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松花江畔“十里景观带”

雪野

<p class="ql-block">  松花江,是中国内河中仅次于长江、黄河而居第三位的大河。《吉林通志》载:“松花江即混同江也,本名松阿哩乌拉”,满语意为“天河”。北魏称“速末水”,隋唐称“粟末江”、“涑沫江”,金称“宋瓦江”,元称“混同江”,明宣德时始称“松花江”。“粟末、宋瓦、速末、松花,声转字通,实皆一水。”。</p><p class="ql-block"> 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于黑龙江省同江市东北约7公里处由右岸汇入黑龙江,全长1840公里。</p> <p class="ql-block">  佳木斯市依江而建的沿江公园东西方向呈带状,长逾十里,被称为“十里景观带”。是东北三省最长的沿江公园。 </p><p class="ql-block"> 沿江公园始建于1958年。位于市区北部,松花江南岸狭长地带。1959年建国10周年之际。佳木斯人民为纪念这一光辉节日新建了沿江广场。在广场中央修建了建国十周年纪念塔。文革之后。园区内陆续增建了形态各异的园林小品、花坛和各种树木。</p> <p class="ql-block">  2005年对松花江佳木斯段堤防进行改造修筑,百年一遇的防洪工程的实施,决定重新改造沿江公园,建设沿江十里观光带。东起发电厂,西至松花江老铁路桥,规划全长6.2km占地面积百余公顷。</p> <p class="ql-block">  以“防洪可安、岸绿可闲、景美可赏”为规划设计理念,经过5年三期续建工程的建设,先后建成了松花江广场、外滩广场、火车头广场、知青广场、灯塔广场等5处大型广场及6.2km观光木栈道等重要景观并在园内栽植50余种10万余株树木,按乔冠花地被相结合,阔叶与常绿与彩页搭配的原则,使公园达到三季赏花,四季有绿的景观效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防洪可安</b></p><p class="ql-block"> 1958年修建松花江佳木斯段的永久性堤坝,堤坝的砌筑包括了水刷石柱与铁键相连的沿江护栏,为江堤增添了防护设施。1957年和1958年二次松花江严重的洪水,佳木斯市安然无恙,得益于松花江堤坝的修建。</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岸绿可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18px;">沿江公园绿树成荫、植被茂盛,是人们的休闲好去处。每天早晨,晨练的市民齐聚沿江公园,开启了新的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佳木斯快乐舞步”从这里走的全国,成为全国人民健身的好方式。</p> <p class="ql-block">  休闲的市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景美可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沿江公园除了增加植物景观,还设计了几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广场,如松花江广场、外滩广场、知青广场、灯塔广场、铁锚广场等。游客和市民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增加了人文知识和信息的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松花江广场</b></p><p class="ql-block"><b>建国十周年纪念塔</b></p><p class="ql-block"> 建国十周年纪念塔是佳木斯市的地标性建筑。建成于1959年全国人民迎接建国十周年之际,它反映了佳木斯市建国十年来取得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 它是以现代化的建筑结构与古典艺术相结合的方式建造的。造型宏伟壮观,既有浓厚的政治意义,又有较高的艺术性,是沿江公园的主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  该塔造型是塔下厅、厅塔合一。塔高33米,塔身中空,塔下为六形基座平台,基座模宽27米,高3.6米,基座内设十厅,东、西两侧设两个入口。</p><p class="ql-block"> 全塔为青色花岗岩砌筑。平台中心立塔、四周为石栏,塔底部高5.4米,为圆柱体,直径7.5米,其周围外壁为代表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古铜色人像浮雕,塔顶端支起一大四小红色五星标志国旗,星下配有"1949-1959"以示建国十周年纪念。</p> <p class="ql-block">  塔底部的浮雕,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和建国十周年所取得的成就。</p><p class="ql-block">此图是浮雕的南面。</p> <p class="ql-block">此图是浮雕的东面</p> <p class="ql-block">此图是浮雕的北面</p> <p class="ql-block">此图是浮雕的西面</p> <p class="ql-block">  1984年黑龙江省省长陈雷为其题词"一览江天 大江东去"。</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知青广场</b></p><p class="ql-block"> 知青广场是为了纪念知青下乡40年于2008年建成的。广场以知青文化为主题,内设标志性主题雕塑、浮雕、廊架、广场、老知青的题词等。</p><p class="ql-block"> 佳木斯市是原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所在地。当年下乡的兵团知青,多从这里转乘火车和汽车,向东向北进入三江平原腹地。