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总要来几次江苏大剧院,或在“水滴影院”观影,或是聆听一场交响音乐会,这次为舞剧《红楼梦》而来。</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歌舞厅门前早已人头攒动,而且年轻人占到99%,足见该剧被追捧的火爆程度。</p> <p class="ql-block"> 舞剧《红楼梦》自2021年9月23日在江苏大剧院首演以来,巳在全国30多城市巡演超过240场,门票上架即售罄,成为现象级爆火剧目。这次“回归”南京演出只有8月前16天,尽管追加场次每天上演,还是一票难求!80元起的票价只是字面意义,对于凭手速秒抢都很难买到票的年轻人来说,抢到票才是大欢喜。</p> <p class="ql-block"> 看过87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无疑是公认的天花板,如今改编民族舞剧让人期待。</p> <p class="ql-block"> 其实,早在1981年由中国歌剧舞剧院资深编导于颖编导舞剧《红楼梦》,既是新中国第一部对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进行改编的舞剧,而该剧的首演单位则是当时的江苏省歌舞团。</p> <p class="ql-block"> 40年后的2021年,由江苏大剧院、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黎星、李超等主创的舞剧《红楼梦》再次致敬曹雪芹,将中国民族舞剧的创编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提前半个小时凭身份证刷脸进入歌舞厅,只见蛇形长队井然有序。</p> <p class="ql-block"> 十几米的红楼人物画卷、让人驻足欣赏。你喜欢宝哥哥还是林妹妹?在他俩中间面前打卡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观众陆陆续续入场,座椅背插上的红卡片表示虚席以待。</p> <p class="ql-block"> 卡片正面是《红楼梦》舞剧演出时间,背面则是几行诗句:“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是不是每个席卡的诗句都不同?富有创意的小卡片,开启观众与经典名著的情绪互动。</p> <p class="ql-block"> 举目四望,2200多座无虚席,后排还安排折叠加座,舞台呈“品”字形舒展,满足观众的不同视角。</p> <p class="ql-block"> 这份“节目单”信息量丰富。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江苏省文投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p> <p class="ql-block"> 该剧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为主线,讲述的是十二钗的命运与喜悲,从她们青春年少、鲜活烂漫到逐渐凋零,呈现封建王权、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p> <p class="ql-block"> 由黎星、李超两位青年舞蹈艺术家、青年导演共同执导,主创、主演班底以中国舞蹈界新生代的杰出代表为核心,通过90后时代的视角走进中国经典文学巨著。2023年舞剧《红楼梦》凭借卓越的艺术表现力,成功摘得代表中国舞蹈艺术最高荣誉“荷花奖”舞剧奖。 </p> <p class="ql-block"> “预热”暖场开幕,轻撩帷幔、静推屏风,十二钗手持代表自己的花束,伴随声声磬音走至台前,她们或静默伫立,或斜倚长案,红楼之景如油画般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 大幕拉开,场内不准拍照录视频,有些剧照只能借助网络,在此向原创者致谢)</p> <p class="ql-block"> 从“入府”大观园到“花葬”归彼大荒,全剧采用章回体小说结构,十二个章节各有题名,各自独立又可串联成篇,勾勒出大观园中人物的命沉与家族兴盛衰落。</p> <p class="ql-block"> 每个章节用原著中的一段文字表述,为观众理解剧情起到了画龙点睛作用。</p> <p class="ql-block"> 这是第一场“入府”, “目中所见,耳中所闻,皆是望族门面,若不落凡尘,怎识得这一路声色”。</p><p class="ql-block"> 游园、省亲、丢玉、葬花…将观众一步一步地、渐进式地带入到名著中的重要场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 “喜笑悲哀总是假,贪求思慕总是痴”,点出了“团圆”中的各种心态。</p> <p class="ql-block"> 包括林黛玉、薛宝钗在内的“金陵十二钗”成为全剧最大的看点和亮点,展现端庄古雅的舞蹈群像,感觉她们仿佛是从明清古画中走出来,给观众留下最具观赏性和古典审美印象,令人耳目一新。</p> <p class="ql-block"> 以不同服饰展现十二钗的气质魅力,包括她们手持的花束都有讲究,这些通过舞蹈形态表达她们的个性特征,显示主创团队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p> <p class="ql-block"> 看过不止一次原著,对照舞台上的十二钗,首席当属林黛玉,林妹妹永远给人高冷纯洁的柔美,多愁善感的令人心碎。</p> <p class="ql-block"> 与之并列的只有宝钗,沉稳大度,仪态万方,玲珑有致的“红玫瑰”。</p> <p class="ql-block"> “省亲”这一场,将贾府大小姐元春的聪明智慧,“霸气”与温柔演绎得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手持迎春花、身着粉红色披风的是贾府二姑娘迎春,特别内向能忍的“二木头”。</p> <p class="ql-block"> 清新脱俗的三小姐探春则被称为“玫瑰花”,才自清高不入流。</p> <p class="ql-block"> 贾府四小姐惜春的素裹佩得上她的冷漠孤傲。</p> <p class="ql-block"> 红色与橙色,与王熙凤的泼辣能干、见风使舵相映衬。</p> <p class="ql-block"> 史湘云在金陵十二钗排名第五位。