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

自得其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本人系共和国的同龄人,1949年农历四月十九出生于渭南县双王乡丰荫村一个农民家庭。当时渭南没有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没有成立,也算民国未年,当年是民国三十八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眨眼已76岁,垂垂老矣,已是古稀老人了。老牛明知夕阳短,回顾当年忆往昔。趁着现在心还不乱,手还不颤,还没有痴呆糊涂,闲暇之余,把自已一生所经历的事情总结一下,回忆一下,也算是给自已一个交待,也算是给子孙留些资料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苦难的家史和饥饿的童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家庭是一个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解放前父亲幼年失怙,九岁丧父,和祖母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辛勤耕作,生活得非常艰苦,加上村上恶人经常欺负,生活在提心吊胆心悸之中。好在村里有一位和祖父相好的木匠,为人正直侠义,敢于和恶霸对抗,保护着这一家狐儿寡母。父亲娶了母亲之后,二人齐心协力,辛苦劳作,种着几亩薄田,养育着我们姊妹六人,但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生活过的十分艰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解放后生活稍有好转,但到了1959年至1961年由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严重“左”倾错误和浮夸风,当时流行一句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各生产大队打擂台吹牛,守擂方说他们队每亩能生产一千斤粮食,挑战方说他们生产队每亩能生产二千斤粮食,互吹互擂,争当英雄摸范。当时在水肥不足的情况下,每亩地只能产二、三百斤粮食,却浮夸为亩产一吨粮的口号,逐级上报,互相欺骗。把收获的粮食都交给了国家,加上从1959年到1961年,中国农业连续几年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新中国面临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我们的生活更困难了。从1958年生产队里办起了公共食堂,家里不准开伙,不准烟筒冒烟,大家都到生产队的大食堂吃大锅饭。开始还可以,后来由于粮食紧张,管理混乱,浪费现象严重等原因,根本办不下去了。好在邓小平和彭真深入北京郊区顺义县农村调查后提出了“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的观点上报中央,毛主席批发了他们的调查报告,于1961年五、六间,中央作出全国停办食堂的决定,我们村的食堂也解散了,各家各户自已想法解决吃饭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生产队打下的粮食都交了公粮,社员只能在收割季节吃顿饱飯,以后只能用野菜树皮充饥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我们家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我们姊妹6人都因年幼不能参加生产队劳动,挣不到工分。父母亲在生产队辛勤劳动一年,不但分不到钱,还要倒欠生产队的透支款。因为当时政策是劳动工分和人员相结合的分粮方式,我们家劳动力少,挣的工分就少,粮食也分的就更少了,根本不够吃,于是我们就吃树皮,吃草根,吃榆树的叶子和榆钱,在收获过的白菜地里挖白菜根,拾白菜老邦吃,把生长了萝卜籽的糠糖萝卜拾回来吃,把玉米外皮用硷水煮后用洗衣扳搓洗后的浊水用布包过滤后的沉淀物叫做淀粉吃,把玉米皮加上豆饼、麸皮、黑豆做成炒面吃。各种能吃的和不能吃的都吃了,还是吃不饱,我们姐弟有人还患上了浮仲病和夜盲症,差点饿死,村里因病饿死的人也不少。我饿的在拉架子车时实然晕倒,失去知觉,没有了意识,双手在地上乱刨,过了不知多长时间后醒来继续拉车干活。村里饿死的人也不少。为了生存活命,就有人晚上偷生产队的地里未成熟的粮食,偷苜蓿红苕吃。当时流行一句话,“偷一斗,红旗手,偷一担,当摸范,不偷不逮,饿后活该”。当人将饿死求生时,道德和活命发生了碰撞,道德和生命到底是哪个重要,拷问着人的灵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综上所述,我的家史和童年真可谓用苦难的家史和饥饿的童年来概括了,事情确真属实,没有虚构,没有夸张,并非危言耸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艰辛的求学和无奈的失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4年我以数学满分、总分排名第三的成绩考入渭南瑞泉中学,当年瑞中共录取了200多名新生,当时通讯极不发达,也不送录取通知书,只是在开学前几天在学校门前墙上用手写的录取名单张榜公布。我们几名同学同去看榜,第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姓名,非常激动,激动的是终于考入了渭南的名校。但激动的同时,忧虑也来了,忧虑的是交不起学费没法报名。由于当时大家生活都很困难,借款无门,无奈之下,父母把院子里未成熟的枣打下来,用开水以烫,封备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变红了,拿到县城卖钱才湊够了学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报名开学后,由于瑞泉中学是当时渭南中学最好的学校,上学的大都是城里娃,农村娃很少。城里娃基本都在学生灶上吃饭,每月6元钱的伙食费,离家近的也有回家吃饭的,我根本有没有钱交伙食费,便从家里背馍吃。由于我家距学校10多里路,来回往返20多里,全是步行。星期三下午从学校回家背馍后立即返校,晚上还要晚自习,星期六回家后还要和大人一样参加农村生产队的劳动,为的是挣些工分,星期下午又背馍上学。背的馍全是玉米面做的,根本没有麦面,再拿上一些食盐和辣椒面,到吃饭时把馍用开了一泡,调上点食盐和辣椒面就是一顿饭,根本吃不上蔬菜。春冬两季天气还可以,到了夏季背的镆有时就发霉了,但不吃没有办法,只好把馍上的霉点擦掉继续吃,看上人家城里娃在灶上的饭菜,非常羡慕和眼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穿的衣服是母亲纺织的粗布,把粗布染成黑色,母亲裁剪,做成当时流行的学生服。穿的鞋袜也是母亲用粗布做的,从来没有买过新鞋袜和新衣服,生活十分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生活困难,但学习上我对自已要求严,上课专心听讲,课堂勇跃发言,不懂就问,下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像海绵吸水那样,学会老师教的全部知识。在学会当日的功课外,还能预习明天的功课,所以学习成绩很好,思想也很进步,开学不久便加了共产团组织,并介绍数名同学加入了团组织。