营老战友中热心于战友联络的组织者,2020年“八一”曾成功组织修理营战友江苏徐州聚会。</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左起第二位是陈开才(国电集团承德滦河电厂分厂领导),77岁高龄、1965年入伍四川籍老兵。</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左起第三位是李景华,1979年入伍广西籍兵,原修理一连八班。退伍后在广西自治区财政厅工作。李景华是2023年“八一承德”铁14师修理一连战友聚会的发起人,是一位优秀的组织领导者。</p> <p class="ql-block">积极参与战友联谊的几位代表:照片从左到右分别是,雷洲平(湖北武汉1971年兵),李延庆(江苏沛县1975年兵),李景华(广西南宁1979年兵),刘传斌(1975年入伍江苏沛县籍兵),党宝山(陕西渭南1974年兵),蔡三荣(湖北浠水1971年兵)。</p> <p class="ql-block">此图片是“红色娘子军”可爱的军嫂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与江苏籍和黑龙江籍的老战友,手捧“军旗〞合影。</p><p class="ql-block">照片从左至右:朱咏、李延庆、雷洲平、李延庆夫人、黄宝库夫人、黄宝库、张忠念、姜永泰、姜永泰夫人。</p> <p class="ql-block">“虎年庆八一”重大的收获之一,是找到铁14师修理一连12班的老战友。他们是右起第一位李延庆(1975年入伍江苏沛县籍)、右起第四位黄宝库(1973年入伍黑龙江绥棱籍)、右起第二位蒋炎林(1974年入伍浙江衢州籍)。自从1976年离开部队,至今日相逢已经过去了47年。昔日的青春小伙子,再见已是白头老翁。</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是修理一连三排1970年代中期同期的4位班长。从左至右,分别是九班张忠念、十班胡秀明、十一班程万林、十二班雷洲平。</p> <p class="ql-block">2023年8月1日,在聚会双塔山之余我们一行五人驱车前往著名的“国电滦河发电厂”。那里曾经是我们驻扎在双塔山下时,周末休息游玩的好地方。在发电厂的凉水池游泳🏊就是休闲的好节目。</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六位战友,是武汉籍赴会5位+北京籍罗明普。武汉战友本想趁此次北上机会去北京专程看望罗明普同志,恰逢他离开了北京,尚好都是赶赴承德聚会。</p> <p class="ql-block">在返回武汉南下的路途上,我们武汉兵一行五人驱车探访了53年前作为新兵入伍到达军营的第一站“高碑店火车站”(高碑店市是铁道兵14师师部所在地),以及铁14师1971年新兵团所在地(麻家营及撞河村)。当年我们夜间达到高碑店火车站,全体新兵(从武汉征收的新兵约两个连队共数百人)背上行装从高碑店火车站一路行军约5公里左右,就到达新兵连驻地的村庄,住进征用的老百姓(村民)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远眺“高碑店火车站〞,已是绿皮列车专用站,还是半个世纪前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背景就是“东盛街道麻家营村”的党和政府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撞河村村口的大门楼,门楼横幅之上刻写着“撞河村欢迎您”一排金色大字。</p> <p class="ql-block">照片的背景是东盛街道“撞河村”村党支部及村民委员会。</p> <p class="ql-block">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招牌挂在大门两边,🇨🇳五星红旗在大院中央高高飘扬。</p> <p class="ql-block">照片应该是1973年拍摄的。</p><p class="ql-block">双塔山,我曾经守卫祖国站岗放哨,建设祖国施工铺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双塔山,半个世纪前在此有奋斗的青春,50年后再次返回“第二故乡”,百感交集 ,不甚唏嘘。虽江山巨变,换了人间。然军心不改,壮志未已。</p> <p class="ql-block"> 战友们,我们在虎年的“八一建军节” ,跨千山万水相逢河北承德, 叙千言万语酿造战友深情。忆半个世纪双塔山前, 说五十来年人间故事。曲终人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p class="ql-block"> 谢谢2023年承德“铁14师修理一连八一战友联谊会”筹备组的战友们!谢谢全体参与此次聚会的战友们及亲属们!</p><p class="ql-block"> 祝大家幸福快乐,健康长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