</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经常会看到一些老知青重回故地,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广场中央的主题雕塑高15米,跨度12米。它由三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一是纸张部分。造型好似一页掀起的纸张,上面透雕镂空字显示出1968年字样,表面刻有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部分寓意是翻开历史的这一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是人物部分。身体健美的男知青驾驶拓荒牛奋力前行,无论人与牛都充满了昂扬向上的活力美。象征着知青们屯垦戍边,历经人生坎坷,重重磨难,形成了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高尚品格。</p><p class="ql-block"> 三是大理石雕刻部分。此部分有黑色大理石三块,表面影刻水纹,代表黑土地和三江平原。佳木斯就坐落在三江平原的腹地,这里人杰地灵,魅力无限,知青们一到这里就爱上了这里,与黑土地融为一体,永远成为黑土地的儿女。</p> <p class="ql-block">  半圆形的广场,两面有这样四个不同的四组浮雕,分别表现“勇于奋斗”、“无私奉献”、“顾全大局”、“开拓进取”四大主题。</p> <p class="ql-block">  浮雕人物刻画细腻生动,反映了广大知青当年在兵团和农村生产生活的情景,立刻把人们带入那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  在浮雕纪念墙的背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代表的题词。为了开发建设北大荒,有近千名知青英勇献身,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后来,知青们成为共和国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如从北大荒走出的聂卫平、张德英、姜昆、赵炎、何新、梁晓声、张抗抗、李哓华等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棋圣、世界冠军、艺术家、作家、企业家等。</p> <p class="ql-block">  著名作家梁晓声的题词“北大荒给予我的,比我给予它的要多得多!</p> <p class="ql-block">  著名相声演员姜昆的题词“北大荒的历程是我人生画卷中最难忘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3.灯塔广场</b></p><p class="ql-block"> 灯塔不仅为船只提供方向,更是航海者的守护者。这里的灯塔广场更具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 灯塔开灯时间为太阳落山后半小时或大阳升起前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4.展设广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市民展览、活动、演出的场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5.铁锚广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铁锚广场的铁锚雕塑造型独特,以锚为设计元素,不仅具有浓厚的江海文化气息,还寓意着佳木斯市作为一个的重要港口城市的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6.外滩广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外滩广场源于始建于1999年的外滩公园,旨在增加绿化面积并提供更广阔的休闲娱乐场所。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造,已成为当地居民满足亲水需求的好去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广场内建有亭台楼阁、观光游船等设施,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和娱乐空间。广场内的绿化和景观设计也极具特色,展现了北方的自然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7.沿江宝塔</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沿江宝塔与岸边通过木廊和玻璃栈道相连。站在宝塔第三层,可以一览沿江湿地和松花江的美景。</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8.沿江人工湖</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沿江人工湖大大增加了松花江南岸景观的观赏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9.沿江湿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span style="color:rgb(1, 1, 1);">松花江沿岸动植物资源丰富,加上松花江的水系,使得江岸湿地深受游人及市民的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0.轮渡码头</b></p><p class="ql-block"> 乘坐轮船可以到江北或沿江游览。</p> <p class="ql-block">  十里景观带以“生态环境优美,休闲功能完善”,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装点了松花江畔的秀丽风光。勤劳勇敢的佳木斯人民在岁月的时空中,正用勤劳和智慧,把城市打造成“水清岸绿、江河安澜”的生态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