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p><p class="ql-block">由于战争之故,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了极大打击,为了抗日,为了中国民族工业,许多企业都准备迁往后方。</p><p class="ql-block">当时,国民政府经济部正在筹划工厂内迁。1907年创建的大冶湖北水泥厂(其时改名为华记水泥厂),准备拆迁到湖南辰溪。在国家和民族工业处于危难时刻,作为一个爱国的技术人员,曾经担任过河北唐山启新洋灰公司总工程师的王涛挺身而出,临危受命,组织了华记水泥厂拆迁,经过艰苦努力,领导重建了新厂——华中水泥厂。</p><p class="ql-block">时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长翁文灝与王涛是老相识,当得知王涛从河北唐山来到武汉。立刻召见了他,要求王涛把在湖北大冶的华记水泥厂拆迁到后方去,因王涛已离开启新,无法代表启新迁厂。所以,于1938年7月7日以经济部之名发给他拆迁命令,并由该部资源委员会借给王涛60万(法币)作为迁建费,当时日寇已经侵占安徽安庆,沿江西犯,九江告急。王涛持令来到华记水泥厂时,已有部分职员逃离,王涛立即向华记水泥厂的员工传达政府命令,声明拆迁大义,得到员工们的积极响应,于是他安排了赵仲缚负责拆卸机器,派陈希圣去租用和购置驳船,大家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在短短的24天时间内,完成了机器拆卸任务,连同材料分别装了几十只木船,分批运出石灰窑向武汉进发。</p><p class="ql-block">经过艰苦努力,1939年10月15日,全部设备和材料才运抵辰溪。</p><p class="ql-block">拆迁华记水泥厂的工作开始后,王涛立即派华记水泥厂总工程师张宝华到湘西选厂址,后来自己又亲自到现场复查,最终选定以离辰溪六公里的梨子湾为新建厂址,1939年元月开始建设。4月15日开始安装机器设备,7月1日主机安装完毕进行试车,历经千辛万苦,12月1日才正式投入生产。至此,“华记水泥厂”更名为“华中水泥厂”。</p><p class="ql-block">1938年以后,拆迁到湖南辰溪的工厂日渐增多,于是形成了一个战时的工业重镇。1939年9月以后,日军先后6次对华中水泥厂进行了轰炸,给工厂以极大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p><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9日,日军27架在厂区范围轰炸,投弹百余枚,使主机被炸,水泥窑身洞穿,多处齿轮被炸坏,烟道倒塌。第四座锅炉炸坏,引擎喷水管炸毁两具,房屋炸毁62间,震坏166间。</p><p class="ql-block">1939年9月21日上午11时30分,日机27架在厂区周围轰炸投弹三四十枚,造成部分房屋被毁。</p><p class="ql-block">1941年4月1日上午,日机九架向厂区投弹30枚。</p><p class="ql-block">1941年4月2日上午,日机九架,向厂区投弹30余枚。</p><p class="ql-block">1941年4月7日上午,日机八架,向厂区投弹30余枚。</p><p class="ql-block">1941年4月1日至4月7日的一周之内,华中水泥厂连续三次遭到日机轰炸,蒸汽机高压锅炉被炸坏,三部发电机全部被炸毁,器材损失2万余件,房屋倒塌震坏300余间,损失严重,被迫停产。</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7日,日机第6次轰炸华中水泥厂,化验室和厂警备队被炸。</p><p class="ql-block">六次被炸,华中水泥厂直接的经济损失为法币2575456元。</p><p class="ql-block">华中水泥厂的6次被炸,说明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我们应该记取的不能忘记的历史教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