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五一节假4天包车自助游黟县西递古村、宏村古镇、徽州古城、十里画廊、千岛湖、龙游石窟。报名参加4天游的有夫妻20人:金辉、静好、蓉儿、谢胜碧、三七、笑对人生、红鲤鱼、刘安、岸柳、鹏哥、镜子、安诚、绣绣、渔乐、黑猫警长 、老歪、盛夏 、易春,紫微、罗江南;单个18人:安然、、花开无声、刘红萍、青梅煮雪、靓亮、易建平、彭菁、弥足珍贵、纳兰、楚楚 、蓝精灵 、凉白开、水中月、乐天 、如意 、岁月静好 ,2个司机师傅。5月1日7点出发,17.20到达黟县西递村……<br> 西递村,安徽省黟县西递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地处黄山南麓,始建于北宋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代初期。 西递村号称“明清民居博物馆”,始建于秦,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由于深处大山,交通闭塞,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有一百二十多座。 西递村牌坊<div> 位于西递村口,立于明万历 六年(1578年)。此坊又称“荆藩首相”坊、“胡文光 刺史坊”。胡文光,明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考中 进士,历任万载县知县、胶州刺史兼理海运。<br></div> 西递因村中东水西流,古时又有递送邮件的驿站而得名。 村外池塘 在西递村写生的学生 村外转角 田园风光 村内古祠堂 西递村整体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串村而过。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是中国徽派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 西递村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徽州三雕、徽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内溪伴巷行 青石板巷道 房屋路溪自然随势 西递古朴的建筑风貌吸引了众多的来写生者 西递古村●写生 村内 村内庭院 巷、院、双喜人家 双喜人家 今日无事窗 炒茶--禅茶一味 村内庭院 村巷 村巷 村巷 村巷中的王家花园--徽州风情--毛豆腐 村巷中的--妈妈的味道 不以村巷小,喜迎八方客 古巷、汉服、照相机 西递古村巷 黟县县衙正堂是古县衙建筑。位于黟县城县人民政府中院的中轴线上。始建于宋宣和年间,元、明、清均有毁兴,现保存的系清光绪初年由知县陈德明所重修。<div> 黟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六县之一。黟县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年)。“黟”字本义为黑、黑木。因建置于黟山南边而得名。<br></div> 黟县县城夜景<div> 黟县北枕黄山,南望白岳,四面群山环抱,山川秀丽,习俗淳美。<br></div> 黟县县城夜景<div> 黟县是古徽商聚集地和徽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生态示范区、中国旅游强县”等名片和“世外桃源、画里乡村”的美誉。<br></div> 黟县县城夜市 黟县县城汪家弄 黟县县城夜景 黟县县城夜景 通济桥<div> 原名戊己桥,俗称北门桥,黟县县城碧阳镇的一座清代三孔石拱桥,坐落于原黟县县城北门临漳门外,南北向横跨漳河,初建于南宋淳熙五年(岁次戊子,1178)</div> 通济桥夜景 黟县漳河夜景 黟县漳河、通济桥夜景 餐店前的立柱圆形红灯 5月2日宏村<div> 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div><div> 宏村位于安徽省徽州六县之一的黟县东北部,整个村依山伴水而建,村后以青山为屏障,地势高爽,可挡北面来风,既无山洪暴发冲击之危机,又有仰视山色泉声之乐。<br></div> 宏村南湖<div> 位于宏村南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07年),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div> 宏村南湖<div> 八九百年前的建村者便有先建水系后依水系而建村的前瞻,所以使它有了水一样的灵性,这也正是它比其他徽派建筑的村落更具魅力的原因。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的宏村被誉为"画中的村庄"。</div> 南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 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另有一番景致。 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 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画桥"可东西划舟,情趣无穷。 