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9日下午,来自各县市的美术老师相聚在崀山艺术创作基地,共同学习,共同探讨更好地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进行了破冰活动,每个小组成员发挥团队的力量,用手中的纸笔描绘出属于我们的海报。</p> <p class="ql-block"> 8月10日上午,衡阳师范学院“国培计划(2024)——市县青年骨干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项目——中小学美术在崀山艺术创作基地举行了开班典礼。出席本次开班典礼的领导有衡阳师范学院现代教育发展学院院长唐斯萍、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叶经文、培训班班主任周远屹。 </p><p class="ql-block"> 唐院长和叶院长在开班典礼上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他们介绍了历史悠久的衡阳师范学院以及此次培训的目标,同时对我们提出了培训要求: 希望我们在座的美术老师能坚持初心,牢记立德树人;珍惜培训机会,做到学以致用;保持初心,提升自我专业素养。我们坚信,在全体参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培训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叶经文教授关于“生成式AI助力中小学美术教育探索”的精彩讲座。这次讲座不仅让我们对生成式AI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对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憧憬。</p> <p class="ql-block"> 叶教授从多个维度阐述了生成式AI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他首先介绍了生成式AI概述,从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应用领域与前期展望等方面来讲述,强调了AI技术如何极大地拓宽了艺术创作的边界,为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视角和工具。通过Stable Diffusion、embedding和Controlnet等深度学习模型的融合应用,AI能够生成新颖、逼真的艺术作品,这不仅丰富了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也能激发了学生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p><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叶教授还详细介绍了Stable Diffusion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例如,利用AI可以生成多样化的艺术作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艺术理解力和审美力的提升。这些案例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成式AI技术正在逐步改变着传统美术教育的面貌,为美术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p> <p class="ql-block"> 8月10日下午,我们继续聆听了王菁教授关于“基于美术素养中的中国画教学模式探索”的讲座。这次讲座不仅让我们对中国画的教学模式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我们个人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王菁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中国画教学模式的精彩探索。她首先强调了美术素养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看待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的书画教学?她分别从书法、中国画、书画同源等方面来讲解,并且采用徐冰的系列艺术作品来举例子,指出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应不仅仅停留在技法的传授上,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p> <p class="ql-block"> 在讲座中,王教授详细阐述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美术素养及能力提升。她指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技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她提倡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如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书画的魅力,提升他们的艺术素养。她通过引入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其中的艺术元素和审美价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灵感。</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第2小组成员继续深入研讨王菁老师所讲的美术素养的五大核心要素,针对这个研修题目,每个成员各抒己见,分享自己的经验,学习氛围很浓。</p> <p class="ql-block"> 今天,老师们都收获满满,对AI生成有了更深入地了解,对中国画的教学模式和核心素养的五大核心要素也有自己独特地见解,专家们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我们在美术的殿堂里共同探索、共同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