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离开德格印经院,经川藏界去白玉寺,住宿亚青寺附近。</p><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川藏分界之江,与西藏一江之隔。看到江对岸的西藏,忍不住道一声:你好,西藏。“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金沙江,大渡河,岷山,对四川最初的地理概念应该来自上学时背诵的这首气势磅礴的《长征》吧。江水滚滚,带走了艰苦卓绝,留下了光辉岁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驶地215国道上,一路伴着金沙江流转南行,进入白玉县。在金沙江第一湾,看金沙江与欧曲交汇。欧曲的清澈碧绿与金沙江的厚重金黄,泾渭分明。</p><p class="ql-block"> 金沙江,它的上游叫通天河(听过吧),再上一段叫沱沱河(耳熟吧)。对,金沙江就是长江的上游,自宜宾纳入岷江后,就称“长江”了。</p><p class="ql-block"> 白玉系藏语译音,意为吉祥盛德的地方。一说因县城驻地的地形呈吉祥的图案而得名;二说因“婢药”部落对音“白玉”而得名,白玉之名源于隋代。总之此白玉非彼“白玉”。</p> <p class="ql-block"> 白玉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城西南的白玉山,为康藏地区三个最大的宁玛派寺庙之一(另两个是白玉县的甘拖寺和德格县的竹庆寺),为德格土司供养的五大家庙之一。</p><p class="ql-block"> 没想到白玉寺与德格土司也有关联。八邦寺 、竹箐寺、协庆寺、噶拖寺、白玉寺为德格土司的五大家庙,加上更庆寺,这六座寺庙包括了格鲁、宁玛、噶举、萨迦四大教派,土司对各教派采取兼收并容的态度。同时,也显现了德格土司强大的地方势力,他是西藏四大土司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白玉寺始于清康熙14年(1675年)选址,由根绒协绕大师创建,已历12代活佛主持。</p><p class="ql-block"> “灵鹫莲花院,人间明镜台”。白玉寺,四周地形具有吉祥之相,故命名“吉祥尊胜菩提洲”,藏语全称为“白玉朗杰绛秋林”,一般称白玉寺,其中“白玉”意为“吉祥之地”。</p><p class="ql-block"> 白玉寺的金顶是按照宗教里坛城的模样修建的,上面一共三层。底层是莲花生,中层是四壁观音,三层是释迦牟尼。</p><p class="ql-block"> 坛城下僧舍与色达明显不同。僧舍一般下面是白色石头的基座,上面是红色木质的房子,房檐窗户装饰藏式风格彩绘。窗户三到四扇不等,房屋面积应该相对色达宽阔,且建造精致。</p> <p class="ql-block"> 僧舍依山层叠而建,红白两色,亮丽而明快。</p> <p class="ql-block"> 白玉寺寺院规模宏大,造型精美,雄伟壮观。主要建筑有经堂七座,佛殿三座,灵塔三座,大型转经房八座及僧舍等,有僧众千余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越野车停在经堂前的广场上,仰望是一排宏大的藏传佛教经堂,经堂外墙颜色不同, 建筑高度错落。</p> <p class="ql-block"> 我们穿上鞋套进入中间最大的一座经常-金刚萨埵殿,繁复的彩绘门额上用汉藏文字书写。</p><p class="ql-block"> 经堂宽大而幽深,立刻隔绝了川西正午赤热的高温,凉爽舒适。阳光穿透高高的窗户照射在经堂,与长明的酥油灯辉映。殿内庄严的金色佛像,斑斓的色彩经帐,满柜的经文典籍……总之 金碧辉煌,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 依次参观了几座经堂,最后一座经堂的殿顶不似传统的建筑,有着现代穹顶的风格,还有玻璃吊灯。</p> <p class="ql-block"> 最惊艳是看到了佛像前供奉的酥油花,传统的佛家八宝造型,色泽艳丽而不失庄严,巧夺天工。</p><p class="ql-block"> 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酥油花最早产生于西藏苯教,是供品上的小小贴花。以洁白细腻的酥油为原料,调入各种矿物质颜料制成,造型精妙,丽彩柔嫩,花色品种层出不穷,充满吉祥喜庆的视效。藏族同胞深信,凡诚心欢喜以酥油花供养诸佛菩萨和护法者,可息灾增益,必得安乐、大福德等。</p><p class="ql-block"> 国内最著名的是青海塔尔寺的酥油花,是“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p> <p class="ql-block"> 白玉寺其中的一座转经房,很高很大,四面都是双层经桶。再次跟随着藏民还转了一遍经房。