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游

飞翔的云

<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7日至8月2日,我和同学一行六人来了一次山东“半岛”游,之所以把“半岛”二字加上引号,是因为我们确实是游览了山东半岛的一半。</p> <p class="ql-block">D1:7月27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目的地是黄河入海口风景区,这个地方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河口镇。我们驱车大约四个小时到达东营市,入住百丽精品酒店,下午便前往黄河入海口湿地公园游览,东营市是山东省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被评为中国六大最美湿地之一。我们的车行驶在通往湿地的柏油路上,两旁绿树成荫,芳草连片,不时有采油的“磕头机”从车窗闪过,似乎在告诉人们这里还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胜利油田的崛起之地。</p> <p class="ql-block">黄河入海口风景区位于著名的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同时也是著名的鸟类生态湿地。进入景区,乘坐景区大巴大约20分钟便来到鸟岛,鸟岛是由几条木栈道连接而成的小岛,岛上生长着浓密芦苇、杞柳、荻等植物,水中鱼虾成群,为苍头鸭、白鹤提供了丰富的生长资源。据工作人员讲,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如果赶上九、十月份来,你会看到铺天盖地的白鹳、野鸭在鸟岛上空盘旋,那才是名副其实的鸟岛。</p> <p class="ql-block">从鸟岛出来,我们又搭乘大巴来到黄河故道天然柳林游览。黄河故道天然柳林是1976年黄河改道后形成的故道以及2万亩天然柳林。柳树的种子是从黄河上游冲刷下来,在这里落地生根、自然生长,它们都是没有主枝干的,是靠柳条交叉生长而成,因此生长的过程会不断向四周扩散,看起来就像一个个的蘑菇,当地百姓又将它称为蘑菇柳。这种柳树仅适于在沼泽湿地中生长,并且它们使用毛根进行呼吸,根系十分庞大。栈道的尽头有一座观河楼,2009年的10月胡锦涛同志来东营视察,就曾登上观河楼,远眺黄河。</p> <p class="ql-block">出得柳林,我们继续搭乘大巴来到此行目的地远望楼参观。王之渙有诗云“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滚滚黄河从此入海。由于台风“格美”的影响,天空依然飘着细雨,上游的水量很大,造成入海口河水漫过堤岸,已经到了观景台的下沿,岸边通往渡口的栈道已经封闭,我们只好站在台阶上远眺黄河水东流入海的场景,极目所致,看不到水天相接的那条线,映入眼帘的只是黄茫茫的一片。向下看,眼前的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平缓地流入大海,水的流速很快,如果长时间盯着水看,似乎有一种手扶在船舷上的晕眩感。这场景,虽没有壶口瀑布黄河水奔涌而下的磅礴气势,但也不失“极目楚天舒”的雄浑壮阔以及此情此景给人带来的“逝者如斯夫”的慨叹!</p> <p class="ql-block">还是由于天气原因,我们没能乘船出海,据说天气好的时候,乘船入海四十分钟可以看到黄河水和海水交界处泾渭分明的黄蓝分界线,不免有些遗憾。</p> <p class="ql-block">D2:7月28日“不碰南墙不回头”——青岛崂山</p><p class="ql-block">今天东营开始下中雨,我们庆幸昨天游览了黄河入海口,趁着雨天我们离开了东营。本打算一直开到青岛游览崂山,有人提议,青州离此地不远,不如先去趟青州古城。遂改变计划,开启东营→青州→崂山之行。</p><p class="ql-block">东营确实离青州不远,百十来公里,可是没有高速,我们走的是国道,雨越下越大,道路坑洼不平,沿途还尽是重吨位的载重汽车,我们沿着516国道艰难行进,98公里的路程我们硬是开了近三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青州,为古“九州”之首,青州古城城建历史2200多年,是一座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明清建筑风格的古城。但到了里面我们便有些后悔,商业气息太浓了,临街尽是仿古商铺,售卖的大都是在哪儿都能买到的商品,我到过永宁古城、宁远古城、滦州古城,今天又到了青州古城,感觉这些古城有一个通病,就是走在号称具有千年历史的古街上,丝毫感受不到千年的历史沧桑,和赶个大集没啥区别,而且现代化感越来越强。长此以往,古城不古、古城仿古,古城将殆矣!</p> <p class="ql-block">从青州古城出来,已是12点多,我们在车上匆匆吃了口午餐,直奔崂山而去,一路高速,下午三点到达崂山景区。