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

孙华歌

<p class="ql-block">什么是情志病?</p><p class="ql-block">在中医理论里,情志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活动的综合反映。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对喜、怒、忧、思、悲、恐、惊也早有深刻认识,并且与人体五脏相关。《素问举痛论》中记载:“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p><p class="ql-block">等。情感的产生与人的家庭、工作、社会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若七情太过,超过人体自身调节的范围,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或加重疾病。而情志病就是指因七情而致的脏腑阴阳气血失调的一种疾病。</p> <p class="ql-block">在生活中调节情志的方法</p><p class="ql-block">不良情绪的宣泄,有诸多方式,有的人选择用吸烟消愁,有人选择饮酒解忧,有的人选择暴饮暴食,有的甚至以暴力来宣泄等。这些都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疏导情绪方式,我们应该避免。</p><p class="ql-block">清代学者提出“七情之病者,看书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由此看来,当出现心境不遂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修身养性、陶冶情志的方式来缓解,如听音乐、练书法、绘画等移情易性。</p><p class="ql-block">针对因情志过极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可根据情志与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p><p class="ql-block">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从而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中医经典</p><p class="ql-block">理论认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比如有人情绪过度愤怒,可适当告知他一些悲伤的事,</p> <p class="ql-block">怒则气上,悲则气消,以此来调畅气机;悲伤之人,多了解一些喜事,喜笑颜开则悲伤自除。</p><p class="ql-block">有名老中医提出“修德、静心、寡欲、常笑”的养生之法:厚德者可载物,静心者可平怒,寡欲者常知足,常笑者有好运。而且养生者,需动形以达郁,所以对于烦</p><p class="ql-block">躁不安的人可以让他适当增加运动量。运动一方面可强身健体,另一方面可疏通气机且可泄郁火,除烦躁。年长者可以适当练习太极拳、八段锦、导引术等调理形体,来疏通气机从而消除不良情绪,维护</p><p class="ql-block">身心健康。通过全身推拿按摩可疏通经</p><p class="ql-block">络、活血行气,对于肝气气机不舒引起的失眠、烦躁、抑郁等有帮助。全身或足部药浴的方法也可以起到安定心神之目的。</p> <p class="ql-block">心情平和,身体安康</p><p class="ql-block">情志调理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方面,通过平衡心灵的阴阳,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身体的健康。喜悦、冷静、淡定、宽慰、理解、勇敢,让我们的情绪像一曲和谐的音乐,奏响身心平和的旋律,迎接健康长寿的人生。</p> <p class="ql-block">音乐疗法</p><p class="ql-block">缓慢的音乐音频振动具有松弛神经与肌肉的</p><p class="ql-block">作用、柔和的力度使人感到亲切友好和温馨平静</p><p class="ql-block">的感觉。</p><p class="ql-block">音乐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欣赏者把自己融</p><p class="ql-block">入到作品意境和乐思之中的程度,所以欣赏者唯</p><p class="ql-block">一要做的是尽量排除一切杂念,集中精神倾听音</p><p class="ql-block">乐。</p><p class="ql-block">欣赏轻音乐,可使心神安定,则气血畅和,利于损伤修复。</p> <p class="ql-block">肿瘤科病区: 外科大楼六楼</p><p class="ql-block">病区电话: 0396-8220159</p><p class="ql-block">肿瘤科门诊: 妇儿大楼三楼313 316诊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