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欧洲行—走马观花英伦初体验

窗外的小桃逃

4月17 日—走马观花伦敦匆匆游一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离开儿子在法国学习的Rouen小城单枪匹马的赶赴伦敦,下午大约三点到达伦敦机场,本来预定了3:30参观大英博物馆结果坐上机场大巴已经3:30,博物馆是去不成了,听从大巴司机建议沿着Oxford街看街景了。结果发现Oxford就像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一样是条商品街,各种百货店,专卖店,品牌店齐全,也有些特色店比如有一家专门卖巫婆装束用品店。街上的建筑是古老于摩登并存,各有特色,但无论新旧保养都很好,没有破败陈旧的感觉,街面好像也要比法国宽大干净一些。 </p><p class="ql-block">跟一个近30年未见的朋友晚餐后,又在朋友陪同在西区附近走了走,感觉英国的很多建筑的副本或缩小版都能在北美找到,但正版的威严还是不可动摇的。伦敦真的是既有现代大都市的气派又有历史名城的底蕴,但又没有法国意大利的那种历史深重感,整个显得干净利落更有活力一些!</p> 4月18日 —走马观花伦敦匆匆游二 <p class="ql-block">今天溜溜走了一天重新打卡了昨天晚上匆匆瞥过的几个必看景点:</p> <p class="ql-block">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伦敦桥,大笨钟,<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斯敏大教堂,</span>白金汉宫 (好像今天有什么节目,两家电台的摄像机都在我拍照片的地方不远架起来主持人也拿着稿在等待….),在白金汉宫前面是个市中心的小公园(St. James Park)大概相当于我们的“中山公园 但没有那个规模。我经过的时候正值中午,很多人休闲地或坐或躺地在草地上享用午餐;小鸭子也在园中的人工湖上悠闲的戏水;西敏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拉法加广场</span>(今天的太阳一直再和云朵玩捉迷藏,但总体来说是个晴天直至下午五点之后忽然狂风卷起,雨也跟着来了!)</p> <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在去这些必看美景的路上随手拍了很多美照</p> <p class="ql-block">不甘心过伦敦而错过大英博物馆,我硬是挤出来一个半小时进入中国馆点了个卯,虽然不感觉惊艳但是还有些好东西而且介绍很详实。</p> <p class="ql-block">应表哥要求专程前往的福尔摩斯所在的贝宁街221B,替他完成个心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为了拍黄昏下的伦敦桥我又马不停蹄地往桥头赶。可惜事与愿违,黑云压城,没有一丝的余辉,倒是与我印象中的阴郁的伦敦城十分相符。</p> <p class="ql-block">雨终于下来了,不是印象中的绵绵细雨,而是凶猛地带着冰雹的疾风暴雨。好在我及时躲进了桥头的一家希腊餐厅,而且享用了一顿美味的希腊餐。确实如在伦敦生活多年的朋友所说:“虽然英国人不会做菜但你在伦敦可以吃到世界各地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雨过天晴,夜幕降临,而夜幕下的伦敦桥平添了璀璨和妩媚,走在桥上我频频回头希望能再多看一眼伦敦这个不夜城!</p> <p class="ql-block">一天半时间实在太匆匆,更多的来不及体验:没坐伦敦眼,没看场英超,也没体验西区的剧场文化,伦敦据说有300多个各种各样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伦敦是个好地方,而且没有语言障碍,以后必须再来而且至少呆上两个星期才好! </p> 4月19-21日 Bath 乡间小住 <p class="ql-block">4月19日早上还延续前两个星期以来的快节奏: 8:30 起床洗漱,收拾东西,好像也没什么太多可收拾的,可出门也已经九点过五分了,好在车站只须走一分钟而且一分钟后车准时到了,但要去的地方居然在10站开外,所以还是颠簸了20分钟才到站。从车站很顺利地找到了一会儿相聚的取车的地方。于是开始寻找吃早餐的地方,居然有家评分4.7的咖啡店,按图索骥,走了一点儿弯路到达后就发现果真不一样,屋子里满是人,总算桌上有个位置。我为了快,只点了一杯卡布奇诺和Crossant. 等了10分钟才上来飘着蓝色的卡布基诺,味道真是不错👍然后再等五分钟才来了Crossant。 我实在坐不住了,拿起两样东西走出咖啡厅,和已经坐等的Jeniffer 相聚!</p> <p class="ql-block">自见到海鴻的那一刻起我就彻底放松下来开始享受完全由别人安排的慢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J,另一位20多年未见的朋友也是伦敦的地主之一开着租来的车载着我和海鴻一路互相问长问短不知不觉就来到两个小时以外的Bath,永远守时可靠的海燕早已等在租住的BNB旁翘首以待了。进入温馨的房间,大家才想起来个久违的大拥抱!岁月的确给每个人留下了痕迹,但永远不变的是友情和彼此之间的信任和了解。</p> <p class="ql-block">叙了些许旧,感觉肚子有些饿了,想想还有整整六天朝夕相处的日子在前面,便收了话头,信步来到Bath得以冠名的Roman Baths参观。</p><p class="ql-block">罗马浴场是英国萨默塞特郡巴斯市保存完好的温泉浴场。在罗马不列颠的头几十年里,在公元60年至70年间建造了一座寺庙。它的存在导致了该遗址周围被称为Aquae Sulis的小型罗马城市定居点的发展。罗马浴场(设计用于公共浴场)一直使用到公元5世纪英国罗马统治结束。根据《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一个世纪后,最初的罗马浴场成为废墟。