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正当我认真读书学习,对未来考高中和考大学抱有美好懂憬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委员会通知》即5.16通知,1966年8月8日毛泽东主持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又通过了《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16条,成立了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由陈伯达任组长,江青任副组长,康生任顾问。主要成员有姚文元、王力、陶铸、关锋、戚本禹等人,从此文化大革命活动在全国普遍发动起来了,特别是各大院校和中小学校停课闹革命,成立各种群众组织,把学历高、知识渊博的老师当作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批判,把知识份子当作资产阶级臭老九批判,把有历史问题的老师和学校领导当作牛鬼蛇神,关进了“牛棚”,批判的大字报铺天盖地,学校停止了上课,从此无奈的失去了学习的机会。1968年,毛主席又作出了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大有作为的指示,全国1600万中学生下乡插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上高中上大学的梦想彻底破灭,回家乡成为了一个农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三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进京串连,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幸福时刻,千载难逢,终生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终止了学业,开始了红卫兵进京串连,我和我的同学也去北京串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6年11月26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第八次接见红卫兵,11点30分钟,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开始,当时天安门广场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70多万人。接见仪式由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革小组顾问康生宣布大会开始,我们唱着巜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开始游行,我们手挽手肩并肩,手里摇着毛主席语录,口里喊着毛主席万岁,眼里含着泪花,望着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从天安门城楼前经过,看到了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林副统帅站在一起,毛主席不停地挥动军帽,林彪不停的摇着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不停的交谈,面带笑容。周恩来总理也身穿军装,站在毛主席的另一边,心情凝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终于见到了伟大领袖、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这也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千载难逢,终生难忘。</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四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幸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政府公务人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瑞中毕业后,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农的再教育,全国1600万老三界中学生成为所谓的知识青年,城市户口学生的到祖国边远山区和农村下乡插队,农村户口的学生回乡劳动锻练,接受贫下中的再教育。我也回到了我的家乡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成为一个农民。因为有一点文化,曾经当过生产队的记工员,当过小学民办教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9年8月的一天,喜从天降,双王公社分配我们大队一个招工指标,经我所在的农村生产大队推荐,公社开介绍信,到当时的渭南县革命委员会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工作,有幸成为一个计划内的合同工。从此改变了农民身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2月4日经渭南县人事局批准转为正式固定工,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吃上了商品粮,变成了国家正式职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中共渭南市县县委组织部任命我为崇凝工商所副所长后,渭南县劳动局同意,渭南地区人事局批准,1984年4月25日将“以工代干”身份转为国家干部。从此名符其实的成为了国家干部,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加工作后,先在当时的城关地区工商所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69年调到官道地区工商所(被分配住下吉镇)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0年又调到三张镇,组建三张市场管理所。在三张工作整整1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0年调任崇凝工商所任副所长(主持工作),在祟凝工作5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调回东风工商所担任所长,在东风工商所工作10年后又调到局机关工作。先后在基建办担任主任,征地修建了工商北院小区家属楼,也为局机关办公楼征了地,完成了筹建工作。还在经济合同管理科担任科长、合同仲裁委员会担任副主任、经济检查科担任科长,2009年5月10日经渭南工商行政管理批准光荣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2月4日经三张购销社上报,渭南县劳动批准,将计划内合同工转正式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因1984年渭南县委组织部任命我为崇凝工商所副所长,符合了职工转干部的条件,于1984年2月21日渭南县劳动人事局同意,1984年4月25日渭南地区劳动人事局批准,将“以工代干”的职工身份转为国家干部,名符其实的成了一名国家干部,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上资料从渭南市档案馆查得)</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9年5月10日经渭南市工商局批准,光荣退休</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五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光荣当选渭南县人民代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7月31日接临渭区站南街道办事处朝阳社区通知,要求对1949年建国认来曾当选过临渭区历届人民代表人员于8月6日前到社区登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已事隔46年,年代久远,我当年虽当选过渭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但代表证已丢失。