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素养发现的学校高品质建设的策略与途径!——杨友学

第四组

<p class="ql-block">  2024年8学13日下午,来自江苏省中小学培训学会语文教育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杨友红教授给我们带来了一堂关于基于学生素养发展的学校高品质建设的策略与途径的精彩分享。</p> <p class="ql-block">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未来他们的基本品格和必备能力。学生的关键能力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他们的真实生活当中,利用学习的基本技能和知识去解决问题。今天我们教学价值的取向已经从过去的学习基本技能到更高层次的培养。</p> <p class="ql-block">  杨教授从政府的定位、社会认知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讲解人工智能时代的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学会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跟着时代的脚步,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  杨教授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要具备以下特征:</p><p class="ql-block">1.具有深度思考、基于场景的分析能力。</p><p class="ql-block">2.具有能够和机器人对话的能力。</p><p class="ql-block">3.具备对于人性、文化、情感等方面敏锐感知和能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变革,顺应时代的发展。只有改革才能顺应时代,才能解决现实问题。如果我们意识不到问题,就没法真正提高教师知识观。</p> <p class="ql-block">  从教学的意义上来说,学校必须搞好课堂教学改革,从知识型教学走向素养型教学。从教学的效率角度来说,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树立课程思维,从教学评一效性的角度来评价教学。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过学校课程的重构来引领学校的全面改革。</p> <p class="ql-block">  而要完成这样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依赖于人人想干事的学校发展氛围营造,这也就是要搞好学校文化建设,要想摘好学校文化建设和学校课程改革除了营造发展氛国和意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给予教师发展的学术引领,这就需要学校要高质量地打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因此,学校的文化建构力、课程领导力和科研引领力就是学校商品质发展的三大关键动能因素,所以高效打造学校的文化建构力,课程领导力和科研引领力的策略也就成了学校高品质建设的有效策略和路径。</p> <p class="ql-block">  理想中的学校成就因素离不开学校文化的构建力、课程领导力和科研引领力。这也是成就优秀校长的重要因素。</p> <p class="ql-block">  作为校长,也要学着从五个角度管理学校:</p><p class="ql-block">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 Personal Mastery)。自我超越是五项修炼的基础,强调要认识真实世界并关注于创造自己最理想境界,并由这两者之间的差距产生不断学习的意愿,不断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p><p class="ql-block">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 Improving Mental models)。人们要学习如何改变自己多年来养成的思维习惯,摈弃陋习,下力气强制和约束自己进入新的心智模式。</p><p class="ql-block">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共同愿景是指能鼓舞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愿望和远景,或者说是共同的目标和理想。</p><p class="ql-block">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团队学习就是组织化的学习或交互式的学习。团队学习是适应环境突变的最佳方式。唯有大家一起学习、成长、超越和进步,才能让组织免遭冲击,创造持续佳绩。</p><p class="ql-block">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System Thinking)。系统思考是五项修炼的核心,强调把各个独立、片断的实践联系起来看,以发现其内在的互动关系。</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反馈等手段,对系统所拥有的生物、非生物、资本、信息、能量等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并通过共同价值文化引领来激发人的最大潜能实现既定系统诉求目标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下午的学习,虽然时间很短、天气炎热,但收获满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