在广场边又跟着藏民转了一座小房子,原来是座灵塔。</p> <p class="ql-block"> 站在广场边的栏杆边,俯瞰下面的白玉县城。教学楼、操场、蓝球场和练习舞蹈的(可能吧)学生,一座现代化学校非常明显地出现在视野,那里白玉县完小。</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路过4616米的昌台山,这次感觉挺好啊,没有高反。</p> <p class="ql-block"> 全体成员感觉也都好,看看舒适地坐姿就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 国道215,省道314,县道037,这是甘白路,从高山到平缓的昌台大草原,住宿纳塔乡-目前为止海拔最高的住宿地,4100多米,明天去领略另一个传奇-亚青寺。</p> <p class="ql-block"> 亚青寺全称亚青邬金禅林,位于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阿察镇,建在章台大草原中间,四面环山,地势开阔。始建于1985年(时间不长啊)。亚青寺的建筑包括扎巴和觉姆两个区域,圆满光明殿,莲花生大士雕像和红色房屋等标志性建筑,昌曲河穿流整个寺庙群。河西为觉姆岛,河东是主寺区,也是扎巴区。</p><p class="ql-block"> “觉姆”为藏语女尊者之意,男者则为“扎巴”。</p><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亚青寺以觉姆岛闻名,2万余众觉姆住菩提叶般形状的小岛上,昌曲河三面环绕。觉姆是藏传佛教中对女性出家修行者的尊称,她们通常住在寺庙或尼姑庵中,远离尘世,过着严格的宗教生活。每日诵读经文、虔诚祈祷,恪守戒律,参与法会、聆听教法、禅坐闭关等活动,致力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心灵的解脱。</p><p class="ql-block"> 亚青寺的觉姆,冬季要在独立的只能容下一人的简陋的小房子闭关修行三个月。在此间,少吃少喝,不能与任何人交流,靠祈祷和冥想来度过这一百多天。</p><p class="ql-block"> 站在修行山上,可以俯视整体觉姆岛,图片下部分的星罗棋布的小房子就是闭关小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觉姆居住的小屋形制与色达相同(同属宁玛派),建筑质量,生活环境也差不多。这里海拔更高,天气更寒,修行更艰苦。学院会每个月给僧侣发300元学费,用以购买生活必需品。洗衣,种菜,担水,做饭,搭建维修房屋,每一件事情都亲力亲为。</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看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羞涩与坚韧,淳朴与阳光,透彻与干净,一种天然的纯美。看到她们,看到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尊重,看到对信仰和宗教的虔诚与坚持。她们如此年轻啊。愿经筒转动中,能接收到世间的希望和美好,能传递出生命的勇气和力量……而不是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逃避。</p><p class="ql-block"> 圣·奥古斯丁说: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圣·奥古斯丁,公元4世纪至5世纪初的著名神学家和哲学家,他的思想对西方基督教教会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透彻,深邃,同感。</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远远的看着,看着。无人解惑,无法理解,打卡就满足了。</p> <p class="ql-block"> 修行山上,金光闪闪的莲花生大师金身坐西向东,俯视芸芸众生,聆听渺渺梵音。日出日落,暑往霜来,周而复始,生命轮回。</p><p class="ql-block"> 莲花生,非常佛系名称,是印度佛教史上大成就者之一。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邬金国王族,由佛心所幻化,生之于五色莲花上,圣诞日:藏历六月初十。公元八世纪应邀入藏弘法,创立了西藏第一座寺院-桑耶寺。他又从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密宗道场,开创了在家出家的两种圣者应供轨范等等,是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另一座金光闪耀大佛塔坐落在寺庙群北部,塔身四面皆有佛像,每座像下面是两位护佛神兽,基座是四面相连的转经筒回廊。