于是我便去临渭区档案馆查寻当年人代会的档案,找到了当年人代会的档案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在渭南县市场管理委员会三张市场管理所工作。1978年时年29岁,被评为渭南县商业系统十大标兵,当时的渭南县革命委员会以先进人物的身份推荐我作为渭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候选人参加三张公社人代会选举,当选为三张公社赴渭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出席了渭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8年6月27日至30日渭南县第八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委礼堂召开,出席代表502人,大会主席团由45人组成。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由7人组成。大会听取和审议了巜渭南县革委会的工作报告》、渭南县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充分发挥法院的专政作用》的工作报告。并通过了相应决议。会议决定恢复渭南县人民检察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会选举王邦民为渭南县革委会主任,王云力为渭南县人民法院院长,车国荣为渭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选出渭南县革委会副主任7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渭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届期2年零7个月,期间仅召开1次代表会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查得以上资料后于8月2日持相关资料去朝阳社区进行了登记,完成了人民代表登记手续。这也是对自已当年荣幸当选人民代表的回顾与肯定,也了却了自已多年的心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六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光荣加入党组织,成为一名共产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曾在三张公社工作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经三张公社机关党支部党员田建辉和安建初介绍,申请加入党组织,1978年6月14日经中共三张公社党委批准为预备党员,1979年7月1日批准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张公社欢送我调离时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0年3月14日从三张调离崇凝工商所担任副所长,当时的三张人民公社革命委会举行了欢送仪式,参加欢送的有在家的领导和同志们,其中有时任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张生杰、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副主任王永义、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王建敏、公社团委书记郝维宏,公社妇联主任张秀莲、公安特派员毛建成、企业办主任盛相儒、公社财政所所长王振兴以及干部魏福民、张联、郭武、薛继祖、李兆西和三张供销社友好代表马志学和张战民同志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张照片是我近日看望已八十五岁时任三张公社副主任王永义时才见到的,他把这张照片保存了五十多年,还注明了照片中人的姓名,我感到了珍贵和友谊,非常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欢送合影人员名单</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七部分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家属农转非,吃上了商品粮,变成了城里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村人,对当年的城市户口和商品粮非常羡慕和向往,认为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由于我转为国家干部后,有了将家属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的可能,便向公安局提出了申请,在我的老同学许克锐的引荐下,认识了当时临渭区商业局局长郭广厚,在郭局长的帮助下,联系到了时任临渭区公安局长康同孝,经康局长批准,于1989年将老伴和两个儿子都办理农村户口转非农业户口手续,吃上了商品粮,变成了城里人,老伴安排在渭南市药材公司工作,两个儿子当兵后分别安排到渭南市邮电局和临渭区工商局工作,也为日后孙子的生活、学习、成长和就业奠定了基础,也算是鲤鱼跃龙门,改朝换代,天大的好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农转非后商品粮供应粮本</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年使用的粮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八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努力工作, 获得的荣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工作中曾经为党和人民做了一些工作,获得的一些荣誉证书及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世界七十和八十年代,曾多次被评为县委、县政府、县革命委员会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商业局、市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的表彰和奖励,还被评为渭南市商业系统十大标兵人物,并以先进人物身份当选渭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但由于时间已久,好多奖状和证书没有保存而丢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将部分获奖荣誉证书和聘书整理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 