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加拿大冷战博物馆</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Canada's Cold War Museum)</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个前加拿大军事基地</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英文简称是CFS Carp)</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式名字是“紧急时刻政府指挥中心</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Emergency Government Headquarters)。 </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Carp小镇,该军事基地是个秘密地下核武防空设施。该设施用18月的时间建成,于1962年正式启用。</span></p> <p class="ql-block">防空洞的主持修建者是当时加拿大总理约翰·迪芬贝克(John Diefenbaker),人们就将他的姓Diefenbaker和地堡的英语Bunker合起来造了Diefenbunker这个词,作为这一军事基地的简称。</p> <p class="ql-block">该军事基地于1994年退役,并于1998年重新开放作为博物馆,并指定为加拿大国家历史遗址,全年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防核爆冲击波隧道</p> <p class="ql-block">这个博物馆的前身是一个秘密地下核武防空洞,冷战结束以后,防空洞就变成了博物馆。博物馆扩建的复杂的通道阶梯有500多个房间,仿佛一个巨大的地宫。</p> <p class="ql-block">从渥太华市区出发,沿着417高速公路向西开30分钟左右, 便可到达隐身于山谷中的Diefenbunker. 从外面看上去,一个不大的停车场边上是一栋白色小平房和一个farm barn,和周围其它的property没有什么两样。其实停车场是飞机起落机坪,小平房是用于门卫收发,而barn的下面就是4层结构,面积10万平方尺的地下工事。</p> <p class="ql-block">冷战博物馆以一种凄美的方式提醒人们diefenbunker是现代历史上最动荡的时期,同时也告诫人们要珍爱和平,远离战争。</p> <p class="ql-block">整个掩体具有坚固的防爆防辐射渗透等措施,其结构能承受1.8公里以外5Mt级的核爆炸冲击。从1959年动工,到1961年建成,共消耗3.2万立方混凝土和5千吨钢材,整个施工过程用了不到18个月,堪称一个非凡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地下工事里不仅有全套指挥中心和通信枢纽(事实上整个冷战期间这里是皇家通信团值守的绝密通讯网站),还有完备的医疗等生活设施,,储存了可保障565人生存30天的食品,燃料,淡水和其他物资,以及最低水平的加拿大银行黄金储备。</p> <p class="ql-block">这座四层地下建筑原为预防核战发生时安置加拿大政府各部门而建,现在被改造为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考虑到长期地下生活带来的心理问题,掩体内还有娱乐运动设施。 由于整个设计的宗旨是为紧急状态下保障国家权力最低限度运转,房间非常有限,所以军规禁止包括总理总督在内的任何人携带家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医疗救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联邦预警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联邦通信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联邦警报中心</p> <p class="ql-block">当你参观渥太华乡村的这个四层地下掩体时,想想冷战。它最初是为了确保加拿大政府在核攻击期间的连续性而设计的,现在它是国家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冷战博物馆提醒我们,世界曾经处于核战争的边缘,但却选择了和平。体验它的展览、节目和活动——包括流行的逃生设施。</p> <p class="ql-block">重建了政府的工作空间、生活区和加密区,里面摆满了老式地图、老式电话和早期电脑。亮点包括总理套房、战时内阁和加拿大银行金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冷战的由来——古巴导弹危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柏林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CBC无线电广播演播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加拿大广播电台播音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指挥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战争内阁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信息控制中心</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秘书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应急无线电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应急发射机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电传修理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总理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总理的套房(卧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部委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对外事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外部事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紧急逃生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金库厚重的铁门</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银行保险库,加拿大银行持有大量黄金以保证加拿大货币的价值。在核战争期间,黄金必须保证安全,不受破坏和辐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仓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供500人吃饭的食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级军官食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自助餐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高级官员食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埋在地上的通风口和通讯天线</p> <p class="ql-block">现在或许难以想象处在冷战核威胁下的人们如何笼罩在恐惧之中。已经解密的文件显示众多的建筑设施都被视为核打击的目标,这其中也包括渥太华的国会山。为了应对核战的威胁,时任总理 Diefenbaker下令修建了50余个类似掩体,被反对党戏称为Diefenbunker。</p> <p class="ql-block">渥太华近郊Carp的是最大的,另外还有六个较小的被指定为区域紧急政府总部。这些地下建筑一度是国家的最高机密,随着冷战的落幕,除了一两个留在军队做一般用途外,它们基本上或被拆迁改造或被私人购买,逐渐消失无形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施正威 · 手机拍摄于渥太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