</p> <p class="ql-block"> 佛塔塔头上四面也有那双慈悲隽秀的法眼 ,平静地注视着世间万物。</p><p class="ql-block"> 佛塔代表佛的意,是最殊胜和最严厉的对境。在藏区,金塔并不是每一座寺院都能建。佛塔的大小、高低、比例、方位、装藏的物品、里面坛城的摆设、开光的仪轨等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亚青寺的寺庙建筑反映其在藏区众寺院中拥有极高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 长长的回廊,经桶吱吱地转动,转动……连接着极乐净土与滚滚红尘。“不为超度,不为来生,只为你的温暖”。随着人流,我们又虔诚地转了一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金塔南面是六层的塔林,层层减少堆叠而上,护卫着正中一座金塔,金塔造型与大金塔相似,规模要小许多。最下一层塔下仍是转经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层层叠叠的小塔,并不是纯白的,塔身两侧对称的是蓝色的如飞翅般的装饰,塔身上亦有佛像。</p> <p class="ql-block"> 河东主寺院区,建有巨大的佛殿、佛塔、扎仓(学院)等。新建的坛城大殿规模巨大,坐落在洁白的汉白玉栏杆的红色基座上。正方形主体四角各又凸出一角,形成十二角,如莲花绽放。殿宇高阔,金色重檐,装饰辉煌。大殿单边长100多米,高度在40米左右。主寺区也有民居、商店、旅馆等一应生活服务设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坛城大殿外廊的彩绘圆柱、方柱与门廊。</p> <p class="ql-block"> 殿前广场上竖立着一高大的圆形的塔台,中心位置坐落着有四面金刚的塔楼,它是大殿的镇守者。</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大殿时,殿内正在讲经,不能入内。我们围绕着庄严的大殿转了一圈,欣赏宏伟建筑,细观雕梁画栋。</p><p class="ql-block"> 讲经结束后,红衣僧侣汹涌般走出殿门,红色倾刻四射奔放,红色一下子充满街巷。让人瞠目结舌,应该有几千人吧。</p><p class="ql-block"> 色达佛学院,德格印经院,白玉寺,亚青寺……哪座寺院让你印象最深刻?听说附近还有座嘎陀寺,以佛像精美绝伦著称,有机会去拜访。</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亚青寺的街上吃了素馅饺子,老板是爱唠嗑的东北银。街上只有素菜哟。</p> <p class="ql-block"> 在友谊乡,这次舒舒服服地泡了温泉:女队员泡脚,男队员泡澡。</p> <p class="ql-block"> 最惊艳的是行驶在国道227上,山谷中车窗外忽然出现的紫色,是熏衣草。立刻想停车观赏的紫色,迫不及待想深入其中的紫色。我们也确实停车了,可惜路边封闭不得入。领队说酒店拐弯就到了,希望紫色与酒店有关。哈哈!果然,老天听到了心声,放下行李就扑进花海。果然,风景都是在路上,诚不欺我。</p> <p class="ql-block"> 这是国道227路边的金象居新龙门客栈的“私家花园”。告别浓郁佛韵净土,现在展开人间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 措卡湖,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麻日乡境内。当地称措卡海子,又称赞多措那玛,藏语意为乱石丛中的黑色海水。措卡湖是一个淡水湖泊,湖面面积约3平方公里。这方碧绿被誉为“人间仙境,九天瑶池”。</p><p class="ql-block">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p> <p class="ql-block"> “风波不动影沉沉,翠色全微碧色深。”措卡湖不大,深水的蓝,浅水的绿,晶莹剔透。似炫彩的万花筒变幻着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红寺、黄屋的身影。水中的鱼儿欢快,岸边的黑牛悠闲。世间万物都要在此迷人的水影中留下美好。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方向,都是最美的图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苍山碧水宁静,彩屋绿树相映。最爱水中倒影,半幅瑟瑟相融。</p> <p class="ql-block"> 湖边措卡寺还有座噶举派寺庙-措卡寺(没有进入)。建于1358年,寺内有精美的壁画和佛像,寺外有白色的经幡和佛塔。</p> <p class="ql-block"> 措卡湖海拔4100米,水中的鱼是冷水鱼。因为没有天敌,没有人为干扰,胆子不小。