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截至2023年4月,面积25万平方米,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由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p><p class="ql-block"> 王家大院分成东西2个院落,中有桥梁连接,从低到高分四层院落排列,左右对称,中间一条主干道,形成一个“王”字造型[4],拥有5个巷,5个堡和5个祠堂。其中,5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截至2021年8月23日,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高家崖建筑群2个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p> <p class="ql-block"> 司马院司马院位于红门堡二甲西巷,是王氏十六世孙王寅德的宅院。该院落特点为一关辖三门,三门通四院。四座院落主题各异,分别为加官、进禄、增福、添寿。</p> <p class="ql-block"> 高家崖建筑群由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修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面积达19572平方米。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富,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p> <p class="ql-block"> 高家崖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主院敦厚宅和凝瑞居皆为三进四合院,每院除有高高在上的祭祖堂和两旁的绣楼外,又都有各自的厨院、家塾院,并有共用的书院、花院、长工院、围院。周边堡墙紧围,四门择地而设。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上下左右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p> <p class="ql-block"> 静升王氏家族五座祠堂中最小的一座,于1998年对外开放。位于高家崖、红门堡两大建筑群的南坡下临街处,为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孝义祠是在孝义坊的基础上扩建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上为旌表王氏十五世孙王梦鹏的孝行义举而下旨为其修建孝义坊,乾隆五十一年牌坊建成,后又于嘉庆元年扩建为孝义祠。祠堂坐北向南,分楼上楼下两院,总面积428平方米。院内一层有正窑三间,陈列静升王氏宗祠、王家坟茔模型以及记载王梦鹏一生孝行义举的立体雕塑。楼上正厅五间,为供奉祖先的牌位之地,前面有一座坐南朝北的戏台,歇山顶,四角挑檐,平面呈“凸”字型,有元代戏台遗风。</p><p class="ql-block">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