天然泉水周围的地区在中世纪早期和晚期进行了几次重建。后来大英女皇喜欢上了这里经常来此度假。</p> 4月22-25日Oxford小住 <p class="ql-block">参观完Roman Baths,又在隔壁的Pump house慢慢享用典型的英国下午茶,出得门来发现天公如此作美,是英国少见的蓝天白云阳光普照,由不得的心生欢喜,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家就那么聊着笑着融入了Bath秀美的自然风光里了!</p> <p class="ql-block">4月20日早上参加了一个有本地志愿者带队的Bath城市游。Bath的志愿者项目由来已久,还得到过女王嘉奖。虽然还不是旺季,但可能因为天气好的原因,参加的游人很多,有5个志愿者各自带着大概2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在Bath小城里四撒游走,又会在某个街角不期而遇,蔚然成景!我们的导游对于城市中古建筑、名人轶事(我们至少去了三处简.奥斯丁的住处)历史风貌都如数家珍,感觉的出的骄傲与热爱!</p> <p class="ql-block">来英国乡村怎么能不去古堡。下午我们就去了Castle Comb。晚上去上了米其林推荐榜的印度店。</p> <p class="ql-block">意犹未尽的我们21日又来到了离Bath 20多分钟车程的Stourhead House& Garden闲逛。除了满屋的艺术模仿复制,更吸引我的是院落里无处不见的盛开的映山红,这个18世纪从中国引进的杜鹃科的草本植物已经在欧洲根深地茂了。</p> 4月22-25日Oxford四日游 <p class="ql-block">22日悠闲地吃完自制的营养早餐,收拾好行装赶赴下一站也是我此行的最后一站:小镇Oxford牛津,这也是海燕曾经生活过三年的地方。路上我们又顺便看了一下Bibury village,一个因为小黄车事件(因为主人经常把一辆黄色的小copper车停在自家路边而被一部分网友诋毁而被另一部分网友开小黄车来支援)闻名英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到了牛津镇,这几天来的好天气终于绷不住了,开始风雨交加,气温也随之骤降,我们只能躲进室内游览,好在牛津最不缺的就是博物馆和书店。Ashmolean 艺术考古博物馆虽然展品有限却是大英帝国第一个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也是第二个大学所属博物馆与1677年归牛津大学所有。在那里我也第一次知道木乃伊不是人所独有的。</p> <p class="ql-block">23日上午天依然阴沉,正好可以逛牛津自然博物馆。一进去就是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骨骼咄咄逼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图五的一家子。人类多残忍啊就把他们定格在那么温馨的一刹那了!另外看到图七八的爱斯基摩人用海豹肠子做的薄如蝉翼的衣服感觉秒杀所有的GTX产品。图九是我曾经估计也是我妈妈曾经的偶像—达尔文。不怎么给我买书的妈妈曾经很郑重的送过我一本“达尔文传”,做个生物学家也曾经是我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下午天气开始转好,我们的牛津大学探游也正式开始。能够在这么古老威严的学院里徘徊我都感觉幸福更不用说那些可以亲手触摸无数名人触摸过的桌椅板凳亲耳听到那些名师大儒们讲座的莘莘学子了,怪不得给我们当导游的小哥自从七年前从哈佛来到这儿就乐不思蜀,一门心思地沉浸在此了!</p> <p class="ql-block">丘吉尔的出生地——英国牛津郡伍德斯托克的布莱尼姆宫。他的爷爷是第七代马尔博罗公爵约翰·史宾赛-丘吉尔。他的爸爸是小儿子所以没有继承爵位。如今已经的12代公爵还住在这个宫殿中。为了维护宫殿的维修开支感觉公爵也满拼的,除了宫殿包括公爵的寝室常年对外开放收取门票(各个展厅还要额外收费),场地出租给商户办展览(现在就有时装展览正在进行),公爵本人疫情前每个周末都要陪着来自时间各地的权贵们打鸟。</p> <p class="ql-block">25日是我在牛津也是英伦的最后一日,明天一早就要乘欧洲之星返回法国与儿子会合然后一起返加了!吃过早饭就开始再次登高俯览牛津大学群落,然后又特别走访了薄瓜瓜同学(别说他还真是我景山校友呢)就读的以出政治人才著称的Ballol College。它出产的总统人数仅次于魔法学院取景地基督教学院,所以它的学生餐厅也略逊于基督教学院。当然我们也没有错过珍藏了爱因斯坦第二次来牛津演讲的时候留下的板书的牛津科学历史博物馆!Green Templeton college 外面怒放的蓝楹花也让我驻足!</p> <p class="ql-block">下午应F1方程式赛车爱好者海鴻的强烈推荐我们一行四人加上从伦敦赶来加入我们的小傅哥(我听闻海燕老公小傅哥的大名久已这次终于得见真人,不容易啊!可惜居然忘了合影,只能留待下次了!)一起来到离牛津只有半个多小时车程的银石赛车场参观。当天没有F1方程式赛车比赛,但那些风驰电掣而过的练习车也让我们感觉到了心跳!</p> <p class="ql-block">不管节奏多慢,时间尤其是幸福时光总显得如此短暂。4天的牛津之旅在吃完这顿英国正宗的Fish and Chips 就宣告结束,我将踏上归途。</p><p class="ql-block">将近30年未见的老友还是相处愉快如初,真好!</p><p class="ql-block">这次英伦之行彻底改变我对于英国陈旧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我也不知道怎么形成的这种印象),它的乡村更是风光无两!</p><p class="ql-block">告别英国告别欧洲告别朋友,我们后会有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