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秋高气爽,云走花黄。中元节快到了。</p> <p class="ql-block"> 消逝的“全家聚”</p><p class="ql-block"> 今年二月初六,是母亲的忌日。这一天,母亲静静地走了。</p><p class="ql-block"> 停灵期间,哥、嫂,小弟夫妇从海拉尔回来了;两个女儿从天津回来了;侄子从宣化回来了;侄女从北京回来了。一家人汇集父母小院,与灵柩中母亲最后一聚。苍天哀恸,小雨呜咽,全家悲泣。此后,我们再也没有全家聚会了,只有逢年过节到坟前看望母亲。</p> <p class="ql-block">2024年3月26日,母亲伏二后,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盼望过节。因为只有过节,才能享受母亲筹划改善的午餐。特别是过年,几天“好”吃“好”玩。且母亲总是在年前竭尽全力,给孩子们用廉价的白“洋布”,自染自缝,做一件上衣,通过翻新改造,缝制一条裤子。大年初一,身着“新衣”,我们倍感自豪。</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逐步改善,吃穿不愁,节日也就渐渐淡化了。但,春节仍是我们的向往。因为有父亲的筹备和母亲的操劳,回村就可以心无旁骛地尽享亲朋娱乐之欢。外地兄弟回家时,我们在节日期间多次享受着全家团聚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2009年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四),小弟携大哥和侄女陪女儿从海拉尔回家,我领父亲到集宁接站。</p> <p class="ql-block">2009年春节,全家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之后,村里的弟弟、妹妹因子女上学,相继进城,父母无奈搬进了黄良坡小院。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兄妹相聚。</p><p class="ql-block"> 再后,随着父母年事渐高、体力不济,我们伙做伙吃,仍然不忘相聚。外地兄弟不时回家,小院总是洋溢着有娘有家的欢乐气氛。</p><p class="ql-block"> 三年疫情冲荡了家庭年聚,我们仍侥幸小聚一次。</p><p class="ql-block"> 2020年春节,外地小弟回家过节。因当时仅外甥女婿有车,来之前,他只与妹妹和外甥女商量了接站事宜。初一,外甥女一家尚在争抢明天为三舅接站。然,下午乡里开会,晚上新闻联播,各村不得接纳外地客人,武汉封城、全国驰援。晚饭后,小弟乘飞机抵达呼市,与外甥女联系,因刚得知疫情消息,且家有俩小孩,外甥女惊恐万状,“三舅,我们不敢接您了,您回去吧!”当时,虽然北方尚无疫情,经半夜沟通,仍无法消减外甥女全家恐惧心理。小弟于夜间十二点,登上了呼市至北京的列车。早上七点,我接到电话“我在火车上,本想回家,因疫情,孩子们不敢接站,我就不下车,直接到北京了”。我问:“你在哪?买哪儿的票?”“现在大同,买天镇的票,一会儿改签北京”。我当即说:“你天镇下车吧,我去接你”。随后,我给母亲挂了电话:“老三要回来,您敢让他进家吗?”母亲毫不犹豫回答:“那有啥不敢的”。我雇车接回小弟,直接到了父母的小院。小弟进屋后,眼望父母,口中呢喃“差一点回不来!”而后,放声大哭。亲情惦念征服了疫情肆虐。当时,疫情来势迅猛,形势异常严峻,国家延长三天假期。小弟于正月初八,随同其返津的侄女,匆匆返回了海拉尔。虽未尽欢,也无过门未入之憾。</p> <p class="ql-block">2020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小弟回家,我和女儿到天镇接站。</p> <p class="ql-block"> 之后两年,国家倡导就地过年,我们也无法大聚,只是各家将不同食品错时给父母送些。2023年春节,疫情防控放开,我们均“阳”过了,兄妹拜年几度相聚。因怕感染父母,要求大家不要去小院聚会。但,孩子们仍悄悄单独去看望了老人。</p><p class="ql-block"> 2024年,一切回归正常。春节贺岁,全城张灯结彩。然,母亲因身体不适,一月初,到医院进行了检查。后应妹夫强邀,春节前住进了妹妹家。大年初一,我们县内家庭齐聚头其。期待不久后恢复全家大聚。</p><p class="ql-block"> 然而,春节后,母亲走了。</p><p class="ql-block"> 想念母亲,含泪度日,思绪迟滞,时间触感延缓。近乎忘却的节日又让我们回味细品。因为,每一个节日,都隐含着母亲的音容,我们从心灵中感受着母亲的叮咛嘱托和忙碌身影。</p><p class="ql-block"> 逢七祭日,兄妹上坟看望母亲。我们虽未听到母亲的问讯,但,母亲一定听到了我们的絮叨。清明节,与母亲叙叨家常;劳动节,默念母亲教诲;母亲节,满眼全是母亲的身影;儿童节,体味母亲给予的快乐;端午节,应时嗅到母亲的艾香……</p><p class="ql-block"> 百天祭日,兄妹仨人,在坟前对母亲许诺:过节时,再来看娘。细数年节,下次上坟的节日该是中元节了。</p><p class="ql-block"> 中元节,企盼其快快地到来。因为,我们想早一点给娘上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3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