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去福州三坊七巷,一定要像周国平先生所说的“守望者”一样,与时代的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将会被南后街网红文化的滥觞所吞噬。</p> <p class="ql-block"> 择一小巷,泡着碧螺春,抚着白墙,看玫瑰花挣扎着在暑气里开放。忽地一阵风过,屋檐角那镌刻着番红花的铃铎荡起了一路繁花的清响,这大抵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意境了吧。随着它越过墙头满是泥塑彩绘的翘脚,渗过窗间疏密有致的漏花,最后熄在了飞起的牌堵上。妹妹凑上来考教我,爸爸为什么古代有钱人家的房子那么花里胡哨的。姐姐抢答道,他们有钱后不希望和其他人看到的是同样的蓝天,加点装饰,抬头就看到自己家的财富。笑声回荡在这个不打扰别人,也不被别人打扰的角落。</p> <p class="ql-block"> 其实,相较于何厝,我也不适应这些被高墙圈起来的楼阁。他们被都市所隔绝,慢慢失去了星辰、山脉、河流和虫鸣,也失去了与天地、晴寒对话的能力。至少在何厝没有空调的夜晚,大家可以彼此敞开家门,看着星空,在浪涛的拍打声中静静地睡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