天色将晚,玩遍崂山已是不可能了,我们便找了个导游,带着我们游览崂山的主要景点。崂山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它三面环海,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我们乘坐景区大巴沿环山公路盘旋而上,辽阔的大海尽收眼底,景色蔚为壮观。大约20分钟车程,来到太清宫外的广场,广场不大,但从广场沿石阶而下,来到海边的栈道却是另一番景象,辽阔的大海一望无际,徐徐的海风拂过面庞,远处一艘艘帆船摇曳而过,近处一阵阵海浪拍击礁石,我想范仲淹所说的“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也不过如此吧!唯一不同的就是没有酒,只好“把矿泉水”临风了。</p> <p class="ql-block">崂山又是一座道教名山,太清宫是崂山道教庙宇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道众最多、影响最深的庙宇。进入太清宫,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里面众多的千年古树,有树龄1100多年的银杏树和龙头榆;有树龄600多年的耐冬(山茶树);有树龄170多年的楸树;还有位于太清宫三清殿的一株侧柏,树龄700余年,国家一级保护古树,此树北侧根部生长着一株200年历史的凌霄树,凌霄分为三支,像三条青龙紧紧缠绕在侧柏树干上,每逢夏季,凌霄花开满枝头,被称为侧柏凌云,两树又被当地人戏称为“夫妻树”。令人印象最深的是一株位于太清宫三皇殿,树龄2100多年的侧柏,这棵侧柏相传为汉代太清宫开山始祖张廉夫所植,故称汉柏。最为奇特的是树上寄生了一棵树龄逾百余年的凌霄树和一棵刺楸树,此树三树一体,冥冥中也暗示了“三位一体”的道家思想。</p> <p class="ql-block">顺着导游的指引,我们来到一座小院,小院里有一座小亭,还有一面石墙,导游说这座小亭是蒲松龄当年写《崂山道士》的地方,旁边的石墙便是王生练习穿墙术的地方,王生由于心术不正,撞得头破血流也没练成穿墙术。从小院出来,走下几步台阶,只见两棵古树穿墙而长,它们的根基扎在石墙里,顽强地向上生长,导游说,当年老神仙教王生穿墙法术的时候,也被这两棵树听到了,由于它俩没有歪心眼儿,法术在它们身上就灵验了,它们才能穿墙而生,所以这两棵树也叫“崂山道士穿墙树”。我听了不禁哑然一笑,没想到两棵长势奇特的树竟被赋予如此神奇的色彩,不管怎样,这都是人们祈望人与人之间不要尔虞我诈,要真诚友善、互帮互助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导游又带我们来到道家始祖老子石像脚下,石像矗立在太清宫后山,高达50余米,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老子像,老子面目慈祥,精神矍铄,面朝大海,俯瞰太清宫,其形象依据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老子像,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意为开天辟地。仰望这位道家先哲,我感觉他那伟岸的身躯似乎正是他那本影响深远的著作《道德经》的思想源泉,而自己却显得那么渺小。</p> <p class="ql-block">D3:7月29日“我在青岛啤酒博物馆,爱上干杯!”</p><p class="ql-block">早就听说青岛停车难,所以我们今天把车停在宾馆,坐地铁前往青岛市里游览。</p><p class="ql-block">第一站:五四广场</p><p class="ql-block">五四广场因青岛为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五四运动导火索而得名。在1919年“五四”运动时期,国耻情怀引发了全国各地青年学生强烈的反抗精神,他们高喊“拒绝条约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拒绝丧权辱国以换取片刻安宁的做法。为纪念此次五四运动,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广场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巍峨耸立的名为“五月的风”的红色雕塑,雕塑造型两端窄、中间宽大,火红的风层层叠叠往上累加,象征着永不扑灭的爱国魂。</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青岛奥帆中心</p><p class="ql-block">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简称青岛奥帆中心,也叫青岛国际帆船中心。