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撤并后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潘世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学校撤并后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作者:杨彩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大背景下,学校撤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然而,学校撤并后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却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学校撤并后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的现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龙陵县为例,近年来,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部分学校进行了撤并。在撤并过程中,大量的固定资产如校舍、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需要重新处置和管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面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资产清查困难</p><p class="ql-block">学校撤并后,资产的清查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腊勐镇的几所学校撤并时,由于原学校资产管理混乱,账目记录不清晰,导致部分固定资产无法准确核实其数量和价值。据统计,在清查过程中,约有 15%的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资产闲置浪费</p><p class="ql-block">一些撤并学校的固定资产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造成了闲置浪费。碧寨乡一所撤并学校的部分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实验仪器等,因长时间闲置,性能老化,无法再投入使用。初步估算,这些闲置资产的价值约占该校原有固定资产总值的 20%。</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资产维护不善</p><p class="ql-block">部分撤并学校的校舍等不动产由于缺乏专人维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一次对撤并学校的巡查中发现,有一所学校的校舍屋顶出现漏水,墙壁出现裂缝,但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损坏情况日益严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资产调配不合理</p><p class="ql-block">在固定资产的调配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学校急需某些设备,却无法得到及时调配;而有的学校则存在设备过剩的情况。以县教育体育局的统计数据为例,约 30%的调配申请未能得到及时满足,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原因分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缺乏统一规划</p><p class="ql-block">在学校撤并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规划,导致资产处置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管理责任不明确</p><p class="ql-block">对于撤并后的固定资产,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出现了推诿扯皮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信息沟通不畅</p><p class="ql-block">学校、乡镇和教育体育局之间在资产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方面存在障碍,导致资产调配不及时、不准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监督机制缺失</p><p class="ql-block">对固定资产的利用和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对策建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制定详细的学校撤并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责任主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加强资产清查和评估</p><p class="ql-block">组织专业人员对撤并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建立准确、完整的资产台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优化资产调配</p><p class="ql-block">根据各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调配方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加强资产维护</p><p class="ql-block">设立专门的维护基金,安排专人负责撤并学校固定资产的维护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强化信息共享和沟通</p><p class="ql-block">建立统一的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学校、乡镇和教育体育局之间的资产信息实时共享和交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六)完善监督机制</p><p class="ql-block">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学校撤并后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校撤并后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工作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学校撤并后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作者:杨彩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大背景下,学校撤并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现象。这一举措旨在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然而,学校撤并后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却面临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造成了一定的挑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学校撤并后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的现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以龙陵县为例,近年来,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部分学校进行了撤并。在撤并过程中,大量的固定资产如校舍、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需要重新处置和管理。这些固定资产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对于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学校撤并的过程中,固定资产的处置和管理面临着诸多复杂的情况。首先,校舍是固定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撤并学校的校舍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建筑结构和设施相对陈旧,改造和再利用的难度较大。其次,教学设备的种类繁多,包括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仪器、体育器材等。由于不同学校的教学需求和设备配置存在差异,这些设备在撤并后的调配和使用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此外,图书资料的整理和分配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面临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资产清查困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校撤并后,资产的清查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腊勐镇的几所学校撤并时,由于原学校资产管理混乱,账目记录不清晰,导致部分固定资产无法准确核实其数量和价值。在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一些设备的登记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有的设备已经损坏或丢失,但在账目上却没有相应的记录。此外,一些资产的购置凭证和相关文件缺失,给资产的清查和评估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据统计,在清查过程中,约有 15%的资产存在账实不符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学校在日常资产管理中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流程,资产的购置、使用、报废等环节没有进行严格的登记和审批;另一方面,也与学校管理人员的变动频繁,工作交接不顺畅有关。资产清查工作的不顺利,不仅影响了资产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也给国有资产的安全带来了潜在的风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资产闲置浪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些撤并学校的固定资产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利用,造成了闲置浪费。碧寨乡一所撤并学校的部分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实验仪器等,因长时间闲置,性能老化,无法再投入使用。这些设备在当初购置时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学校撤并后没有及时得到妥善的处理,导致其价值逐渐降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初步估算,这些闲置资产的价值约占该校原有固定资产总值的 20%。