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古松石(文化期-西周晚期)

浅草幽幽*传媒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本文中主要以高古松石为主 年代从新石器时期开始 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文化期 从文化期到战国时期 松石作为古人的主要装饰品之一 延续两千年左右 不同时期不同工艺不同形状的变化 在这里做简单介绍 文化期的松石最明显的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其一:就是孔粗大 大多是马蹄眼 对打孔 开孔口比较大 中间小 大部分螺纹明显 其打孔方法与同时期玉的打孔方法一致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其二:松石表面的白色泛浆比较明显 这个特征是因为松石在土层下埋上千年以上才能形成 年代越长 松石表面白色泛浆越浓重 白色泛浆的现象是从里往外泛 大致与玉的受沁相同 刚出土的松石表面白色泛浆比较明显 盘一段时间绿色会慢慢浮出来 但如果不继续盘 白色泛浆又会泛出来 但只要松石泛绿 慢慢盘都能盘活 白色泛浆也会慢慢消失 这是辨别高古松石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反之 仿品松石表面的白色只是染色表面 不会出现白色泛浆现象 【这种白色泛浆现象大多出现在文化期松石上 西周以后的松石这种现象较少 这与材质和土层埋年代有关】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其三:形状常见勒子 管子 璧 吊坠等 形状大多不规整 表面打磨粗糙 大部分铁线较重 西周时期的松石制做工艺比较成熟 形制上比较规整 形状多样化 松石表面打磨抛光比较细 打孔方法与西玛的打孔方法是一致的 但孔道水光的现象松石没有玛瑙明显 这是因为松石没有玛瑙硬度高春秋战国松石制作工艺成熟 形制规整 常见的扁珠 小筒珠 小米珠等 制作精细 能制作出小到1毫米的小米珠 并且能打出0.5毫米的微小孔 这个时期孔道的也是对打 只是变的细小 硬度较高的瓷松孔道也会显水亮 春秋战国时期瓷松常见 这可能与当时西亚的贸易有关 西周春秋战国 时期的松石最主要的辨别方法是看孔道和表面光泽 第一看孔道:孔道对打孔 大部分孔道歪歪扭扭 螺丝纹深浅粗细不一 有些孔道螺丝纹不是很明显 这与松石材质有关 硬度较高的瓷松大部分螺丝纹明显且水亮 硬度一般的松石孔道不一定水亮 多注重松石表面老化痕迹和孔道包浆痕迹 第二看光泽:高古松石的光泽是柔和的 润润的感觉 反之表面出现浮光或者亚光 【这种感觉要个人多接触实物多体会才能悟出】</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57, 181, 74);">总之 新老松石还是要综合看 如今松石的仿真程度很高 【我个人经验最注重 看白色泛浆 看颜色 看孔道 看老化痕迹和自然包浆】 以下所提供的图片资料都是出自西北地区文化期到战国时期的高古松石 所有图片资料来源可靠 不会误导大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文化期松石【距今四千年左右】 松石勒子为文化期晚期 松石管子属于文化期早期</span></p> 【2】文化期松石坠勒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3】文化期松石勒子【生与熟的变化对比】</span></p> 【4】文化期松石管子 【5】文化期松石坠子 【6】文化期松石管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7】文化期松石勒子与文化期玉勒子 孔道对比图</span></p> 【8】西周松石勒子 【9】西周松石勒子 【10】西周松石勒子 【11】西周松石勒子 【12】西周松石管子 【13】春秋松石勒子 【14】春秋松石勒子 【15】春秋松石大扁珠 【16】春秋松石扁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7】春秋松石等。。。【一坑所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8】春秋松石等。。。【一坑所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19】春秋花瓷松小筒珠【生与熟的对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20】春秋松石等。。。【一坑所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20】春秋松石等。。。【一坑所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21】战国松石等。。。【一坑所出】</span></p> 【22】战国松石小鼓珠 【23】战国松石小片珠 【24】战国松石小扁珠 【25】战国松石扁珠 【26】战国松石扁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27】战国松石扁珠【形规整】</span></p> 【28】战国松石勒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29】几组生坑状态下的春秋战国松石等珠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30】最后欣赏~~~西周早期和西周晚期的两种松石大龟背</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图文来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