它是北海船厂的原址,毗邻五四广场和东海路,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帆船比赛就是在这里举行的。旗阵广场是奥帆中心最著名的休闲场地之一,这里有两排旗杆整齐排列,上面悬挂有各参赛国的国旗,象征着世界的友好和平,但现在不是奥运会的比赛日,所以旗杆上没有悬挂国旗,只有北京奥运会的火炬雕塑巍然矗立在广场南端。</p> <p class="ql-block">燕儿岛山位于青岛奥帆中心内,是景区最具自然特色的生态单元。它因海蚀作用,山脚礁石林立,每逢秋季大潮时,这里便惊涛拍岸,格外壮观,有着“燕岛秋潮”的美誉。现在虽然不是秋潮大涨时期,但也不时有叠叠海浪撞击堤岸,激起数米高的浪花,进发出“隆隆”的响声,景色也蔚为壮观。此情此景,不禁让我对东坡先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八大关</p><p class="ql-block">青岛八大关景区是我国著名的风景疗养区,其主要道路因以我国八大著名关隘(如嘉峪关、函谷关、居庸关等)命名,故统称为“八大关”。八大关内每一条道路都有一种不同的植物作为代表,有“一关一树、关关不同”之说,例如韶关路的碧桃,山海关路的法国梧桐,紫荆关路的雪松等等,形成了四季有特色,路路花不同的景观特色。八大关的另一特点就是它的建筑物。解放前,这里是各国驻青岛领事馆所在地,所以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日式、丹麦式等20多个国家建筑风格。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八大关进行了全面修缮,使其为我国重要的疗养区之一。虽然八大关现在已是青岛的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但它承载的历史屈辱是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的。</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青岛啤酒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出租车行驶在去青岛啤酒博物馆的路上,我发现青岛市道路的名字非常有特色,都是以中国各个省(市)的名称命名的,如北京路、辽宁路、河南路等,上网一搜才知道,原来青岛是一座殖民城市,清末被德国占领,“一战”后又被日本占领,那时青岛的道路都叫什么“威廉路”、“柏林街”,后又叫什么“佐贺町”、“静岗町”等等,青岛回归以后,为了去殖民化就以中国的各省市的名称命名,一直到现在。车到登州路56号,我们就来到青岛啤酒厂,青岛啤酒博物馆就设立在青岛啤酒百年前的老厂房内,参观的人很多,我通过安检后,看到大屏幕上写着“您是今天参观的第6305位观众”,现在是下午三点,外面还有络绎不绝的人进来排队,照此下去一天差不多有近万人来此参观,每人门票95元,那一天的门票收入会不会比卖啤酒挣得还多呢?</p> <p class="ql-block">青岛啤酒博物馆共分为三个参观区域,第一个区域是历史文化区域。通过图文资料和实物,让人们了解啤酒起源、青啤的悠久历史、荣誉、青岛国际啤酒节等内容。第二区域为生产工艺流程区域,包括老建筑物、老设备及车间环境与生产场景,在生产流程中每一个代表性部位放置的放像设备,可形象介绍青岛啤酒的生产流程及历史沿革。第三区域为多功能区域,是一个能容纳几百名游客的品酒区和购物中心,游客在此可以尽情地品尝多种不同品质的新鲜青岛啤酒,购买各种纪念品。纵观整个青岛啤酒博物馆,它不仅是青岛啤酒厂的发展历史,更是青岛这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新中国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历史。</p> <p class="ql-block">D4:7月30日 地下龙宫——泰安大裂谷</p><p class="ql-block">早晨八点,我们告别了青岛,横跨胶州湾大桥驶向下一个目的地——泰安。胶州湾跨海大桥东起青岛市主城区,跨越胶州湾海域,西至黄岛红石崖,全长36.48公里。从空中俯瞰,大桥宛如一条蜿蜒的丝带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上。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桥面上,两侧是碧蓝的一望无垠的大海,心胸顿觉宽广,同时也为建设者们高超的技艺所惊叹。</p> <p class="ql-block">中午我们抵达泰安,下午我们去泰安地下大裂谷游览。事先我了解到大裂谷是泰山和徂徕山两座山脉的断裂带,深达数百米。到了之后才知道大裂谷并不是想象中的两山之间的峡谷山地,而是与亿万年形成的喀斯特溶洞紧密相连,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所以现名“地下龙宫”比较名副其实。