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

秋悦

山西,这片富饶的土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无论是人文还是自然,皆让人心驰神往。五台山,北岳恒山,应县木塔,悬空寺,云冈石窟,雁门关,乔家大院,张壁古堡,平遥古城,晋祠,山西省博物院等……本次行程6人,金牌导游王导,金牌司机李师傅,张所长夫妇,孙处带上我。最后还看了《又见平遥》的舞台剧。真是一次开眼界,涨知识,特有意义的旅行。特别感谢精心安排这次活动的孩子们!感谢一路关心我的弟弟妹妹好朋友们![抱拳][愉快][福][玫瑰]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杏花堂的大鲤鱼</span></p> <p class="ql-block">到山西的第二天我们来到了中国的佛教圣地五台山。佛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县豆村镇东北的佛光山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唐代木构建筑,被誉为“中国第一国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斗拱。斗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斗拱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台山的金莲花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显通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 “大显通寺”。</span></p> <p class="ql-block">在去应县的路上,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它------(狐仙)</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见到的牛群散养在草原上,好一派内蒙草原风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佛宫寺内,‌是一座始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的木结构建筑,‌至今已有970多年的历史。‌这座塔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坚固的结构,‌被誉为“天下奇观”,‌并与意大利比萨斜塔、‌法国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应县木塔的高度为67.31米,‌是一座九层高的建筑,‌其中五层为明层,‌四层为暗层,‌展现了古代建筑技术的精湛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建筑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无钉全木结构:‌整座塔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完全依靠54种斗拱卯榫咬合垒叠而成,‌这种结构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也为木塔提供了极大的结构稳定性。‌</p><p class="ql-block">‌抗震设计:‌木塔的斗拱设计起到了减震作用,‌能够在地震和强风中保持稳定。‌此外,‌木塔内部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巧妙,‌暗层的存在进一步增强了木塔的整体稳定性。‌</p><p class="ql-block">历史价值:‌应县木塔不仅是古代建筑技术的杰出代表,‌也是研究古代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应县木塔不仅是佛教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具体体现,‌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建造背景与辽代提倡佛教有关,‌当时‌萧太后为了礼佛和观光,‌提议修建了这座佛塔。‌木塔的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如平座层、‌柱网层、‌铺作层等,‌这些设计不仅美观,‌也增强了木塔的结构稳定性。‌</p><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的保存状况良好,‌虽然经历了多次地震和战火的考验,‌但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研究古代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此外,‌应县木塔还成为了多部影视作品的取景地,‌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应县木塔的柱子是轮换休息的,哈,有意思吧,你看今天就是这根柱子在休息,几个小朋友的手都伸进去了,真的很神奇哦,不得不佩服古代人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是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上,‌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北岳恒山的第一胜景。‌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魏后期,‌大约在公元471-523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山西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悬空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地理位置而闻名,‌整座寺院仿佛悬挂在悬崖之上,‌因此得名“悬空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悬空寺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力学原理的应用。‌寺内建有大小房屋40间、‌17处殿阁,‌包括11个‌佛教殿堂、‌5个‌道教宫观以及1处‌三教合一的殿堂,‌展示了佛教、‌道教和儒教的融合。‌悬空寺的建筑结构非常独特,‌利用了峭壁的自然条件,‌通过半插飞梁和木质斗拱等构造,‌使得整个建筑既稳固又美观。‌寺内的塑像众多,‌包括铜铸、‌铁铸、‌泥塑、‌石雕像80尊,‌展示了丰富的宗教艺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悬空寺不仅因其建筑设计及选址的“奇特”、‌建筑结构的“惊险”和整体造型的“俏巧”而闻名于世,‌还因为其“三教合一”的文化特色,‌体现了东方独特的文化神韵和建筑风格。‌悬空寺是华夏古老文明和东方文化的杰出代表,‌集力学、‌美学、‌建筑学、‌宗教学、‌历史学等诸多成就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游览观光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悬空寺原来都是在电视上看到过的,没想到今天我们也爬到了悬空寺的最高层,为自己点赞!真的很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西省大同市的华严寺,主要有大雄宝殿、华严宝塔和‌薄伽教藏殿。大雄宝殿是全国现存辽金木构建筑中体量最大的一座,殿内保存有丰富的塑像和壁画。华严宝塔下的‌千佛地宫是华严寺的另一大亮点,地宫内供奉有大量的佛像和佛教艺术品。薄伽教藏殿内的塑像和壁画也是华严寺的重要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外,华严寺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辽金时期宗教、艺术、建筑等方面的重要场所。寺庙内的建筑、雕塑和壁画等艺术品,不仅展示了当时的高超工艺水平,也反映了辽金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宗教信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综上所述,华严寺不仅是山西省大同市的重要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对于研究辽金时期的历史、艺术和宗教具有极高的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牌导游就是不一样,每个地方都讲得那样的认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云冈石窟(Yungang Grottoes),原名灵岩寺、石佛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西郊17公里处的武州山南麓,是中国著名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时期,北魏皇始三年(398年),北魏皇帝拓跋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今大同市),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要冲。文成帝即位以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云冈的大部分洞窟在北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是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北魏正光年间(520~525年)。云冈石窟的开凿历时约150年,历经北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 景区占地面积约30平方公里,因其险峻的地势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而闻名。雁门关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还是古代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贸易交流的重要通道。景区内的主要景点包括‌关城、‌古关道、‌雁门寨等,展示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和商贸文化的繁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乔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文物先进单位,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始建于1756年,整个院落呈双“喜”字形,分为6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三面临街,四周是高达10余米的全封闭青砖墙,大门为城门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乔家大院陈展有5000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陈列有农俗、人生仪礼、岁时节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间工艺;还设立有乔家史料、乔家珍宝、影视专题等的陈列。