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计变革课堂 专家赋能凝聚新力

暖风晴日艳芳天

<p class="ql-block">韶华不负夏日长,专家赋能凝新力。2024年8月16日,江苏南通教育科研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第三天,我们继续在专家的引领下探寻教育新航向,汇聚教改新能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上午场:作业改革新视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1.丰富案例使理论更生动</span></p><p class="ql-block">张丰主任以“学习任务”为切入点,以“学习设计”为关键词,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逻辑,帮助教师形成基于学生立场的新备课范式,促进作业与课堂学习的沟通,以项目化学习来促进学习的变革。一系列国内外教育前沿的丰富案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其在教学中应用的无限可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2.精辟论述使认知更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张丰主任的讲解深入浅出、论述精辟、金句频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也引发了强烈的共鸣——</p><p class="ql-block">教师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讲课”,而是“组织学习”。</p><p class="ql-block"> “让讲台上的学习”变为“课桌上的学习”的关键是教师为学生策划的学习任务。</p><p class="ql-block">教师的身影要经常出现在需要帮助的学生身边。</p><p class="ql-block">项目化学习促进学生认知学习与社会性成长的结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3.切片分析让方法可迁移</span></p><p class="ql-block">案例呈现时,张主任运用“切片分析”,细致分析案例片段中的老师做法和学生学法、设计的任务如何促成学生“真正学习”、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收获了什么等,让我们在微观层面深刻理解了聚焦任务的学习设计的精髓所在,也让我们在与教学情景链接的过程中看到了具体而可迁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于我们“学以致用”更具实际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下午场:撰写教学成果报告</span></p> <p class="ql-block">祝庆东主任先从老师们关于“教学成果奖”的普遍疑问入题,通过政策解读、数据分析的方式让老师们了解了教学成果的前世今生、教学成果的内容类型、教学成果的申报条件、教学成果的评审办法等,让与会老师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这一至高无上的教学类奖项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那么,优秀的教学成果报告该如何撰写呢?祝主任首先简要介绍了成果报告包含的四个要点:针对的问题、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成果、效果与反思;接着以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奖成果为例,边共读边讲析,详细讲解了提出问题的四种类型:直接呈现型、深度诠释型、理论关照型、政策依据型,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问题提出的经典模型;然后讲述了成果形成的过程与方法、申报书的填写方法等。源自实践的经验、丰富的案例、高屋建瓴的指导让与会老师对于如何撰写教学成果有了清晰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学习掠影</p> <p class="ql-block">许主任与专家深入交流</p> <p class="ql-block">教研室领导精选优质资源共享</p> <p class="ql-block">深入思考 积极讨论 交流收获</p> <p class="ql-block">“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抵达。”专家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对课堂变革的途径、成果呈现的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充满热情的学习、交流与共享中有收获有成长也有期待,更我们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相信,专家的引领会为我们的教育改革之路赋新能、聚新力,助推灵宝教育更高质量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