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村庄 绿色家园

青莲翠竹

<p class="ql-block">末伏暑热退,初秋凉爽归。8月14日(末伏日)清晨,本支部16名同志齐聚县城北门,自驾3辆小车,前往东山坝镇小源村瞻仰“宁都会议旧址”。3位驾驶员虽都年过六旬,可车技不输年青人,风驰电掣般不到1个小时就到达了东山坝镇。</p> <p class="ql-block">因大家都没有去过小源村,到达东山坝圩镇便停车歇息,我则电询昨天联系上的负责管理的村妇女主任李同志,她让我们先去圩镇看看,再去小源村。</p> 据说东山坝的特产是小鱼干,大家各取所需,逛完圩镇大包小包的带回一些小鱼干,真是不枉此行,也为促进乡镇消费尽了点力。 我们继续沿途北上,通过一座桥,再往左拐,经十几分钟便到达了小源村。 <p class="ql-block">据说该村成立了专门负责接待红色旅游的公司,我们在停车场停好车后,原以为有人来接头,等了片刻,不见来人。我又电询李主任,她指点我们先看看村里的祠堂、红色旧址,再沿荷塘栈道观赏荷花,没说给我们安排向导讲解。于是,我们只好走马观花随意游了。</p> <p class="ql-block">小山村竟有学生考上清华大学,全村村民都欢天喜地的在祠堂筹办升学宴。所以,今天对外来游客概不接待,大家只是站在门口张望一下。有同志开玩笑说:我们能否随个份子,参加他们的升学宴?</p> <p class="ql-block">难以想象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竟然有这么多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村里还办起了“乡村大学”,不知有哪些课程?</p> 宁都会议旧址名为"榜山翁祠",建于清康熙年间,系小源村曾氏一宗祠。1932年10月上旬,中共苏区中共局在此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史称"宁都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的重要会议。2000年7月25日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p class="ql-block">1932年7月,蒋介石发动第四次军事“围剿”,中央红军奉命从漳州千里回师北上。8月上旬,苏区中央局在兴国开会,讨论红军行动计划。会议采纳周恩来的意见,决定毛泽东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前方组成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4人“军事最高会议”,后方中央局与前方领导人对打不打南城问题发生严重分歧。1932年10月上旬,为解决中共苏区中央局前、后方领导人对当时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发生的分歧,确立如何应敌的战略指导方针,中共苏区中央局在宁都小源“榜山翁祠”召开全体委员会议,史称“宁都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在前方的周恩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和来自后方的任弼时、项英、顾作霖、邓发等八位委员,刘伯承列席了会议。会议对1932年以来红军的行动进行了评估和总结,对第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展开了讨论,对前方战争的领导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决定。在会议上,王明“左”倾路线的执行者,把斗争的主要矛头,错误地指向毛泽东。会后,中共苏区中央局根据中共临时中央的指示调毛泽东回后方主持中央政府工作,并撤销了毛泽东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致使中国革命遭受不应有的损失,铸成历史性的错误,直到“遵义会议”才得以纠正。</p> 法制建设从这里起步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革命红旗飘山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绿叶荷花接云天</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一代代的小源村人在党的领导下,实事求是,紧跟时代步伐,为改变小源村贫穷落后面貌不懈奋斗,利用丰富的客家祠堂文化和红色资源,将该村打造成集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我们徜徉在黄陂河堤,闲步在荷池栈道,重温过去的峥嵘岁月,不禁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习习秋风伴我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绵绵秋雨送我归。</p> <p class="ql-block">点击听歌</p> <p class="ql-block">想念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十送红军</p> <p class="ql-block">走进新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