乔家大院是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群体,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1990年,获国家级文物先进单位称号和省级文物系统文明单位称号。1995年,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定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被地委行署命名为地级文明单位。1998年,被评为山西省十大优秀旅游景区。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2020年,文化园型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乔家大院排行全国第十四。</span></p> <p class="ql-block">漫天的雨水不影响我们参观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壁古堡,又名张璧村,位于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始建于十六国时期,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张壁古堡遵循中国传统星相和堪舆理念建造,地上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张壁古堡村名的来由也源于二十八星宿之张宿、壁宿。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堡门,北堡门为砖砌,门外建有一座提升防御能力的瓮城,瓮城之上还建筑了多座宗教祠庙。瓮城城门面向正东偏北开设,与北堡门构成了两道堡门。两道堡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既遵循了古代军事防御的原则,同时又寓有风水不外流之意。南堡门为石砌,堡门上有一座石雕龙头,象征龙首;门外有九条红石铺路,象征龙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去张壁古堡的路上真是瓢泼大雨,听说在山西是难得一见这样的天气。说心里话我还是有点紧张的,然而我们的司机就是不一样,无论是怎么样的路况,什么样的天气,到李师傅那里好像都不是个事。几天下来他都是笑呵呵,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讲“没事,你们放心”。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司机,这样的导游,让我们的旅途非常放松,充满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到平遥古城了,看这俩亲家开心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平遥古城,今晚我们就入住在这里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傍晚时分,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逛起了平遥古城。平遥古城最繁华的一条街叫做明清街,‌也被称为南大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清街是平遥古城中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其街巷格局由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呈现着龟甲上的八卦图案,‌经纬交织,‌井井有条。‌这条街道不仅是平遥县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而且位于平遥古城的中轴线上,‌集中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众多店铺遗迹。‌南大街的长度约为400多米,‌在这条街上分布着78处古时候的店铺,‌包括钱庄、‌票号、‌当铺、‌绸缎庄、‌药房、‌肉店、‌烟店、‌杂货铺等等,‌几乎涵盖了当时平遥古城商业的所有行业。‌在清朝时期,‌平遥古城南大街控制着当时全中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因此,‌明清街(‌南大街)‌无疑是平遥古城中最繁华的一条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平遥古城的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晨,平遥古城的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观看《‌‌又见平遥》。《又见平遥》‌是一部大型情境体验剧,‌由知名导演‌王潮歌执导,‌于2013年2月18日在山西平遥正式公演。‌该剧以其独特的观剧方式和深刻的剧情,‌成为了山西旅游演艺的标杆项目。‌以下是该剧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剧情简介</p><p class="ql-block">《‌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剧情背景设定在清朝末期,‌平遥城票号东家‌赵易硕为了保住沙俄分号王掌柜的一条血脉,‌不惜倾家荡产,‌雇佣232名镖师前往沙俄。‌经过七年的艰苦旅程,‌赵易硕和所有镖师都客死他乡,‌但王家的血脉得以延续。‌整个演出通过“选妻”、‌“镖师死浴”、‌“灵魂回家”、‌“面舞”等精彩片段,‌展现了平遥人的道德传统和晋商精神。‌‌12</p><p class="ql-block">演出特色</p><p class="ql-block">观演模式:‌采用创新的“行走式”观演模式,‌观众在90分钟的时间里,‌穿过完全不同的场景,‌边走边看,‌表演者会深入人群之中,‌与观众对话,‌让观众成为戏剧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场景设计:‌剧场颠覆了传统剧场的空间布局,‌没有固定的观众席和舞台,‌观众在不同的门进入剧场,‌穿过街道、‌大院、‌城墙等场景,‌体验多元的情境。‌</p><p class="ql-block">艺术手段:‌剧中融合了话剧、‌舞蹈、‌行为艺术、‌影像、‌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使用世界最前沿的灯光和音响设备,‌为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视听体验。‌</p><p class="ql-block">荣誉与影响</p><p class="ql-block">自公演以来,‌《‌又见平遥》‌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2013年感动山西特别奖”、‌“2014年中国最佳旅游演艺项目奖”等,‌并被列入全国沉浸式文旅新业态示范案例。‌‌</p><p class="ql-block">该剧通过其独特的剧情和观演模式,‌成功地将晋商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剧情,‌让观众在体验中深刻感受到平遥人的仁德和道义。‌‌</p> <p class="ql-block">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为了纪念周武王次子‌唐叔虞而建。晋祠不仅是山西省太原市的标志性景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晋祠博物馆内保存了大量古代建筑和文物,其中包括被誉为“晋祠三宝”的‌圣母殿、‌鱼沼飞梁和‌难老泉,以及宋代的‌彩塑和‌木雕盘龙柱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晋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最初作为唐叔虞祠存在,后来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多次修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规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山西博物院(Shanxi Museum),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西路北段13号,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培育对象,山西最大的文物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前身为民国八年(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此后屡次更名,1953年改称山西省博物馆。2004年新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2005年对外开放,占地168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2019年7月,山西博物院分馆——山西青铜博物馆正式开馆。据2020年7月山西博物院官网显示,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文物库区1.2万平方米,共有藏品50余万件,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像、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其中珍贵文物40282件(组),包括一级文物2129件(组),另有图书古籍11万余册。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山西博物院曾先后获得鲁班奖、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单位、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2</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件非常珍贵的文物,考古专家修复了14年。给我们的考古专家点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体验山西人的饮食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旅行结束了。再次谢谢孩子们!谢谢朋友们!祝大家开心每一天!幸福安康到永远!爱你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