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4年2月12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审议通过了把嵩山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从此国内外的华人和喜欢传统文化的世界各国游人,对于华夏之源的天地之中,中国嵩山36亿年的地壳运动和淳朴文化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华父亲山文化赋予中华父亲节诞生,弘扬优秀父亲开疆拓土、顶天立地、敢为人先、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主旋律。巍峨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在中华父亲山——嵩山的南麓半山腰(申半坡村)矗立,嵩山三面拥抱石碑坐北朝南,嵩山像父亲一样高大威猛,安详的守护者天地之中的华夏儿女们,为了担当和使命,摇手相望中华母亲——黄河,仔细酝酿黄河与嵩山的爱恨故事,母亲和父亲为了儿女情长的劳累奔命,无不是千年上下,代代相传,那一代都离不开父母呵护,而山河无恙的伟大壮举,大家都知道母亲是河、父亲是山,又知道中华母亲河——黄河,父亲山呢?20年前宋宗祧先生萌生了中华父亲山概念论文,嵩山北面是母亲河,河的南面嵩山,父亲山一直俯视着中华母亲黄河,嵩山屹立黄河绕膝,映面相望大地可期。</p><p class="ql-block">中华父亲山文化委员会和河南省建设文化协会节能建筑委员会两者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关联,特别是中原地区依山傍水,良田肥沃适合人类先民居住,在此种田安家,依山而建自己挖的土窑洞,草房和石屋开始了群居的文明生活,发展延续后来的风水四合院,到现代的新中式独院,每一代的建筑升级都离不开中文化的中心点和父亲精神及母亲的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标志石碑的设计中规中矩,天圆地方的融合与中国式建筑一脉相承,中华、中国、中原、中心就是中中中。</p><p class="ql-block">中华父亲山暨中华父亲节的优秀传统文化无处不体现中字的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在哪里方面?譬如中式建筑从古到今,从原始茅草屋石头屋土坯屋到现代高楼大厦及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安装都围绕一个中心点来开展工作,都依附在父亲开疆拓土,顶天立地的精神方面来创新创造创业。</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文,响应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到2027年实现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提升比2023年多2亿万平方米,2025年开始的新建住宅达到国家节能标准,严格拆除审批制度,新的大批建设项目都按照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行业标准统称《标准》降低50%以上。</p> <p class="ql-block">中华父亲山文化委员会成立和中华父亲节举办,中华父亲精神成为国家脊梁再次拖起历史重任,中国的崛起强大给世界贡献中国创造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特别是中国建造项目,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桥中国网中国港举世瞩目,中华文化与中式建筑同样一脉相承,从中式古建了解中华文化,中式建筑以中为圆心,左右对称,上下对标,文化中允藏着建筑风水和家运国运天下运。</p> <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对中式建筑的渗透深渊,如今到了升级换代,最初的窑洞,石屋,土坯房都是挡风遮雨,乘凉保暖,安全舒适为基本要素,慢慢过度到砖墙,砖混和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从手摇芭蕉扇到电扇如今的空调,从钻木取火到裘木煤炭取暖,市政热力供暖,无疑离外的用干预手段给人类创造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碳排放与日俱增,地球变暖,气候异常,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只要共同改变过去的高耗能生活居住环境,成为绿色低碳健康住宅,建筑的碳排放才能中和,漫长的过程需要几十年,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已经开始走进普通住宅设计,施工阶段。</p> <p class="ql-block">模块建房冬暖夏凉,用过被动式技术手段,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大幅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需求,提高能源设备和系统效率,以最少的能源提供室内舒适环境的建筑,目前我们正在施工建设,终极目标是零能耗建筑的设计建造,合理有效利用可再生资源(太阳能,风力,地源热泵等)使建筑物可用能耗产出平衡或者产大于出,准确来说就是利用建筑本体节能措施和可再生能源资源,使可再生能源二氧化碳年减碳量大于等于建筑全面全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零能耗建筑目标不懈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