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铸魂 以学增智 以学促干 力行琢真知 专业促成长——2024年江华瑶族自治县非师范类教师培训第二期(第四组)

杨样

<h3>8月11日,来自江华瑶族自治县的81名非师范专业的小学青年教师齐聚长沙,集中开展非师范专业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湖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部”处长、湖南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常青出席开班典礼并致辞,湖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部”教学科长陈甲元主持《学习共同建设与培训方案解读》。</h3> <h3>8月12日早上由湖南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教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叶波叶教授为学员讲授《为了学生的理解:教师备课的理念与策略》主题讲座。</h3> <h3>叶教授由以终为始,逆向设计:课堂从预期结果开始。关注学生,重构理解:学习证据表现说话。注重整合,强化迁移:知识用“大概念”联通。转变角色,助力参与:教师因学习计划而在。四个方面提供了一个备课的新思路。</h3> <h3>下午由常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资深教育实践和研究专家毛善新教授讲授《以有效的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专题讲座,从校本研修的角度为学员提供成长的方向和理论支持。</h3> <h3>8月13日上午,课程开始之前主持人带领所有学员进行课前小游戏,让大家拉近距离,更轻松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之中。</h3> <h3>上午,由屈卫国教授为大家做了《心理学与教师成长》的精彩讲座。讲座中,屈教授从“让孩子处在高能量状态”、“引导孩子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心存敬畏感”三方面,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法。</h3> <h3>下午,李超民教授以《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教育家型好教师》为题,开展了专题讲座。李教授从教育家精神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家型好老师的精神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型好老师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近年来我国师德师风建设取得的重要历史成绩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引用国家教育的政策,方针及实例进行深入细致剖析。通过古人孔子以身作则的例子,大家领悟了新时代教育家的精神。</h3> <h3>8月14日上午,河路口关水阁完小的高凤莲老师、思源实验小学的黄俊老师、水口镇中心小学的曾婉妮老师、大圩镇第一小学的刘西元老师、涛圩镇芙蓉学校的冯瑶老师进行了语文、绘本阅读、数学的片段教学展示,在他们的课堂中,展示出了非师范专业良好的教学风貌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此次展示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推动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教学风采和教学技能的平台,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h3> <h3>湖南师范大学宋善炎教授对这五位老师的片段教学进行了点评,并开展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责任重大》讲座,宋教授提出的:领会和弘扬“教育家精神”、关注和践行党和国家文件、成为独一无二的优秀自己让我们获益良多。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会用我们的智慧,好好的教,促学生的成人;好好的学,创美好的生活;好好的过,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h3> <h3>下午的班主任工作论坛中,由思源实验小学的蒋志莲老师,涛圩中心小学的安永春老师为大家做了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蒋老师从育人理念、班级管理,家校共育,育人成效等方面分享了她的带班方略。安老师讲述了如何应对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两位老师的分享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老师的热情、真诚、无私,给我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h3> <h3>此次培训还邀请了湖南师大附小的彭凤老师进行《共读共生活》微讲座,彭老师讲述了自己对小学生阅读的理解。想要让学生形成自动化的读写能力,就要通过大量的读和写,因此要从当下开始让孩子爱上阅读。彭老师分享了自己班上的“小种子班级阅读”成长历程,从故事喂养、海量阅读到经典阅读。利用假期,与学生一起在“小种子读写挑战营”中进行读写打卡,培养了整个班级的阅读能力、提升了班级凝聚力,让每一个孩子在诗意和暖阳中茁壮成长。</h3> <h3>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曹劲文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对班主任经验分享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表示年轻教师踏实有爱、管理有方,真实率性,善思笃行。曹老师用自己与孩子们的真实故事为我们讲述了如何对待不同的孩子,她用充满爱的语言,言传身教,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与感动。<br></h3> <p class="ql-block">组员:陈湖明、付湘、高凤莲、贾姗、蒋权、陆元阳、欧阳莹、涂银玲、伍婧、杨新兰</p> <h3>编辑:蒋权 付湘 杨新兰<br>初审:安永春<br>二审:刘华<br>终审:游江文</h3>

老师

教师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家

教学

教授

专业

讲座

阅读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