</p> <p class="ql-block"> 一群放假的当地儿童将身影,将欢乐充满湖面。</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季节的措卡湖当真是不大,看轨迹应该环湖一周不到2公里。我们沿着湖,时而漫步欣赏,时而阔步向前;时而快乐拍照,时而惊叹美景。</p><p class="ql-block"> 本来措卡湖景区修路,游客禁止入内。找当地藏民说须早晨6点前进山才能浏览。该说我们人品爆棚,还老天眷顾了我们。修路的机械因故障停用,我们顺利上了措卡湖。</p> <p class="ql-block"> 最惊呼的是看见了“藏马鸡”。我是在下山的车窗外惊鸿一瞥,队友则是在寺庙边的民居后。</p><p class="ql-block"> 藏马鸡体长约为72至81厘米,体重约1500克。它们具有灰色的体羽,白色的耳羽簇较长,与黑色头盖形成对比。尾羽披散下垂,具有铜紫色光泽。藏马鸡主要栖息于海拔两千五百至五千米之间的高山和亚高山森林、灌丛和苔原草地。它们适应力强,不恐高、不怕冷。</p><p class="ql-block"> 藏马鸡性温顺,不爱远飞,常集结成群活动,夜晚则栖息于树上。它们主要以植物的叶、芽、果实和种子等为食,也吃少量昆虫等动物性食物。藏马鸡在西藏分布广泛,尤以昌都地区的左贡、江达、察雅等地数量最多。2021年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p><p class="ql-block"> 哇哇哇,太美了,我在川西看到了。</p><p class="ql-block"> 队友在川西稻城亚丁拍的藏马鸡。</p> <p class="ql-block"> 顺便科普一下,中国有“四马鸡”:白马鸡、藏马鸡、蓝马鸡、褐马鸡。褐马鸡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出过邮票。1989年2月21日发行的特种邮票,志号为T.134。第一张图是出过邮票的褐马鸡。</p> <p class="ql-block"> 感觉队友拍的是白马鸡,又称雪雉。藏马鸡颜色应是介于褐马鸡与蓝马鸡之间。</p> <p class="ql-block"> 在车上见过传说的秃鹫,在路边喂过馋嘴的猴子,在草地目睹小巧的鼠兔。当然,一直还没有与土拨鼠相遇,好想好想。</p> <p class="ql-block"> 拉日马石板藏寨,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拉日马镇扎宗村境内。</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民居不同于传统的藏式民居。底楼一般用块石或兼用泥土夯墙,少窗,无地板,旧时一律作牛马圈,现通常用来堆放农具、柴禾。二楼为主人居室,中间一室宽敞,光线明亮,通常做客厅和厨房,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顶楼是棚壳房,房顶先用泥土覆盖,整平夯实后再铺上石板。</p><p class="ql-block"> 房屋布局紧凑、错落有致,一宅一院,木栅栏、青石路、石板屋顶,对研究当地藏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拉日马石板藏寨子里大街小巷也由石板铺建。</p><p class="ql-block"> 在寨子边的山坡观景台上,用一根羽毛当前景拍了打卡照。</p> <p class="ql-block"> 拉日马,“美如仙境、安居乐业”之意。这是地势平坦,三面环山,水草丰茂,形成拉日马在草原,牛羊成群,风光旖旎。远远是傲然屹立的拉日马神山,神山脚之下有许多用石板砌成的佛塔。曾经的新龙至康定茶马古道贯穿寨子。</p> <p class="ql-block"> 一路沿着鲜水河蜿蜒北上,再至道孚县又一次行驶在中国熊猫大道上-国道350。</p><p class="ql-block"> 国道350被称为熊猫大道,主要是因为这条国道经过的地区大多属于熊猫国家公园的范围,这些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熊猫栖息地而闻名。国道350沿途的风景如画,包括卧龙、四姑娘山、猫鼻梁垭口、长坪沟、海子沟等著名景区,这些地方都是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因此,国道350不仅因其美丽的风景被称为熊猫大道,还因为其沿途的生态保护区和熊猫栖息地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从八美镇上248国道路过中国墨石公园,没有进入景区。墨迹公园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约3500米。黑蓝色的岩石,山石竦峙,褶皱耸立,变幻雄奇,千姿百态,雄奇壮观。大自然风雨流水的侵蚀把它雕塑成了中国高原石林景观,世界地质石林奇观。