造成资产闲置浪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在撤并前没有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前景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评估,导致一些设备在撤并后失去了使用价值;二是在资产调配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使得一些闲置资产无法及时调配到有需求的学校;三是部分学校对闲置资产的管理不善,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导致资产在闲置过程中受到损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资产维护不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部分撤并学校的校舍等不动产由于缺乏专人维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在一次对撤并学校的巡查中发现,有一所学校的校舍屋顶出现漏水,墙壁出现裂缝,但由于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损坏情况日益严重。此外,一些教学设备由于长期无人保养,也出现了故障和损坏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资产维护不善不仅影响了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也给学校的安全带来了隐患。造成资产维护不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撤并后,原有的维护人员被调配到其他学校或岗位,导致维护工作无人负责;二是缺乏维护资金,一些学校在撤并后,用于资产维护的经费大幅减少,无法满足维护工作的需要;三是对资产维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建立健全的维护制度和监督机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资产调配不合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固定资产的调配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有的学校急需某些设备,却无法得到及时调配;而有的学校则存在设备过剩的情况。以县教育体育局的统计数据为例,约 30%的调配申请未能得到及时满足,影响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资产调配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对各学校资产需求的深入调研和分析,导致调配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资产调配的流程繁琐,审批环节过多,导致调配工作效率低下;三是在资产调配过程中,存在着部门利益和本位主义思想,一些学校不愿意将闲置资产调配给其他学校,影响了资产的优化配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原因分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缺乏统一规划</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学校撤并过程中,没有制定完善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规划,导致资产处置工作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一些地方在进行学校撤并时,只是简单地将学校合并,而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和利用没有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规划。这使得资产的清查、调配、维护等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无法有效地整合和利用资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管理责任不明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于撤并后的固定资产,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管理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出现了推诿扯皮的现象。例如,学校认为资产已经移交,不再承担管理责任;而接收单位则认为资产的质量和数量存在问题,拒绝接收。这种管理责任的不明确,导致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容易造成资产的流失和损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信息沟通不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校、乡镇和教育体育局之间在资产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方面存在障碍,导致资产调配不及时、不准确。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和机制,各方面对于资产的状况、需求和调配情况了解不及时、不全面,从而影响了资产调配的效率和效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监督机制缺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对固定资产的利用和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学校撤并后的固定资产管理中,缺乏专门的监督机构和人员,对资产的清查、调配、维护等工作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这导致一些违规行为和问题得不到及时纠正,影响了资产的合理利用和保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对策建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制定详细的学校撤并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明确资产清查、登记、评估、处置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管理办法应包括资产的分类、计价、入账、折旧、清查、盘点、报废等方面的规定,明确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责任主体,确保资产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加强资产清查和评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组织专业人员对撤并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和评估,建立准确、完整的资产台账。资产清查和评估是摸清资产底数、掌握资产状况的重要手段。通过清查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损坏丢失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建立准确、完整的资产台账,为资产的调配、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优化资产调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根据各学校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调配方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资产调配应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充分考虑各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因素。通过优化资产调配,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避免资产的闲置浪费和重复购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加强资产维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设立专门的维护基金,安排专人负责撤并学校固定资产的维护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资产维护是延长资产使用寿命、保证资产安全的重要措施。设立维护基金,为资产维护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安排专人负责维护工作,明确维护责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及时发现和处理资产的损坏和故障,确保资产的正常使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强化信息共享和沟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立统一的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学校、乡镇和教育体育局之间的资产信息实时共享和交流。信息共享和沟通是提高资产管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通过建立统一的资产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及时掌握资产的动态变化情况,实现资产信息的实时共享和交流,为资产的清查、调配、维护等工作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六)完善监督机制</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定期对学校撤并后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监督机制是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监督小组应定期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学校撤并后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工作关系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清查评估、优化调配、强化维护、促进信息共享和完善监督机制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地解决学校撤并后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未来的教育发展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为推动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资产管理意识和业务能力,共同为学校撤并后的固定资产利用和保护工作贡献力量。</p>

撤并

资产

学校

固定资产

调配

维护

清查

利用

闲置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