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严重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接触过敏原后突发的、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其主要临床特征为快速出现威胁生命的呼吸系统或/和循环系统问题,大部分情况下会出现皮肤黏膜系统症状 [1]。因 10~20% 的过敏反应没有皮肤体征 [2],所以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识别延迟。严重过敏反应 ≠ 过敏性休克,因部分严重过敏反应可无循环系统障碍,则可能导致肾上腺素的延误使用。这里将严重过敏反应的识别、抢救及预防等知识点进行了整理,供临床医师参考。</p><p class="ql-block">识别严重过敏反应</p><p class="ql-block"> 1. 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p><p class="ql-block"> 目前主要根据患者快速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已知或未知过敏原。</p><p class="ql-block"> 血清类胰蛋白酶的测定也有助于诊断,但由于严重过敏反应发展速度快,而检测结果慢,所以目前主要用于回顾性诊断。</p><p class="ql-block"> (血清类胰蛋白酶检测时机:在症状出现后 0.5~2h时检测血清类胰蛋白酶,并在症状完全缓解至少 24 h后检测类胰蛋白酶基线水平,以支持回顾性诊断过敏反应)[3]</p><p class="ql-block">以下表 1 可作为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p> <p class="ql-block">表 1 严重过敏反应的诊断标准 [1]</p> <p class="ql-block">表 1 为《2020 临床实践指南:过敏反应的急诊管理》根据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以及食物过敏和过敏反应网络 (NIAID/FAAN) 提出的诊断标准(2006)而改编。2021EAACI 指南仍推荐该诊断标准,对严重过敏反应诊断的敏感性(95%)及特异性(71%)均较高 [7]。</p><p class="ql-block">而 WA02020 指南的诊断标准则更为简练,帮助临床医生快速识别,但其敏感性及特性性有待进一步证实,见表 2(可简单概括为 1. 典型皮肤黏膜症状 + 一个器官系统的明显症状(呼吸/循环/胃肠道); 或 2. 可疑过敏原 + 呼吸和/或心血管系统损害)</p><p class="ql-block">表 2 严重过敏反应的简化诊断标准 [4] </p> <p class="ql-block">2. 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级</p><p class="ql-block">采用表 3 列出的分级标准,以患者出现的最严重症状为准。</p><p class="ql-block">表 3 严重过敏反应的分级标准 [1]</p> <p class="ql-block">3. 严重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p><p class="ql-block">由于严重过敏反应发生迅速,有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要快速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及时采用正确的处理方式,严重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见表 4:</p><p class="ql-block">表 4 严重过敏反应的鉴别诊断 [3]</p> <p class="ql-block">严重过敏反应的急救药物 [1,5]</p><p class="ql-block">1. 肾上腺素</p><p class="ql-block">目前各项指南均推荐肾上腺素为严重过敏反应的首选用药</p> <p class="ql-block">2. 糖皮质激素</p> <p class="ql-block">3. H1 受体拮抗剂</p> <p class="ql-block">4. 吸入性短效 β 受体激动剂</p> <p class="ql-block">液体复苏可用于严重过敏反应伴循环系统不稳定的患者,液体用量一般为 20 mL/kg,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p><p class="ql-block">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流程</p><p class="ql-block">下面整理了 2 个指南的抢救流程图供大家参考,见图 1 与图 2(可点开放大看)。</p> <p class="ql-block">图 1 过敏反应治疗流程图 (来自《2020 临床实践指南:过敏反应的急诊管理》)[1]</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 2 严重过敏反应紧急处理流程图(来自《EAACI 严重过敏反应指南 2021 版》)[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何有效预防严重过敏反应? [6]</p><p class="ql-block"> 由于过敏性休克来势凶险,病情严重,加强预防尤为重要。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是最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 1. 患者应避免接触致敏物,如避免食用已知过敏的食物,在野外使用驱虫剂和保护衣可避免昆虫叮蜇等。</p><p class="ql-block"> 2. 避免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措施包括:① 详细询问用药史,正确使用替代药物;② 对已有过敏反应的药物禁止再用;③ 如必须使用以前从未使用过的且可能致敏的药物,应进行皮肤试验或预防性用药(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④ 需要药物治疗时,尽可能选择口服途径,减少胃肠道以外给药途径,并在使用后注意加强观察,以防意外发生。</p><p class="ql-block"> 由于相当大一部分的过敏性休克发生在院外,比如进食某种食物后、昆虫蜇刺后出现的过敏性休克,患者往往难以及时就医,需要快速进行自我救助,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急救处理措施和培训非常重要。如前所述,肾上腺素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p><p class="ql-block"> 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共场合已配备肾上腺素自我注射装置,以供患者病情突发时使用;高危患者也要求配备和携带自我注射的肾上腺素笔,以供院前急救。</p><p class="ql-block">对我国患者,最好能够随身携带说明自己过敏情况的卡片、腕带及自我注射的肾上腺素针剂、口服抗组胺药等急救药品,并掌握上述急救药品的使用方法,当发生过敏性休克后即刻使用携带的急救药品进行自我急救,继而到距离最近的医院寻求进一步诊治。</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 1. 严重过敏反应 ≠ 过敏性休克,可能在没有循环休克的情况下发生,也可无典型皮肤表现;</p><p class="ql-block"> 2. 严重过敏反应发生迅速,可危及生命,需早期识别及处理,规范急救流程;</p><p class="ql-block"> 3. 肾上腺素是严重过敏反应唯一的一线治疗药物,首选肌肉注射,部位为大腿中部外侧,剂量为 0.01 mg/kg 的 1∶1000 原液,儿童不超过 0.3 mg,成人剂量不超过 0.5 mg;</p><p class="ql-block"> 4. 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为二线用药,不能取代肾上腺素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5. 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是最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可随身携带抗过敏药物进行自我急救。</p> <p class="ql-block">科室:急诊楼二楼</p><p class="ql-block"> 急诊内科</p><p class="ql-block">☎️:359267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