</p><p class="ql-block"> 八美石林含钙盐,其中所含的结晶水受空气湿度的影响,干燥季节呈浅灰色、浅蓝色,湿润季节呈苍黑色。不仅一年四季颜色不同,一天之内的颜色也有不同,主要和空气湿度和阳光照射度相关,在不同的适度环境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越野车停在景区外围的山岩上,我们上前近观。着急地“抓挠”了两把,安慰今天自己去过了。其实,几年前我真的去过。身临其境,如异域星球。</p> <p class="ql-block"> 清丽的塔公大草原,金色的木雅金塔,日落的亚拉雪山。果然,回到蓝色星球最适合。</p><p class="ql-block"> 塔公草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塔公镇境内,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带,川藏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方便,是甘孜州最著名的草原,“是菩萨喜欢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亚拉雪山位于道孚县东南与康定县交界处,海拔5820米,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云雾缭绕。在塔公草原看见的亚拉雪山,呈花瓣簇拥的莲花宝座形状,是我们的好福气。</p><p class="ql-block"> 木雅大寺,也被称为扎西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始建于公元1272年,是康区历史最悠久的寺庙之一。木雅大寺由觉母庙、喇嘛寺、佛学院和藏医学院等组成,是甘孜州规模仅次于色达的又一个佛学圣地。</p><p class="ql-block"> 木雅藏族是古代西夏党项羌人的后裔,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木雅语,分为东部和西部两种方言。东部地区的木雅人受汉语影响较多,自称“木勒”;西部地区的木雅人受藏语影响较多,自称“木雅”。</p><p class="ql-block"> 可惜大寺在草原深处,离的有些远,没在计划内。</p> <p class="ql-block"> 木雅金塔位于四川省康定县新都桥镇塔公乡境内,是由宁玛派(红教)六大佛寺之一的竹庆寺活佛多吉扎西活佛捐资于1997年建造的,是为纪念十世班禅大师于此灌顶布法而修建的佛塔。金塔位于雅拉神山、夏古冬青山、文殊山、观音山等八座神山所环绕的中心,藏语称“古汝塘”,意为“莲师道场”。建造时共用了一百多公斤的黄金(也有说是八十公斤黄金),据说寺庙开光时,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七色光环。</p><p class="ql-block"> 木雅金塔是一座坛城式佛教寺庙建筑,占地35亩。金塔黄金帖顶,共分三层:第一层为显宗殿,供奉有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等八大菩萨和十八罗汉像;第二层为密宗殿,供奉有莲花生大师和密宗传承上师像,佛殿四壁的精美唐卡绘有释迦牟尼佛本生传和莲花生大士传,还有藏、汉《大藏经》和密宗四续经典;第三层为佛陀尊身塔,塔内装藏了《大藏经》、五种舍利和伏藏品等,三层分别代表着佛法、僧三宝和大、小、密三乘。金塔外檐还有金鹿、鳌头、金翅鸟、宝幢等帖金饰物。</p> <p class="ql-block"> 塔公寺是甘孜州著名的萨迦派(花教)寺庙,就在塔公草原上。寺庙建筑宏伟壮观,主大殿为汉藏建筑风格结合。寺庙有与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相同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极具法力的檀香木法杖、八思巴大师足印、10余米高的千手观音镀金巨幅铜像等等镇寺之宝。时间晚了,也没去。</p><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登上亚拉雪山观景台,台中央上有的巨幅经幡。在这圆形的观景台上,希望能看到日照金山,在寒冷中默默地等待……唉,又没成。在夜色中进入摄影天堂新都桥。</p> <p class="ql-block"> 清晨,出国道318进国道248。路边,河边,咖啡;黄花,碧草,棕马。惬意中途小憩。</p> <p class="ql-block"> 沙德镇,两次路过的美丽藏族小镇。</p> <p class="ql-block"> 两次路过的还有古瓦寺,两次都被拒绝入内。究竟有怎么样的吸引力让领队弃而不舍。这条去古寺的乡间小路完全穿行在绿色的山路中,古寺也隐藏的大山里。