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的奇石缘</p><p class="ql-block">早在1991年,我因培育树桩盆景,订阅了《花木盆景》杂志,首次在杂志上看到奇石图片,心想能有一个相似的奇石多好。初认奇石偏重了画面石。那年春节,给媳妇的舅们拜年来到任家营,一滩石头在清清的南河水边光彩夺目。于是,我来回寻觅,得到了两块微型画面石,一个是鲁迅先生头像,一个是竹枝上站着一只鸟。当实这一块石滩是拾石的处女地,如果在当时不受刻意求画面石所局限,还可获得大型的象型石,纹理石的。</p><p class="ql-block">初拾这两块微型石让我满意,存列在茶桌上。儿子的小学同学小孙来我家做家庭作业,看到这奇石后回到家告诉了其爸爸,就是石友孙明诚。老孙便来观赏,并说他也有几块,不过是山水石。从此后,我俩因爱石走到一起并结下深厚友谊。为寻到一块好石,我俩骑单车跑汉江,上南河,沿着岸边水边找,一去一天,一跑几十里,饿了啃干粮,渴了饮河水,脸晒黑,人跑瘦,能拾到一块奇石已很不错了。有时俩人也恢心,但总又在相互鼓劲,老孙乐道:在谷城县,没想到还有一个石友作伴拾石头。是的,当时几乎没有拾石的人。</p><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在汉江中游,南河的下游。汉江石光滑细腻,色彩鲜明,清雅俊秀;南河石粗而怪异,形体生动。当在石滩上万个石头中拾起一个开 始很普通的石头,通过审美,灵感闪现在大脑,开拓形象思维,很可能悟出自然造化之美与艺术之美。配上相配衬的底件,便构成一件栩翉如生的艺术品。我的奇石巜和平》虽只获得了谷城石展三等奖也欣慰了,还不说被帅喻拍摄后刊发在《襄樊晚报》已知足。</p><p class="ql-block">拾奇石其乐无穷,淘冶情操,强身健体。送给朋友们做纪念,放在家里观赏,何乐而不为呢。然而,因我作为党政干部离岗创业实践,离开了老家江和河,失去了正是城建,高速路,铁路规模扩建挖石滩,可拾奇石的黄金期。几年后回家一看石友多了,拾的石头不仅多,而且品种创新了。再到异乡,有时梦见石友,石头。当我再回久违的故乡时,石资源少了。我不得不摸着前几年捡的上百个石头拍照,作为插图,2O15年8月自费出版了诗歌奇石集《情感世界》。目的是想为家乡奇石形成品牌,走出县,销外地。这也是石友们共同心愿。</p><p class="ql-block">李光谷/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