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许巍的一首《蓝莲花》吸引了无数人去到了318,而抖音和朋友圈滴诱惑,让我寻梦来到了甘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原本是知道,暑假期间到哪都是家长和孩子们滴天下,按耐不住心动不如行动,我和同伴在武汉炎热滴39°C高温天气中,如约于8.10出发了。</span></p> 第一天 官鹅沟 腊子口 官鹅沟 <p class="ql-block"> 导游本来通知的七点二十出发,为了等几个迟到的猪团友,差不多八点才从天水出发,本来应该十二点到官鹅沟景区的,结果一点钟才到。</p> <p class="ql-block"> 官鹅沟位于甘肃陇南宕昌县,是一条长约三十多公里的峡谷。峡谷里有二十多个颜色深浅不一的碧绿湖泊,湖水清澈,还有老树等盘桓水中,是摄影家眼中的“小九寨”。峡谷两侧山势陡峭,山崖上有很多瀑布飞流直下,景观众多。</p><p class="ql-block"> 游览官鹅沟的好季节是夏天,峡谷里气候凉爽,所以景区也是甘肃知名的避暑胜地官鹅沟靠近宕昌县城,景区大门(售票处)距离县城4公里,经过售票处即进入景区,景区大致分为外景区、主景区和内部森林共三个区域。</p><p class="ql-block"> 外景区从售票处进入起,一直到通天门服务中心(也叫通天门停车场),这一段有12公里的路程,首先会看到这里的古城堡遗址和由奇特山势构成的官鹅卧佛,这一段步行的路边分布着阴平湖、公主湖、珍珠湖等十几个湖泊,每个都碧绿清澈,路边还有一个藏族聚居的鹿仁村,可以参观藏式民居的村落。另外还有鹿仁廊桥、通天峡、通天栈道等景点可以参观。但若要参观这些景点则需步行这12公里,大约需要3个小时到达通天门处,体力消耗很大。很多游客会舍弃这一部分景点,直接坐车从公路来到通天门景区去游览主景区。景交票价是70元。</p><p class="ql-block"> 主景区从通天门服务中心开始到官鹅天瀑景点处,也是大多数游客主要游玩的地带,主景区长度大约两三公里,只能步行,单程约需1小时左右,这一段以瀑布和峡谷风光为主,有五谷峡、五瀑峡、地书峡等众多形态各异的峡谷奇观,还有龙涎瀑、九叠瀑、虎口瀑等大小长短不一的瀑布点缀其间,其中官鹅天瀑又叫官鹅飞天大瀑布,瀑布高几十米,水量很大,非常壮观。</p><p class="ql-block"> 大部分游客走到瀑布处即为游玩结束,再原路步行返回通天门离开景区,但想要深度游玩或喜爱徒步的游客会选择继续深入进入内侧原始森林景区,这一段路程较长,且要爬升较高,只适合体力较好的游客或徒步爱好者前往,内有原始森林、高山草甸等景观,风景优美。</p> 腊子口 <p class="ql-block"> 甘南腊子口位于甘肃省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乡政府驻地北7公里处的深山峡谷之中。甘南腊子口是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东西有陡峭的石崖相对峙,中为一条长约30多米、宽8 米,高达100 米以上的隘口,崖壁下是水流湍急的腊子河,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与东侧崖壁下的栈道相通,抬头只见青天一线,地形十分险峻,堪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 1935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越过雪山草地后,到达腊子口。甘肃国民党守军沿朱李沟口、腊子口、康多、道藏、黑扎一带分点布设了数道防线。尤以腊子口为其防守重点,在桥头和两侧山腰均构筑了碉堡,并在山坡上修筑大量防御工事和军需仓库,敌人妄图凭借天险把红军扼阻在腊子口以南峡谷中。是时,红军左侧有卓尼杨土司的上万骑兵,右侧有胡宗南主力,如不能很快突破腊子口,就会面临被敌人三面合围的危险。毛主席毅然决定立即夺取腊子口,打通红军北上通道。红军将士通过正面强攻与攀登悬崖峭壁迂回包剿的战术,经过两天的激烈的浴血战斗,英勇善战的红军出奇制胜,击溃甘肃省军阀第十四师师长鲁大昌早已部署好的守军,于9月17日凌晨全面攻克腊子口天险,使国民党企图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彻底破产。从此,天险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驰名中外。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红军主力从朱立沟(朱李沟景区)翻山越岭到达哈达铺,红军余部从牛路沟(即一线天景区)翻山到达岷县,沿途有当年红军走过的木桥和栈道。从这里可以缅怀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为了建立新中国,历经千辛万苦,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的情景,也可以重走长征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仗红军打出了军威,打开了进军甘肃的大门,为后续部队开辟了道路。英雄的红四团以自己英勇顽强的战斗,在腊子口树立了与日月同辉的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 腊子口战役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先烈和战役的胜利而修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纪念碑宽 2.5 米,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高 9.16 米,寓意 1935 年 9 月 16 日攻破天险腊子口。