、曾获得省级单位的奖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5年10日5日被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和陕西省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特授予仲裁工作荣誉证书,以资鼓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已退休,仍用自已掌握的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继续为消费者维权,于2006年11月被陕西省消费者协会评为全省消费者维权先进个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多次被评为市、区两级优秀共产党员,并受到了表彭奖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1年3月4日被中共渭南市直属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9年7月1日被中共渭南市工商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0年6月30日被中共渭南市工商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1年6月30日被中共渭南市工商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014年6月被中共渭南市工商局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8年7月被中共渭南市工商局临渭分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0年7月被中共渭南市临渭区市场监管局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多次被中共渭南市委、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评选为先进工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92年1月4日被临渭区人民街道办事处评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92年4月21日被中共渭南市委和渭南政府评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1993年1月30日被渭南市工商局评为先进个人</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0年12月19日被渭南市工商局评为选进工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疫情期间争当党员志愿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年新冠疫情期间,虽已是年逾七旬的古稀老人,而且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仍申请党员志愿者,值勤服务,受到了临渭区工商局的通报表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被省工商局等有关部门聘任社会职务</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6年6月6日被临渭区人民检察院院长赵军哲根据工作需要,任命为临渭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并配发检察院制服和警具,开展执法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2年6月29日被东风派出所聘为人民监督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2年8月25日被渭南市审计事各所聘为业务信息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0年8月4日被陕西省工商局聘为全省工商系统信息员</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被渭南日报记者获悉,并在渭日报上进行了报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2月在大街上捡到了一个老年证,因春节即临,考虑到补办困难,老年人出行也离不了,便根据老年证的地址在西一路,我便从西一路一家一户的寻找,但那个地址原来是计划生育服务站,现已拆迁。,开发成了宏帆小区,原单位已搬迁,不知去向。实在找不到了,我便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个寻找信息,终于找到了失主,并亲自送到家里,失主老人非常感动,表示感谢。后被渭南日报记者知晓,并在渭南日报进行了报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2年2月9日,渭南日报报导全文如下:</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城事】咱社区里的热心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原创 渭南日报·秦东谭 秦东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2年2月9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他可是个热心肠!积极地为咱左邻右舍们服务,一直是公益志愿者的角色,为创建我们和谐社区付出着。”提到家住朝阳社区仓程路工商局家属院的“热心人”缑卫国,街坊邻居们连连称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捡到了一个老年证,根据地址去西一路找,一直沿街一个个问,实在无法找到。” 在小区楼下步行街捡到老年证的缑卫国焦急地寻找着失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回家的路上,我听到手机响了。我之前在朋友圈里发布了失物招领信息,便收到了邮政局老朋友发来的信息,说失主是他的同事宋先生,现住朝阳大街邮电小区。随后失主给我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老年证确实是他的,正着急呢!快过年了,补办也来不及。” 失主终于找到了!“经过中间人的帮忙,老年证终于物归原主啦!”说到这里,缑卫国脸上洋溢着微笑。记者采访了小区传达室的苏春燕,她和丈夫一直在这里值班。提到缑卫国,苏春燕说:“老缑是临渭区市场监管局的退休干部,平时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积极为大家献计出力!!”苏春燕的丈夫说,“平时逢年过节,缑卫国也经常在门口帮忙!国庆节的时候,缑卫国把自己家的国旗拿出来,帮我装饰院子大门,过年贴对联也给我协</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去年12月疫情严峻时期,缑卫国主动请缨,虽然已经72岁高龄,在面对家人的劝阻时仍然坚持要和年轻人一起做志愿者,在门口值班室为大家服务。“咱要发挥老党员的品质,冲到一线去!”采访中缑卫国笑着说。因为工作的原因,缑卫国对法律知识较为熟悉,很愿意为大家提供各方面的咨询和帮助。有一户小夫妻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了争吵,关系很僵,一度谈到要离婚。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在联系到缑卫国调解的时候,缑卫国多次耐心的做作,终于把小夫妻之间的矛盾化解了。