</p> <p class="ql-block"> 古瓦寺位于康定县沙德乡俄巴绒二村,是古瓦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始建于公元十六世纪(1556年),是由二世达赖喇嘛的弟子,也是阿里古国王子岗日丹巴尼玛建立。在当地一直香火旺盛。由于完全是“深山藏古寺”,几乎不为外界知晓。该寺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许多大学者,第八世寺主为西康省主席刘文辉的上师。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严重的破坏,可以说整个寺庙的房屋被夷为平地。</p><p class="ql-block"> 1983年木雅活佛回到寺院,号召和带领当地的老百姓,凭借自己的建筑方面的天赋和才能,在没有任何外来资金的帮助下,恢复重建了整个寺院大殿等一系列佛堂。在1992年重新恢复合法的位。</p><p class="ql-block"> 古瓦寺日来殿位于古瓦寺背后的山顶上海拔4300多米,“镇寺之宝”-如来铜佛高近10米,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248国道边山上的山林,大规模地出现红棕色,象缺水,似虫灾,还是沉醉在冬天未醒?总之,像春天里偶遇了秋色。</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到达了目的地:上木居,摄影之家客栈。目前为止,入住客栈时间最早的一次。</p> <p class="ql-block"> 干净整洁的客栈里,酥油茶与麻将,高原休闲绝配。谁和了?</p> <p class="ql-block"> 子梅垭口,观看贡嘎雪山日照金山的最佳观赏地之一。阴天云雾,还是期盼奇迹出现,再次等待。等待贡嘎雪山露出真容,等待落日金红妆染洁白。</p> <p class="ql-block"> 等待</p> <p class="ql-block"> 等待……</p> <p class="ql-block"> 等待中出现了双佛光。</p> <p class="ql-block"> 等待中出现了双彩虹。</p> <p class="ql-block"> 等待中云海升腾,迷漫山谷;光影变幻,明暗交替。佛说: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顺其自然,争其必然。参观了众多寺庙,沾了点佛性。收工吧。虽然再次与“日照金山”失之交臂,然而领悟了更多。</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今晚可见的最柔和的暖色了。</p> <p class="ql-block"> 下次再来!</p> <p class="ql-block"> 这是领队之前在此拍的贡嘎雪山日照金山,浓郁金红,磅礴壮观。</p> <p class="ql-block"> 在上木居难得住两晚,第一天子梅垭口观贡嘎落日,第二天去华泉滩与冷卡措,都是能看见贡嘎雪山的地方,是否真的能看到呢?</p> <p class="ql-block"> 泉华滩位于贡嘎山西坡的康定市贡嘎山乡(原六巴乡)玉龙西村,海拔约4000米,属于高山河谷草甸地貌。东南面是贡嘎山,在泉华滩观看蜀山之王之称的贡嘎山是绝佳的位置。泉华滩因一种含有大量化学物质的泉水在地表产生化学沉淀而成,长达900多米,宽100余米,依山而下形成8个泉华阶地。每个阶地上有十几个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五色彩池,水深40-70厘米。</p><p class="ql-block"> 就是下山的时候,沔化沟涓涓钙化水遍布斜坡而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p> <p class="ql-block"> 彩池水显得十分清澈,斑斓的水景还会跟着阳光的移动变换出不一样的颜色,像五光十色的梦境,疑为瑶池降临人间。最重要的是游客稀少,静谧美景,空灵清静,满足私享心愿!</p> <p class="ql-block"> 泉华滩的源头,最大的一股泉水。喷渤的泉水达到半米左右,源源不断,洁白如玉。</p> <p class="ql-block"> 在泉华滩的山坡上真的看到了贡嘎雪山的真容啊。雪山白,远山黛,林葱茏,草碧绿,水清浅。</p> <p class="ql-block"> 白云终于舍得将贡嘎面纱撩开,高耸的山峰傲然挺立天际。</p> <p class="ql-block"> 冷嘎措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贡嘎山乡玉龙西村,海拔约4500米,是一个高山湖泊,也是观赏贡嘎雪山日落、倒影的绝佳地点。冷嘎措被称为“贡嘎之眼”,是一个集雪山、森林、湖泊、草原于一体的景观,还可以欣赏到壮丽的日照金山景象-看天气。观贡嘎雪山,观雪山倒影,观云海,观湖泊,观星空。但由于景区处于未开发状态,并没有完善的管理,上、下山只能徒步或乘坐摩托车、骑马。