</p> 第二天 扎尕那 九曲黄河第一湾 花湖 郎木寺 扎尕那 <p class="ql-block"> 扎尕那村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益哇乡,从迭部县城到扎尕那大约30公里,柏油公路通到村子里。迭部县海拔2400米,扎尕那村海拔3000-3300米,周围最高山峰海拔4500米。 ”扎尕那”是藏语,意为“石匣子“。扎尕那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俗有“阎王殿”之称,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p><p class="ql-block"> 80多年前,洛克曾经步行到过这里,这里又称为甘肃省的香巴拉--香格里拉。被称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也于去年入选2023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p><p class="ql-block"> 扎尕那村寨以三面秀峰环拱,苍松翠柏,郁郁葱葱,犹如高峻浑厚、坚不可摧的城墙,把扎尕那四村一寺围在城中。半山坡上的藏族村落、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嘛呢经幡迎风飘扬。东哇村和拉桑寺院正好坐落在石城中央。城内左上角还有一道出城进山的北门,是由石山断裂形成的陡坡状石质狭道,南北走向,长百余米,宽仅数米。石峡两面是垂直挺拔的岩壁,一泓溪水悬泻而下,声响如雷。此道为洮迭古道必经之险关。石城正南方,是一道石山对峙的“城门”,扎尕那四村及洮迭古道必经此门。城门外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十里峡谷,恰似城外长廊,“长廊”南端高竖着两道百米高的对称岩壁,犹如两堵巨型“门墩”,形成一座宏伟的石城“前门”,俗有“鬼门关”之称。其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宫殿,又似天然岩壁构筑的一座完整的古城。正北是巍峨恢弘、雄伟壮观、璀璨生辉的光盖山石峰,古称“石镜山”,因灰白色岩石易反光而有其名;东边耸峙壁立的俊俏岩壁,凌空入云,云雾缭绕;南边两座石峰拔地而起,相峙并立成石门;再南至东哇、纳加一带,峭壁矗立,清流跌宕,水磨飞轮,流转不息。</p> 黄河九曲第一湾 <p class="ql-block"> 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这里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是最能诠释“落霞与孤鸿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壮丽美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其发源于青海巴颜卡拉山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景区被曲折河水分割出无数河洲、小岛,区内清澈的河流水势平缓,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见绿草繁花,如诗如画,气象万千。</p> <p class="ql-block"> 踏着14段高原手扶电梯徐徐而上,曲曲折折的黄河九曲第一湾全景逐渐展现在眼前,仿佛从天边绵延流淌而至的缎带,从身边路过向右👉蜿蜒而去。</p><p class="ql-block"> 黄河九曲第一湾的观景台最高处视觉非常好,可以欣赏到周围壮美的景色,有全景的第一湾,有悬浮着棉花糖一样的蓝天白云,有不远处环绕的群山,看起来离天空是那么近,仿佛触手可及。你可以选择在观景台上等待日出或者日落,欣赏黄河的壮丽景色,观景台内还设有餐厅和茶室;也可以沿着木栈道徒步下去或是走电扶梯旁边的台阶走下去,反正没有向下的电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观景台最高处下来,沿着木质栈道拾级而下,沿途有不同的网红打卡点,边走边看边拍照,下来后还可以在黄河九曲第一湾附近游览,你可以沿着黄河岸边栈道慢慢散步,欣赏黄河的沿岸风景,也可以近距离在黄河边嬉戏亲水玩水!</span></p> 花湖 <p class="ql-block"> 花湖又名“麦朵湖”,位于四川若尔盖和甘肃郎木寺之间的 213 国道旁,是镶嵌在草原湿地上的蓝宝石,浮光跃金,一碧万顷,湖岸边芦苇草丰茂。面积约6.7平方公里,是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的一部分,也是全国最大黑颈鹤栖息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花湖因湖面五彩斑斓而得名,主要由泥炭湿地、花湖生态、安多藏族民俗体验三大部分构成,“急雨飞虹”“鱼戏清波”“雪域舞者”“湖浣霞衣”“花湖夕照”“花湖之眼”堪称花湖六大自然胜景。</p> <p class="ql-block"> 黄鸭、溪鸥、黑颈鹤常栖于湖畔,嬉水自乐,旱獭、灰兔穿梭出没。天鹅、白鹤、黑颈鹤成群结队,或舞姿翩翩,或翱翔于蓝天,欢快的百灵鸟在空中翻飞、身临其境,犹如进入梦幻的动物王国。</p> 郎木寺镇 <p class="ql-block"> 我们此行行程中的郎木寺,不是郎木寺寺庙而是郎木寺镇,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地处碌曲县东南部,东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相连,东南、南、西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接壤,西与玛曲县为邻,西北与尕海镇接壤。