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队之四十年后

周宝宏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玄墓山在苏州太湖之滨光福镇,湖边有个军营,军营在玄墓山下,依坡而建,二大队的一切都是从这个军营开始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前,二大队285名学员在上海报到集结后,来到苏州玄墓山下这个军营训练了一个月,每个人的新的人生也从1984年9月在这个地方正式开启。军营隶属南京军区,编号83114部队534团,上级单位是哪个不知道,也没人关心。军训结束后,实际编额284人,中间一位同学选择了离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后,2024年8月,在二班许金明班长的召集下,二大队15名同学在玄墓山军营再次聚会,感觉四十年时间过的飞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大队原计划在2024年举办全体同学聚会,以纪念1984年的入学四十年,也就是同学相识入学四十年周年纪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是,因为全球三年的空白期,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2024年已经不具备举办聚会的动机和目的。原本在上海举办四十周年聚会也比较理想,可经过向上几届高年级的同学了解,现在任何年级已毕业同学聚会不再被允许进入校园,所以在上海聚会也失去了意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以,这次许金明班长在2024年8月召集了小部分同学在苏州玄墓山聚会,对二大队而言就有了特殊的重大意义,也算是为二大队过去的四十年做了一个总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聚会不论大小,举办就算成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许金明是二大队的状元,许班长召集聚会,委托我写个横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从北京到上海,写横幅这事都叫我想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苦思冥想了几条供大家参考,最后同学说“玄墓山军歌嘹亮,二大队战友情深”这条还行,但广州宋骤院长说不押韵,又改成“玄墓山军歌嘹亮,二大队战友情长”,大家才比较满意。不知道长和深有什么区别,我们又不是建长深高速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玄墓山军歌嘹亮,二大队战友情长。这两句话中间其实还暗含四个字,应该是“四十年后”,写出来不通顺,只能心照不宣,懂得应该都懂,至少二大队同学一看就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8月11日,15位同学从各地赶到玄墓山下太湖之滨,一起纪念苏州军训及入学40周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气还是如四十年前那么热,天空湛蓝,烈日当空,气温40度,却也为纷纷赶到的同学在火热的心中添了一把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参加聚会的召集人是许金明同学,他夫人殷女士也忙前忙后为大家服务,使聚会的水准和气氛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先到的有郑州的俞平、李永林同学、广州的宋骤同学和三亚的童良勇同学,随后赶到有常州的李宁、姜学锋同学,上海的管军、傅强、陈洁、张莉萍、周宝宏、王剑波同学,最后波士顿汪晓松、杭州葛华同学乘高铁到位,总计15位同学参加了聚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这个军营在太湖边上,二大队在军营训练了一个月,具体的描述在从前的二大队的故事中描写过,这里就不再具体描述。去校外部队营地军训只在二大队发生过,上下五六届学员队都是在校内军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具体的军训内容主要是队列训练、实弹射击和手榴弹投掷,这三项是有考核成绩的。附加的内容有生活养成、军容军姿、内务整理、政治学习、站岗放哨、抬饭帮厨等,这些不需要考核,需要讲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因为是入军校的起始,要快速接受两个转变,从高中生到大学生和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一个月的军训对今后人生有什么作用,但是大家都是以从难从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生怕落在队伍后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后再复盘看,其实它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序幕而已。但是这个起点所起的作用却影响了我们一生,让我们遇到困难不再害怕,遇到问题不再畏惧,团队中每一位成员都能够互帮互助。一个月艰苦的军训,让我们在事业上追求上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为个人成长夯实了一块牢固的踏脚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它让我们的班长、区队长和各种委员掌握了简单组织能力、初级指挥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学员们也慢慢树立了独立生活能力和纪律服从意识,这些能力在今后的个人发展中不断地使用并得到升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队列训练主要是齐步正步,正步走得好坏,不决定你今后人生的成功,但能初步决定你在二大队的排名,决定在队干部眼里对学员优劣的初步判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只有一入学,把每个细节做好了,对今后的人生方向会有重要支撑作用,但不是决定作用,决定作用还是在于自己几十年的决心和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而军训是我们在二大队的第一个细节,学员五湖四海,当时靠自身是不可能做的非常完美,大多数人也意识不到,只能靠纪律约束和一日生活制度来不断地强化你做好每个细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正是每一天的重复和强化,让我们学会了团结,掌握了技能,熟悉了步伐,接受了纪律,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我们后来对射击和队列的理解和见识,二大队的水平只能说一般,跟其他两个系比占优,与正规部队比就差的太多。但是大家很满足,能够比一个月前的自己好就可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大队作为教学改革的新一届试点,一个月最大的收获是加强了纪律团结和克服困难的决心,这种意识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团结奋进和互帮互助方面一直走在前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过去,同学都已成家立业,都有了家庭子女,在各自的行业和岗位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收获了无数的荣誉,不得不说苏州军训在其中所起到的事业奠基石作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现在很多同学的事业已经到了顶峰,也有同学已退居二线,但世界还在变化,生命还在延续,生活还在前行,后面的路也许平淡无奇,也许波澜壮阔,也许激荡起伏,谁知道呢,顺其自然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青春的起点已在苏州军营变成了回忆,转眼已经到了另一个起点,只能继续冷眼看待世界的变化,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家,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中,事业都有了巨大的成功,无论在哪一个行业,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与世界斗智斗勇,在自己的平台上做到了出类拔萃,基本上都站在了事业的顶峰,走在了时代的前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中,生活都有了充分的飞跃,家人其乐融融,子女也逐渐成长,有了自己的家庭,得以抚慰我们操心四十年的心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中,情感都有了良好的归宿,也不再波澜起伏。但你年轻时遇到的那个太迷人心窍的人,可能就那么一眼,他(她)一转身就带走了你的整个青春,说不出TA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这一生至今都会念念不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中,经历都有了异常的丰富,我们见过贫苦,见过富裕,见过尔虞我诈,见过互帮互助,见过人生的波折,见过世界的繁华。没有什么苦是我们不能吃的,没有什么福是我们不敢享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中,我们也有七八位同学永远离开了我们,在苏州军训的操场上他(她)们好像又在我们的眼前,怀念不能代替悲伤,但会让我们永远记得他们。二大队在,他们就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如果再有四十年,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看现在世界局势变化,现在说安稳平淡地渡过后半生还为时尚早,需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我们还会相聚,会回顾自己的人生,会回想自己的经历,会展望自己的未来。是对是错,最美好的四十年已经过去,是好是坏,最难忘的军训也不会重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珍惜后面的四十年,认真过好每一天,用二大队四十年凝聚的感情来对待自己的家人,让他们一起来分享我们的未来四十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大队的未来一定会让所有人刮目相看,我们还是一个集体,还是一个队伍,永生不变,至死不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仅以此文献给二大队过去的四十年,献给所有同学。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未来可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