</p> <p class="ql-block">在狭窄的步行甬道穿过,并没有太奇特的景观引起我们的兴趣,直至走到一个开阔的厅堂,眼前豁然开朗。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如擎天柱般巍然屹立,有的仿佛惟妙惟肖的动物,又像憨态可掬的小精灵。还有一组钟乳石,经过了亿万年的冲蚀,自洞顶向下滴落,自地下向上堆积,它们满怀希望,憧憬几万年后再多一厘米就能执子之手,永远在一起,所以这组钟乳石取名“执子之手”。</p> <p class="ql-block">“东海龙宫”果然名不虚传,定海神针向天矗立,配合着各种灯光打造的宫殿,真的就像行走在龙宫中。继续前行我们赫然被前面的巨大响声所吸引,仰面望去,巨瀑自天而降,瞬间印证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景象。水花飞溅,似雾似雪,轻盈飘逸,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就是孙猴王的水帘洞呢!</p> <p class="ql-block">流连往返,震撼加赞叹,不知不觉中错失了时间。洞中游览才半日,感受亿年已变迁,人们常叹人生苦短,匆匆数十年,弹指一挥间。确实,置身于几亿年的时光隧道里,人生就如同浩瀚大漠里的一粒尘沙,渺小的几乎可以忽略,但再渺小也要有存在的价值,只有不懈努力才能活出自己认识的价值。</p> <p class="ql-block">D5:7月31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登泰山是我这次旅行最期望的。我最近一次登山,还要追溯到2012年6月我们去爬密云的云蒙山,一晃12年过去了,不知体力还能不能支撑到山顶。登泰山有三条路线可选,第一条是从桃花峪→桃花源→南天门→玉皇顶;第二条是从天外村→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第三条是从红门→中天门→南天门→玉皇顶,其中前两条都是大巴+索道的路线,只有第三条路线是纯爬山的路线。大家根据各自体力情况选择了不同路线,我和儿子还有同学金仓选择了第三条路线。</p> <p class="ql-block">我们六点四十从红门出发,沿石阶往上登,这里我用“登”字而不用“爬”字,原因是从红山到中天门这段山路比较缓,登起来比较轻松。</p><p class="ql-block">途中遇到不少下山的游客,他们大多是昨天夜里登泰山去看日出的,不知他们的愿望有没有实现,只见他们的表情都十分痛苦,每下一级台阶都呲牙咧嘴,有些人可能是腿太疼了,一只手拽着栏杆,一只手拄着登山杖,每下一级台阶都需要走两步,这得多长时间才能下去呀!这与我们轻轻松松上山的人比起来可谓天壤之别。钱钟书在《围城》里写道:“婚姻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其实爬山不也是这样吗?山上的人看过了风景想下来,而山下的人想要去看风景就拼命地挤上去。而生活何曾不是这样,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知道生活的艰辛!路线图上写着这段路程要用2.5小时,我们用了一小时四十分钟就到达了中天门。在中天门拍照留念,感觉体力还行,便继续往上登。</p> <p class="ql-block">中天门到南天门这段路就比较陡了,泰山全程一共6331级台阶,这一段就有5000级左右的台阶,尤其是十八盘这一段路,坡度达到了70度,有些人就是手脚并用地往上爬,称之为“爬山”一点也不为过。儿子年轻,体力充沛,很快就爬到我和金仓的前面,看不见影儿了,我俩虽没有达到“爬山”的地步,却也是爬十几级台阶就歇一会儿,呼哧呼哧地喘一阵儿,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拧出好多汗水,感觉快要虚脱时我俩赶紧吃了两块巧克力,以补充体力。快爬到南天门时感觉自己的右大腿内侧开始抽搐,每爬一级台阶都要抽筋儿似的,我们虽然很狼狈,但终究是爬了上来,看看时间,整11点,用时两个半小时,和路线图上的时间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再往上爬就是泰山的顶峰一—玉皇顶了,这段路基本上是缓坡,没有台阶,和前两段路比起来简直可以用“一马平川”来形容。泰山顶上雾气昭昭—一不,应当说是被浓雾笼罩,雾大得十几米外看不人,我们拍了几张石刻的照片,根本看不清石刻上的字。风也很大,得有五六级的样子,风裹挟着大雾打在身上,湿冷的感觉由然而生,我很不解,这么大的风为什么就吹不散大雾呢?我在“孔子小天下处”的石刻前拍了一张照,虽然不是很清晰,但也颇具纪念意义。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在此登高望远,而后世的孟子有云:“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实际上,孟子是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人的眼界会随着自己所处的位置高低而变化,站在不同的高度,视野会变得更加宽广。