小疙瘩解决了,夫妻俩和和睦睦,小日子和和美美。</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记者了解到,缑卫国作为临渭区市场监管局干部,多次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个人”,还曾经被陕西省消费者协会评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先进个人”。退休后,他继续在社区物业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主动参与,积极建言献策,发挥着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为大家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样的热心人,值得我们学习!见习记者:刘桐宇编辑:马周宁签发:陈治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九部分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成为了法律服务工作者,开展法律服务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退休后自学法律知识,2006年经陕西省司法厅考试考核通过,颁发了法律服务执业证书,开始了法律服务工作。先后被渭南市规划局科技档案馆、渭南市燃料公司、渭南宏泰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渭南通达商贸有限公司、渭南通达房地产有限公司等十多个政府机构、国有公司和民营企业聘请为常年法律顾问,参与了这些单位的合同审查、签订工作,为他们提供了常年法律服务,提高了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水平,规范了他们的经营行为,减少了他们的经济损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还先后于2006年在渭南市司法局148法务事务所执业,2007年5月24日在临渭区杜桥法律事务所执业,2011年7月22日在高新区崇业法律事务所执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执业期间先后在临渭区人民法院、富平县人民法院、华县人民法院和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离婚案件、财产继承案件、民间借贷纠分案件、房产纠份案件、行政诉讼案件等一百余起,最大程度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收到了当事人的赞扬,受到了法官的尊重,为司法公平做出了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6年陕西省司法厅颁发了法律服务工作者证书,成为一个职业法律服务工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7年5月24日,陕西省司法厅颁发证书,调临渭区杜桥法律事务所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1年7月22日陕西省司法厅颁发证书,调高新区崇业法律事务所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1年3月18日被渭南市燃料公司聘为常年法律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1年3月23日被渭南通达商贸有限公司聘为副总经理、常年法律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2005年4月13日被科创电子有限公司渭南公司聘为常年法律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8年11月1日被渭南市城建档案馆聘为常年法律顾问</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渭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参加二审诉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代理案件胜诉并执行完成后给临渭区人民法院执行局送锦旗和感谢信,表示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代理案件胜诉后给临渭区人民法院送锦旗表示感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临渭区人民法院出庭参加诉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华洲区人民法院参加诉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十部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上了渭南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从事仲裁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渭南仲裁委员会成立后,需要向社会招聘仲裁员。其条件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从事法律教学、执业的法律专家教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法院退休的民事审判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从事律师工作满8年的律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从事原工商局仲裁工作满8年的仲裁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以上人员经过考试合格报省司法厅批准才能成为渭南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因我原来在工商局从事仲裁工作满8年,经过法律专业知识考试合格上报省厅法厅批准,成为渭南仲裁委员会成立的第一批仲裁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仲裁工作是人民法院审判权的让于,也是一种司法审判行为,是一项非常权威和神圣的工作。只要争议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约定了仲裁条款或者签订合同虽未约定仲裁条款,但出现合同纠纷后双方达成了仲裁协议,就能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论争议双方住所在何方,只要双方约定国内任何一个仲裁委员会,该仲裁委员会都能受理仲裁,就是仲裁没有管辖权的限制,而且是以裁终局,不能像法院那样不服还可以上诉。所以说仲裁非常权威,仲裁员责任重大,对仲截员要求也很高。