区域面积570.92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郎木寺被誉为“东方的小瑞士”,“甘南香巴拉”,这里自然与人文共存,原生态藏族人的生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也有全藏区唯独向游客开放的景区之一,郎木寺镇一镇跨甘肃、四川两省,白龙江从这里发源。</p><p class="ql-block"><br></p> 第三天 郭莽湿地 拉卜楞寺 甘家秘境 八坊十三巷 郭莽湿地 <p class="ql-block"> 郭莽湿地,位于甘南碌曲县境内,是213国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黄河较大支流洮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地。这里,海拔高达3562米,草原无垠,天空高远,水草繁茂;河流蜿蜒曲折,宛如大地的脉络;野花烂漫,竞相绽放;观景台上,黑颈鹤雕像昂头引颈,展翅欲飞,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踏上500多米长的木栈道,每一步都踏进了自然的怀抱,仿佛步入了一幅流动的画卷。沿途,碧草如茵,经幡随风轻吟,远处的藏族小村庄依水而建,炊烟袅袅,勾勒出一幅幅宁静祥和的生活图景。站在观景台上极目远眺,满目西北草原的豪放,令人荡气回肠,蜿蜒的小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仿佛能洗净尘世的喧嚣。</p> 拉卜楞寺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堪称“第二西藏”。藏语全称为:“噶丹夏珠达尔吉扎西益苏奇具琅”,意思为具喜讲修兴吉祥右旋寺。简称扎西奇寺,一般称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寺主是第六世嘉木样呼图克图,其他领导人包括八大堪布、四大赛赤。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其实要远大于此数),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1982年被中国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拉卜楞寺有最长的转经筒走廊,平安与圆满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许下的心愿,红墙庄严,红尘看破,世间万物都能安静地走过。</p> <p class="ql-block"> 我用手机抓捕拍下了这片土地原本的主人,精致妆发的游客不如她们质朴的身影,从他们身边走过,就像穿梭在身边的亲邻,亲切而陌生。</p> 甘家秘境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甘加秘境位于甘肃省西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草原八角村西侧,南镶千年古刹作海寺,东邻甘加溪豁,凌越北部的达里加山,总面积达131.23平方公里。南北部海拔落差达1300米,独特的地质构造使得其蕴藏了崖壁、草原、高原湖泊、石林、峡谷、史前溶洞、河流等多种地质资源在内的青藏高原所有的景致特征。八角古城、作海寺、白石崖寺等多个千年藏传佛教古寺簇成了甘加的历史文化积淀,涌现出了宗喀巴大师、贡日仓女活佛、更敦群培、十世班禅大师等学术大师和高僧大德。</span></p> 八坊十三巷 <p class="ql-block"> 八坊十三巷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市境内,总面积约41万平方米,全域为步行街,主街长度1300多米,它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集民族特色、休闲旅游、绿色生态、人文科教为一体,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河州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大观园”。</p><p class="ql-block"> 八坊十三巷是八座“坊”和十三条“巷”的统称,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景区以临夏(古河州)回族民族文化为主题,形成了古街巷长廊、80号民俗馆、64号手工艺馆、盖碗茶广场、红水河、人文生态巷、河州溯源巷、丝路回商巷、书巷、童趣巷、回族婚俗文化巷、八坊味道巷等特色街巷。古典建筑群相对集中、民族文化风情浓郁,景区建筑融合了回族砖雕、汉族木刻、藏族彩绘等建筑特色,堪称西北民族文化建筑的博览园和民族团结融合的“大观园”。景区内北寺龙影壁、大旮巷80号院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座古民居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景区通过博物馆、展览馆、文化表演、街头展示、业态活现等方式全面展示临夏花儿、砖雕、木雕、蛋雕、泥塑、雕刻葫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60多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八坊十三巷由大寺坊、祁寺坊、西寺坊、北寺坊、铁家寺坊、前河沿寺坊、老王寺坊、新王寺坊八坊;大旮巷、小南巷、坝口巷、北巷、沙尕楞巷、专员巷、大南巷、仁义巷、细巷、拥政路、铁家寺巷、王寺街等十三条街巷组成。