关于湘云的专场“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原著中说她身材苗条,姿容秀丽,黑发如漆,宛若仙子下凡。史小姐胸怀坦荡,坦率天真,人见人爱。</p> <p class="ql-block"> 夹缝中生存行善事的巧姐,荣府长媳青春“守寡”沉稳的李纨,一袭藏青色的执重;浅浅紫色映衬出守住恬淡之心的妙玉,浓郁的紫色突出了秦可卿的温和,纤巧中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全场宝玉的“戏份”最多,扮演宝玉的有三位演员。像扮演林黛玉、薛宝钗等主演也有三位,他们多为90后科班毕业舞蹈界的佼佼者,</p> <p class="ql-block"> 看舞剧中那些望“名”而知“情”的场景,入府、省亲、游园等,好像小说描述的那样,</p> <p class="ql-block"> 这个场景让观众一下子带入到“刘姥姥进了大观园”。</p> <p class="ql-block"> “幻镜”、“含酸”、“葬花”,又将观众带入如诗如梦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花葬”这场“献祭”群舞,将全剧推向高潮。“十二钗”齐齐出现,换上纯色长袍散开长发,站立在12把靠背椅上起舞,犹如李纨落泪感叹“姐妹在一处一场,更兼他那容貌才情,真是寡二少双,唯有青女素娥可以仿佛一二…”椅下的台面铺满了落花,指向了“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深邃象征。</p> <p class="ql-block"> 随着激昂的配乐,“十二钗”甩头跳起的现代舞,表现对命运的控诉与抗争。此时的观众的激情也被“点燃”,形成了一种共鸣。</p> <p class="ql-block"> 歌舞厅的穹顶之下,灯火辉煌,此时可以拍照录视频。</p> <p class="ql-block"> 大幕缓缓落下,音乐响起,台下掌声响起,经久不息。</p> <p class="ql-block"> 帷幕投影显示主创团队的“心声”:向红楼楼作者曹雪芹先生致敬!向世界文学之都南京致敬!向中华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致敬!</p> <p class="ql-block"> 在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的同时,观众们更是为台上以年轻一代视角对民族文学经典进行重新演绎的表演者投以热烈的掌声。</p> <p class="ql-block"> 演员谢幕的环节,众多女仆与男仆首先出场,高高在上的贾母和低三下四刘姥姥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 本场主演宝玉的罗昱文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古典舞系,现为北京歌剧舞剧院首席演员。</p> <p class="ql-block"> 灯光亮起,宝玉一身火红站在白色花海中,随即,他们奔向彼此,却擦肩而过;最终,他们携手奔向观众。</p> <p class="ql-block"> “十二钗”集体亮相,一一谢幕,惊艳全场。幕上方显示演员名字。</p> <p class="ql-block"> 这场没有对白通过舞者的倾情演绎,服装、化妆、道具的加持,以及音乐的推动 ,直接将观众的情绪价值拉满。</p> <p class="ql-block"> 巳经返场两次了,架不住场下掌声此起彼伏。</p> <p class="ql-block"> 演员们第三次返场,仍有不少观众依依不舍离席。</p> <p class="ql-block"> 入梦暖场和超长谢幕,这样的与众不同的打开与闭合方式,展示中式传统美学文化的意味深长。</p> <p class="ql-block"> 这部以青春视角演绎和致敬文学经典的力作,给观众带来了视觉与心灵震撼,在激情的掌声中得到了释放。</p> <p class="ql-block"> 舞剧《红楼梦》的这次回归红楼梦的诞生地,在金陵的火爆远远超出了预期。</p> <p class="ql-block"> 年轻人的热情被点燃。因为舞剧以现代审美和格调演绎年轻人心中的“红楼”,从年轻人最喜爱的十二钗视角重构剧情,将年轻人对名著的解读融入其中,让当下的年轻人也能与剧中人产生共鸣。</p> <p class="ql-block"> 纵观全场观众有序进场,安静入座、文明观演。</p> <p class="ql-block"> 没有手机摄像灯闪,一场结束均报以热烈掌声,年轻人的素质和审美均在线,可圈可点。</p> <p class="ql-block">红楼一梦,曲终人不散</p> <p class="ql-block"> 散场余热不减,那些身着汉服、化上古风妆容、手执罗扇的剧迷们,带着满满的仪式感而来。</p> <p class="ql-block"> 又进入到一种“入戏”的沉浸式体验。</p> <p class="ql-block"> 看一下大观园游园导览图,内容丰富多彩,迎合年轻人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红楼市集文创产品</p> <p class="ql-block">聚集了不少年轻人围观</p> <p class="ql-block"> 进场时看到的人物屏风,散场时拉起了红线,问工作人员才知是主要演员与观众签名互动区。</p> <p class="ql-block"> 不少年轻人手拿“小红书”(宣传册页)在大观园这边排起长队等候。</p> <p class="ql-block"> 年轻人的追星热度绝对超过室外38度。</p> <p class="ql-block"> 中场休息时看到这些连环“海报”,都是2024年在江苏大剧院上演的原创剧目系列。</p> <p class="ql-block"> 才发现宣传册页上的三季度演出推荐,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连地下停车场都有广告宣传,7一11月聚焦人文经典,感悟“生命之川”的戏剧节</p> <p class="ql-block"> 包括江苏大剧院原创音乐戏剧“花开的声音”, 整个2024都在百花齐放的艺术春天里,繁花似锦。</p> <p class="ql-block"> 看了这场舞剧之后,相信一些人开始打开曹雪芹原著阅读,“为了一部剧奔赴一座城”也大有人在。此时,只想为江苏大剧院原创舞剧《红楼梦》喝彩!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