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复

茶香

<p class="ql-block">诵读《道德经16》所感:观 复</p><p class="ql-block">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手机和电脑一样都需要足够的运行空间、容量。内存、硬盘、系统,没有及时删除废旧数据,就会出现运行慢甚至死机。人也一样,如果什么都占满了,就会出现人生的“格式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些时,在郑州升达艺术院的北侧,有一个私人博物馆,记忆中进去一楼会看到瓷器,沿楼梯上来后,是铜像还有油画。具体的哪一尊、哪一幅内容想起来模糊,最清晰也是最吸引我步入的就是,原木匾高悬的馆名:观复。“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意思是说,达到虚空的极点,安住于甚深的禅定之中;宇宙万物相互运作生长,我们得以观察到它们的本根源头。不论万物如何变化多端,终会回归根本。回归根本称作静,就是所谓的回归其本来自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我们诵读《道德经 16》能感受到,从人的修养方面要达到“虚空、虚无、谦虚”。从人生姿态方面,要做到“诚实厚重、保持平静”。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次项目奖励、一个职场提升、或是彩票中奖、商场纵横。“天上或许掉馅饼、是非成败转头空”。恒久的是遇事的平静与从容,处事的专注于境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大道决定一切。春夏秋冬,寒暑交替,是一年一度的轮回。古人从中总结出了“季节密码”——二十四节气。古人称五天为一候,三候一个节气,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一年有24个节气,节气自打出现至今经历了无数版本,直到变成现在的样子。” 中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国度,“靠天吃饭”,二十四节气的出现相当于是古代的天气预报,农民根据二十四节气安排农事、进行劳作。抽象决定具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道德经》"知常容一容乃公一公乃王一王乃天一天乃道一道乃久一没身不殆",直至《大学》中的意诚一心正一身修一家齐一国治一天下平,以及平天下一治国一齐家一修身一正心一诚意的思维公式。观复,归根,日常,知常,常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致虚守静,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读懂我们心中的历史,再读《道德经》,去懂得笔墨里的深情。</p><p class="ql-block"> 闲说杂侃,请予指正!</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