</p> <p class="ql-block"> 冷卡措,4千多米的海拔,从景区大门到水边大概4公里的路程,上升大概6百米。大部分队员选择骑马上山。心惊胆颤地骑行了40多分钟,连手机都不敢用,第一骑行这长时间,更别说是窄窄的山路了。</p> <p class="ql-block"> 下山,我坐了摩托车,就更加惊险刺激了。骑手加乘客都没有头盔,好在只用了20分钟。</p> <p class="ql-block"> 冷卡措的面积不是很大,一眼可观全貌。4千米的海拔,让我们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放慢脚步。</p> <p class="ql-block"> 当顺时针转到湖对面,回头望见,这才是冷卡措正确的“打开方式”:连绵起伏雪山屹立天际,蓝天白云飘飘,山顶白雪皑皑,山体黛蓝森森,湖水无波平平。每个人都有瞬间的凝神,然后是震撼了。这就是雪山应该的样子,就是湖水应该的样子,就是上到4千米应该的样子。“皇天不负有心人”,贡嘎雪山终于出现应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贡嘎山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泸定县、九龙县和雅安市石棉县之间,为横断山系大雪山主峰,被当地人称为木雅贡嘎。</p><p class="ql-block"> 藏语的“贡”是冰雪之意,“嘎”为白色,意为白色冰山。贡嘎山主峰海拔7508.9米(2023年公布),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为世界上高差最大的山之一。周围有海拔6000米上的高峰45座。</p> <p class="ql-block"> 以贡嘎雪山为中心的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环境容量最大的风景区。在长期冰川作用下,山峰发育为锥状大角峰,周围绕着60°~70°的峭壁,攀登困难。</p><p class="ql-block"> 1932年,美国人Terris Moore与Richard Burdsall首次登顶贡嘎山。1957年6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登山队(中国登山队前身)六名队员攀登贡嘎山成功。</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川西之行,围绕着贡嘎雪山,远远地静静地欣赏他雄伟壮观得身姿。我们已在子梅垭口、在泉华滩、在冷卡措观赏了雄伟的雪山英姿。我们还将在鱼子西、牛背山继续“围观”。</p> <p class="ql-block"> 贡嘎雪山高耸的主峰,在冷卡措的天际线上,施舍地露了一下下,又躲藏在厚厚的云层里,始终保持着神秘。我们只能等待日照金山了。</p> <p class="ql-block"> 贡嘎雪山“残忍”隐身,土拨鼠热情相会。一块面包,一片饼干,吸引胖胖的萌萌小可爱跑来。</p> <p class="ql-block"> 土拨鼠,学名旱獭(Marmota)是松鼠科下的一属,俗称土拨鼠,共有15种物种。<span style="font-size:18px;">土拨鼠</span>是大型啮齿类动物,体长超过400毫米,体重通常在3~7千克之间。头部短而宽,耳朵较小,上、下颚各有两颗门齿突出,尾巴末端略扁。毛发长而浓密,多为黄褐色。</p> <p class="ql-block"> 旱獭栖息于平原草原、山地草原、高原和高寒草甸等。是草食性穴居动物,白天在洞穴附近觅食,夏季中午会返回洞穴避暑。冬眠时间因地区而异,通常持续6至8个月。旱獭是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以家族为单位生活,并通过声音和姿势进行沟通。</p><p class="ql-block"> 你一定见过身体站立咆哮的表情包。其实,它真实的叫声像口哨声。话说,它的正面像是不是有点丑哈。</p> <p class="ql-block"> 川藏线上的土拨鼠让游客喂肥了身体,喂肥了胆子。只要有吃的,“死”不撒手,怎样都行。</p> <p class="ql-block"> 小可爱的出现,缓解了在冷卡措观贡嘎雪山日落的紧张情绪,引得我们上下左右,拍照,拍照,拍照。</p> <p class="ql-block"> 冷卡措的天气变化无常,刚才还蓝天白云,现在云雾升腾缭绕。大雾弥漫了整个冷卡措,湖水与群山全部隐藏了身影。水没了,山没了,日照金山又没了。</p> <p class="ql-block"> 还好,还好,有领队挂上以前在此拍的日落金山,绝美的画面……主峰也不明显哈。大师也无奈啊,贡嘎雪山真的是可遇不可求“王者”。</p> <p class="ql-block"> 明天去康定,那个“跑马溜溜”的康定,那个唱情歌的康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