一千多年后杜甫也曾在《望岳》一诗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如今,我也站在当年孔子曾经站着的地方举目远望——四周都是浓浓的雾!</p> <p class="ql-block">12:30我们从玉皇顶开始下山,我们没有蹈那些下山游客的覆辙,而是选择乘坐缆车下山。从早晨6:40开始登山,到中午12:30开始下山,用了近六个小时,我们登上了泰山,这不仅仅是征服了一座山峰,更重要的是磨练了意志,战胜了自己!今天一—2024年7月31日,我51岁零48天,我登上了泰山!必须纪念一下。</p> <p class="ql-block">D6:8月1日 济南——甜沫儿是咸的</p><p class="ql-block">初识济南,是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一文,老舍先生描写了一个温情、舒适,甚至慵懒的地方。再识济南是刚放暑假的时候看央视的纪录片《三餐四季》,其中一集介绍了济南的名小吃油旋儿和甜沫儿,这次游济南,便决定在游玩的同时,也品尝一下济南名小吃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趵突泉</p><p class="ql-block">到济南来,如果不去趵突泉看看,貌似是对人家的不尊重。济南号称“泉城”,市内泉眼众多,趵突泉乃七十二名泉之首。趵突泉泉池呈长方形,东西长30米,南北长20米,中间3个泉眼昼夜喷涌,浪花飞溅,势如鼎沸,“趵突腾空”是济南八景之一,怎奈今年济南降水量少,我们没能欣赏到“趵突腾空”的胜景,很是遗憾。但园内波光粼粼的泉池,岸边婀娜拂水的垂柳和金壁煌煌的亭台楼阁,也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黑虎泉</p><p class="ql-block">我们出了趵突泉公园,沿护城河东行,大约一公里,便来到济南第二大名泉——黑虎泉。据岸边立的标志牌介绍,黑虎泉的名字来源于它的独特声音和形状。这个泉为一天然洞穴,高2米,深3米,宽1.7米。泉水从洞中通过暗道由标高27.88米的石雕兽头口中喷出,形似瀑布,然后流进长约13米、宽约9米的石砌方池中。泉水从巨石下涌出,湍击巨石,发出粗犷的鸣响,再加半夜朔风吹入石隙裂缝,惊人的吼声回荡于洞中,酷似虎啸,故名黑虎泉。黑虎泉以水量大著称,据记载它的涌水量每秒可达474升,还因为泉水来自地下30多米的白云质石灰岩中,所以泉水甘冽,可直接饮用,当地不少市民每天都从此处打水回家煮饭烹茶。</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宽厚里</p><p class="ql-block">宽厚里美食街是济南一条复古商业街,那里既有新潮的咖啡店、糖果店,又有老济南的传统名吃,还有极具品位的古今商品。宽厚里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青砖灰瓦,形色各异,很有“老济南”的特色,在那里我品尝了油旋儿和甜沫儿。油旋儿是一种类似于油酥饼之类的食品,吃起来酥而不腻,很软很脆,口感很好;甜沫儿是一种粥,里面加有花生碎、黑芝麻、粉丝、豆腐丝、香葱等辅料。但不像它的名字叫的那样,它是咸的,按照老济南人的说法,粥熬好了,再添点儿调料之类的沫儿,所以最开始这种粥叫“添沫儿”,后来人们依其谐音演化成了“甜沫儿”。</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大明湖</p><p class="ql-block">济南大明湖是山东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大明湖的景色优美秀丽,湖面上鸟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湖面上的荷花和岸边的柳树构成了大明湖最美丽的风景线,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来形容大明湖的美真的一点也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D7:8月2日回家</p><p class="ql-block">济南到北京大约四百公里,四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大家早晨起得很晚,吃过早餐,又买了一些山东特产,便开始回家,大约下午两点多,安全到家。经过一周的旅行,感觉很疲惫,但精神始终是兴奋的。通过旅行,不但饱览了湖光山色,更重要的是了解了不少当地的人文知识,这些是在书本里学不到的,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不但要在书中汲取营养,还要在生活中加以实践,这大概也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