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李铁粉”</p><p class="ql-block"> 朋友说我是“李铁粉”,这个称呼其实挺雅,我也很喜欢。展开的意思就是“李向军的铁杆粉丝。”</p><p class="ql-block"> 李向军,何许人也?他是唐山的一名绘瓷艺人,出不出名有多大名气我都不知道,反正我挺喜欢他的作品,他就是我心中的陶瓷绘画艺术大师。</p><p class="ql-block">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悠久的陶瓷制作历史产生了陶瓷绘画这门独特的艺术。一件精美的瓷器不仅要造型好釉色好胎质好而且要画的好。</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的优秀陶瓷绘画当属瓷都景德镇。几百年的制瓷历史,造就了一大批世代以画瓷为业的匠人艺术家,创造了绚丽夺目的陶瓷艺术世界,传承了很多独特的技艺,青花、粉彩、斗彩、珐琅彩、釉里红等等数不胜数。一件小小的茶盏描龙绘风精美绝伦能够价值上千近万元,全凭画工增加了附加值。</p><p class="ql-block"> 其实,有着“北方瓷都”美誉的唐山也有其独特的绘瓷艺术。与景德镇传承几百年而且是子承父业世代相传的绘瓷艺术相比,唐山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兴起的,兴盛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依我个人见解,典型的唐山陶瓷绘画是现代中国画与陶瓷的完美结合,虽然少有景德镇那些传统的技法和图案纹饰,但更赋予了时代气息,基本是把中国画的泼墨写意工笔技法画在了瓷器上,再加上唐山独有的白玉瓷骨质瓷洁白的底色,是一幅幅不怕水渍永不腐朽的中国画。据说唐山陶瓷鼎盛时期,绘瓷艺术的顶级水平当属唐山陶研所了,当年那里聚集着很多陶瓷艺术工作者,出了很多代表唐山的陶瓷艺术品。2006年有机会去了一次唐山陶研所,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唐山陶瓷好像已近衰落了,但走进展厅,仍见其气势不凡,一件件画着牡丹、山水、人物的大瓶、画盘让人流连忘返。瓶口瓶颈上画着篮圈,是陶研所画瓶的代表图案。用小方块瓷砖拼接起来画的巨幅山水陶瓷壁画更是气势磅礴。差不多到最近十几年,企业改制市场竞争,唐山的陶瓷厂逐渐衰落,据说陶研所也不复存在了。现在在唐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出产的唐山陶瓷不管是印花还是手绘,不管是白玉瓷玉兰瓷,都成了收藏界独有的比较炙手可热的品类。当今“北方瓷都”美誉,靠的是一些私有瓷厂和家庭作坊支撑着,陶瓷绘画艺术也仅靠一些个人坚守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储物罐《清溪闲话图》(正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清溪闲话图》</span></p> <p class="ql-block"> 李向军就是其中之一。初识李向军是2015年儿子结婚前,我和爱人思来想去一直在商量着给即将成家的儿子儿媳置办一件什么样的礼物既有唐山特色又有传统韵味、既有丰富内涵还能永久传承。我家住在唐山尚座花园小区,临新华道的商业街是京东有名的尚座古玩市场,金银首饰玉石珠宝古玩字画各类商家无所不有。在这儿住久了,经常闲逛,与地下室一家老商户往来很熟。他家店里一件精美的陶瓷画瓶激发了我们两口子的灵感,跟店主一商量,决定给孩子们定制一对牡丹花瓶比较和我们心意。结婚送花瓶这是个老传统,寓意一生平平安安,牡丹国色天香题字“花好月圆”寓意美好前程。记得大概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花瓶做好了,工笔牡丹色彩艳丽笔墨工整构图精美富丽堂皇,我们两口子非常满意,看画工题名记住了叫“李向军”。兴致勃勃之际,又商量给小两口再画一个画盘,我提议儿子两口子都是1987年出生的兔子,就画两只傍地走的双兔,用俩人名字最后一个字,题名“瑞洁双兔”。不日,店家给我们看李向军老师传来的图案,两只洁白的兔子在雪地里双目相对含情脉脉,雪压竹叶梅花傲雪大地一片洁白,寓意非常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我对李老师的作品格外喜爱。我们两口子经常光顾这个店铺,一来二去跟店家夫妇成了好朋友。几年来下来,凡是有李向军老师的作品上架,我们都选上几件,有茶具、画盘、文房用品等等,家里用不上这么多,但就是喜欢,买来放在柜子里,闲着了拿出来欣赏欣赏。其实这家店铺并不是主要经营艺术陶瓷,李老师的作品在市场上也不是很容易看到。店家主人和李老师是朋友关系,他的作品主要是靠朋友介绍友情相托定制。前几年从一个也是热爱唐山陶瓷的邻居那里得知,他找李向军绘制了12个画盘,每个画盘是一个“十二金钗”人物,排队等了将近两年才到手。我没有看到邻居的这套作品,但从他那洋溢的表情来看,他是十分满意的。由此可见李老师的艺术作品是如此受到人们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盖碗《醉清风》</span></p> <p class="ql-block"> 时至如今,我跟李向军老师虽未谋过一面,但隔画识人,也算是老熟人了。李向军的陶瓷绘画,大多以工笔居多,画的秀丽工整细致入微,色彩和谐舒服令人赏心悦目。我有一套李老师画的盖碗,一只蜻蜓的羽翼网纹都画的栩栩如生纤毫毕现。较大物件如插屏大盘山水田园花鸟走兽也都构图大气非常耐看。据店家朋友讲,李老师对艺术始终非常认真执着,不管是物件大小,无论定做的主人是谁,每一件都精益求精件件都是精品,从不马虎敷衍凑合。而且,李老师的作品价格也很让大家接受,使我们这些靠工资生活的普通百姓在艺术品面前不至于望而却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盖碗《金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盖碗《春江图》</span></p> <p class="ql-block"> 一晃八九年间,天长日久逐渐积累我收藏了一些李老师的作品。期间赠给朋友的不下十几件。每次出手相赠自己都是很纠结,摸摸哪一件都爱不释手。李老师的作品是我心中最好的东西,最好的东西才赠给最好的朋友。但又唯恐朋友不知其中艺术价值,过多的解释又显得多余赘述。</p><p class="ql-block"> 我爱李老师的作品,小小的瓷器是制作者、经营者和收藏者心灵的共鸣和美的共享。手里捧着这洁白精美的小精灵,或独坐或小聚或用或赏,无不是美的享受。只要我们珍爱他保护他不意外摔碎,可以一直恒久远永存于世。人世间,我们对待亲情友情何不也应该有如捧着这小小的瓷器,欣赏他,珍爱他,保护他,捧在手里永远不要破碎!</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4年8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