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南,邂逅抚仙湖

全子哥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游胜地,彩云之南。八月初秋的云南总是吹来阵阵凉风,尤其在昆明很少看见因为天热那一张张红黑的,或汗流满面的脸。自然而然解读着春城的含义。品一杯地道的普洱茶,打卡铜锅饭,石锅鱼,找寻记忆中不一样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滇池成了一道不可或缺的菜肴一样,但印象中滇池就是像新疆天池一个湖泊而已。记得九寨沟的五彩池被编进小学语文课本,名师们引经据典、眉飞色舞讲解两课时还意犹未尽。实地一看不足五百平米,遇到阴雨天气哪看得到五彩?顿觉受骗上当之感。哪知滇池水面达二百多平方公里,环湖一周近一百四十公里!颠覆了我的认知。既然不能一览无余,翻来覆去青山,转来转去绿水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全家人百度一下一致决定改变行程,驱车前往距离昆明市约五十公里的抚仙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抚仙湖横跨澄江市玉溪市,是地质变迁的产物——断崖式淡水湖。它平均水深八十七米,最深处达一百五十七米。稳定的地下水源保证了千百年来的基本水位。虽然水面面积不及滇池,但它也创造不少奇迹。抚仙湖的储水量差不多是滇池储水量的二十倍,相当于全国人民人均十五吨,位于全国淡水湖前三名。这就是说抚仙湖低调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响应国家号召,挖掘潜力,发挥优势。抚仙湖的旅游发展提上议事日程。沿着环湖公路走走停停,可以看到近二三十年来的发展变化。接二连三的观景台留下了千百万游人的足迹,一片一片的帆船上荡漾着愉快的笑声。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比比皆是,风味小吃吊着孩子们的胃口,民族风情的服饰工艺品更让帅哥靓女们出尽了风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觅得一处所谓“悬崖咖啡”网红打卡酒店,尽管价格不菲,两天下来,也还心安理得。因为居高临下观景,体会一番“行到水穷处,日从天边生”的感觉。索道登云梯,吊脚楼下荡秋千等别有一番情趣。经过千挑万选落脚澄江市广龙镇民俗。它们因为抚仙湖而生,这里既有豪华酒店,也有风情雅乐居。有星光夜市风味小吃一条街,有几处表演大舞台。吆喝声,爆炒声,谈笑声,声声入耳;四川话,广州话,普通话,句句可亲。随着人流,摩肩接踵。挑两味爽爽口,喝一杯解解馋。新式打卡纪念,权作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流传千年古国文明,解读尘封神秘故事。八九十年代有好事者潜水抚仙湖爆料抚仙湖神秘甚至诡异的故事,遂引起国家考古部门重视,协同中央电视台节目组相继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原来湖底世界有沉睡千年的城堡遗址,断壁残崖依稀可见,石壁字碑文明可考。感叹地质变迁让世界变了模样,惋惜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生灵涂炭,烟消云散,让一代文明化为历史。消息一出,轰动世界。进一步挖掘考古发现,谷底游历着一具具死尸,有人竟说是活的。后来科学的解释是,尸体是变迁之后的数百年当地人因为各种原因死去的人。因为湖深一百多米,长年温度只有几度,从而造成死尸不易腐烂,源源不断的地下水涌出,给人尸体游荡的假象。这就是有人称抚仙湖是“尸库”的原因,人们自然经历了神秘诡异害怕,甚至不吉利的认识过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经过考察研究还有很多发现。其中抚仙湖中活跃的生物很少,所以湖面上下基本上没有浮游的生物残留。因为如此,抚仙湖长年碧波荡漾,清澈透明。据说光线充足的时候视界可达水深十几米,水质监测保持国家一级。这种殊荣在全国淡水湖中无与伦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正视历史揭开神秘面纱,相信科学导向大众认知。抚仙湖逐渐也不低调了,她像一个委屈了多年待字闺中的女儿将以她独有的魅力展现在全国,甚至世界人民的眼前。虽然她没有滇池的天时地利人和,但必定在连接昆明的一条线上,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到云南自然而然的想到一个像滇池一样美丽的去处——抚仙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南,昆明,一个把山水融入世界的城市。在这里,抬头远方望得见青山,注目近处看得见绿水,既亲切又陌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响在耳边,在云南也记得住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