因为我具有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资历,因而省司法厅给颁发了渭南仲裁委仲裁员,全渭南市工商系统只有我和周沪玲两人成为了渭南仲裁委仲裁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仲裁委执业后,争议金额小,案情简单的案件,由一名仲裁员担任独任仲裁员开庭仲裁,案件争议金额较大,案情复查的案件,由一名首席仲裁员和两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开庭仲裁,仲裁案件都是一裁终局生效,不允许到法院再诉,因而责任重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先后分别和渭南中院副院长关云培、陕西省对外贸易委员会知名律师张玉明、渭南师院法学教授钱怀玉、渭南市党校法学教授孙北平和渭南市司法局副局长郝喜来等人分别组成仲裁庭,仲裁各类合同纠份20多起,终结了纠纷,做到了案结事了,做到了公平公正,杜绝了司法腐败,维护了仲裁委一方净士,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做出了贡献,得到仲裁委委的赞肯定和社会的赞扬。</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陕西省司法厅2001年9月19日颁发的仲裁员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十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党校进修,提高了理论水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9年至1992年在渭南市委党校进修,获得经济管理大学专科学历,提高了经营管理的理论水平,为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第十二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家庭温馨和睦,老年安康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全家现有八口人。其中是我和老伴、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和两个孙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员结构中,有四名共产党员;三名退伍军人;五名大学专科、本科文凭,其中小孙子还具有西安外国语大学和阿联酋沙迦大两个大学的双学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是从原来的渭南市工商局临渭分局退休的退休干部,老伴是从渭南市药材公司退休的退休职工,我们都有退休金、医保、高龄补助和护理费补助,收入乐观,衣食丰盈,无忧无虑,过上了优渥的生活,也可谓天伦之乐,晚年幸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儿子、儿媳和孙子也分别在政府机构和央企工作,还有一个儿媳是民营企业企老扳,一个孙子在海尔总部海外部工作,他(她)们都事业有成,为国家和人民努力工作,工资收入也非常乐观。现在有车有房,也算了小康水平,幸福安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这一辈子,妻贤子孝,事事顺心。我的家庭成员之间,婆媳如同母女,亲密无间,兄弟同心,唇齿相依,大小事情都能互相关心,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妯娌之间相处和睦,亲如同胞姐妹。家庭气氛如春日暖阳,温馨宜人。两个孙子也很懂事,在家中兄弟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尊敬长辈,非常优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总之,家和万事兴!我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有一个无忧无虑的晚年,这是我一生经营的结果,也是我最期盼、最欣慰的事情。</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我的全家福</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父亲节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六一儿童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幸福晚年,相濡一沫</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老伴和两个儿媳,亲如母女</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孙子在部队时</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大孙子在部队荣立三等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孙子退伍参加工作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孙子大学毕业时</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孙子在阿联酋迪拜工作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回顾我这一辈子,平平凡凡,平平常常,平平安安。没有大红大紫,没有高官厚禄,没有大起大落,有时却像一个萤火虫那样,默默无闻,偶有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有点作用,有点作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生时代加入了共青团,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见到了毛主席。知识青年返乡后,曾经由一个农民变成国家干部,也曾担任所长、科长领导职务,还光荣的被评为标兵人物,受到了省、市、区各级的组织表彰和奖历,还当选过渭南县民人民代表。光荣的加入了共产党,当过东风工商所支部书记和离退休南院党支部书记,并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自学法律,当上了法律服务工作者和仲裁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搞好工作的同时,也把家庭经营好了,家属由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吃上了商品粮,住上了商品房,变成了城里人,老伴、儿子、儿媳和孙子也都安排了工作,收入可观,过上了小康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总之,回顾此生,还是有些作为,有些作用,有些欣慰,但也有缺点和错误和不足之处,需要改正和提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虽已76岁了,身体还行,老天爷可能还给留了一段时间。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跻。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发挥余热,力所能及的干些好事,力所能及的为党工作,拥护党和政府的决策,支持党和政府的工作,言论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争取做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好老人,为党和人民再做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缑卫国</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4年12月</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