各式清真寺融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和阿拉伯文化特色于一体,庄严肃穆。现存穆斯林居住的院落、清真寺等建筑气势宏伟,有裙楼、阁楼、砖雕、木刻等特色工艺。八坊民居则多以四面合围、对称封闭式的小型四合院为特征,有大有小,依据主人家的经济实力而定,大都保持中国传统的建筑特色,讲究对称、均衡格局。一般居民多居住小独院,有四合、三合、二合式的,只有少数富裕人家还建有偏院、车马院或一进数院式的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 晚上九点半,逛着逛着,我还顺便参观了二个清真寺,偶遇清真寺内回民们正在做着今天最后一次集体礼拜,吟唱着古兰经。 </p><p class="ql-block"> 我和门口一位回族老者攀谈起来,他告诉我,他们一天中要做五次礼拜: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每一次时间不定,可以是十几分钟、半个小时或是一个小时;基本上都是18岁以上的男性,只要自己愿意参加都行;在这里女性是不能参加不能进入的,一般女性都是自己在家里做就可以,或者是有专门的女性礼拜专场才能参加。</p> 第四天 伏羲庙 麦积山石窟 伏羲庙 <p class="ql-block"> 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伏羲庙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伏羲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麦积山 <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是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高 142 米,因山形酷似麦垛而得名,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始建于十六国后秦时期,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余个王朝、1600余年的开凿和修缮,现存窟龛221个,各类造像3938件10632身,壁画979.54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麦积山石窟受阴湿多雨等自然因素影响,壁画保存较少,但价值极高,题材丰富,构思精妙、技法娴熟。主要包括说法、本生、经变、千佛、礼佛等内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麦积山石窟因位居丝绸之路要冲的地理位置,既受到来自于西域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中原地区以及南方地区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雕塑和壁画艺术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观赏游玩线路分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1号线和2</span>号线二条线路,2号线为今年7月1日刚刚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游客的引流和分流。导游介绍说:1号<span style="font-size:18px;">路线陡峭,能登顶栈道最高点,最高处距地面84米(相当于28层楼高),途经3窟(千佛廊)、4窟(散花楼)、5窟(牛儿堂)、148窟、90窟、98窟(西崖大佛)等大型洞窟;2号线沿线较为平缓,途经13窟(东崖大佛)、15窟、58窟(水月观音)等精品洞窟及特级保护洞窟44窟(东方美人)和78窟,适宜恐高、携婴幼儿、老人等群体选择本线路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1号线及2号线都是单行线,进入选定线路后,不得逆行回流。我们因为是跟团游,受时间限制只得选择了耗时较短的2号线,印象较深的是15窟、25窟、44窟和78窟,保存完整,色彩鲜艳,包括人物表情和肢体都很完好。</p> <p class="ql-block"> 此次四天行程圆满结束,导游说我们这一团运气特别好,全程每一天天气都特别给力,他也是几个月以来第一次带团没有碰到下雨,第一次在扎尕那没有雾而能够清晰看到全景。</p><p class="ql-block"> 这四天里,我们看了官鹅沟峡谷的大瀑布,看了腊子口的红历史;看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扎尕那的日出和天上而来的黄河之水,看了花湖湿地和草原的最美日落;走过了一桥跨二省的郎木寺;车游了尕海湖和牛羊满地的桑科草原;打卡了画卷般郭莽湿地和独特的甘家秘境八角村;游览了世界藏学府拉卜楞寺,伏羲庙古建筑群和世界文化遗产麦积山石窟;了解了部分藏族和回族的民风民俗,品尝到当地不同特色美食。在不同的地方驻足、停留,打卡,拍照,带着期待和兴奋出发,揣一口袋开心快乐,满载而归!可谓收获满满,大饱眼福,放空了自己,是一次特别有意义的人生旅行! </p><p class="ql-block"> —— 何去何从 记录于2024.8.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