宏村南湖 湖中中堤画桥 湖中中堤画桥<div> 清乾隆年间宏村青年诗人汪彤雯诗作《南湖春晓》,诗曰:无边细雨湿春泥,隔雾时闻水鸟啼。杨柳含颦桃带笑,一鞭吟过画桥西。<br></div> 南湖书院,宏村人在在明末南湖北畔修建了六所私塾,又称"依湖六院"。在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此六院被合并,取名"以文家塾",又称"南湖书院"。<div> 南湖书院是座具有传统徽派风格的古书院,占地约6000平方米。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会文阁、启蒙阁、望湖楼及祗园六部分组成。一湖碧水位于书院前,连栋楼舍接着书院,书院黛瓦粉墙,与碧水蓝天交相辉映。书院远涉的志道堂是讲学的地方;文昌阁供奉孔子牌位,学生在这里对孔子瞻仰膜拜;会文阁是学生读四书五经的场所;启蒙阁是启蒙读书之处;望湖楼是闲时观景休息之地;祗园是内苑。<br></div> 傍云堂又称“秀才第”,为椿和堂别亭。 傍云堂又称“秀才第”,原建于偏远的柯村翠林,是清末时期秀才的住所,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这座房子的主人无力继续维修房屋,为妥善保护文化遗产,将房屋整体迁至宏村重修。房子是隼牟结构,易拆易卸。整栋房子做工细腻,用料考究,器宇轩昂,尤以木雕为著。 宏村月塘北畔正中,有一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汪氏祠堂,名乐叙堂,又名众家厅。这也是宏村唯一的祠堂,这里的人几乎都是汪家的子孙。 汪氏宗祠门柱对联:<div> 唐封越国三千户; 宋赐江南第一家。<div> 唐朝越国公汪华(586年~649年) , 原名汪世华, 字国辅,隋大业年间(605~617),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实施仁政,吴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吴国安宁祥和;义宁年间(617~618)迁郡治于歙县乌聊山;武德四年九月,汪华审时度势,说服文臣武将,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唐高祖李渊授予上柱国、越国公、歙州刺史、总管六州军政; 贞观二年,唐太宗李世民授予忠武大将军、参掌禁军大权,委以九宫留守,辅佐朝政,位极人臣。<br></div></div> 汪氏宗祠,是汪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汪氏宗祠,整个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24.40米,进深32.70米,脊高10.20米。正厅七开间,中有天井,前有围廊,门旁有抱鼓石。全饲布柱70根,属"满堂柱"建造。正厅四根前檐柱粗大厚实,呈棱形。明间金柱也为梭形。前檐柱及廊柱均有"柱斗科",柱头科之间有"平身科",均为二跳斗拱。前檐斗拱比廊檐斗拱粗大,柱头科16朵,平身科18朵,转角铺作"小拱头"。曲梁与柱子衔接处均有丁头拱承托,拱眼如单幅云。斗拱、梁架、梭柱等镂刻精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力。 <div> 乐叙堂,正堂开敞,正对天井。明间正中挂“乐叙堂”匾。中间三幅画像分别是汪氏初祖,徽州、宏村的汪氏先祖,边上一女子画像为胡重娘,从西递嫁到了宏村,设计了宏村的牛形仿生学水系。<br></div> 宏村汪氏76世祖汪辛,即汪思齐,在山西任运粟主簿。建祠时,汪辛不在家乡,但出资过半,德高望重,村人推崇其妻胡重娘及子仕和、仕隆主事兴建。历时四年完成。时县尹黄彪建言:宗祠,是宗族祭礼聚会的地方,是听取祖训宗规的地方,“子子孙孙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于斯”,可取堂名为乐叙,意为“秩叙敦伦,永履和乐”。族人同意,汪辛并写下《乐叙堂记》。 楹柱上悬挂古联文:“基开雷岗绵世泽,绪承越国萃簪缨。” 承志堂位于村中上水圳,建成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是清末宏村大盐商汪定贵的住宅,整幢建筑精雕细刻、朱柱金梁,有“民间故宫”之称。 承志堂整栋建筑为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筑。全宅有9个天井,大小房间60间,一百三十六根木柱,大小门窗六十个。 全屋分内院、外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牌的“排山阁”,吸鸦片烟的“吞云轩”。另有保镖房、男、女佣人房。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出屋。 中门“福”字的上方,镶有一幅木雕“百子闹元宵”图,图上雕刻着100个小男孩过元宵闹花灯时的情景,有划旱船的、舞龙灯的,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形态各异,惟妙惟肖,这正是古代“多子多福”传统观念的生动写照,“百子闹元宵”图两边的“商”字斗拱上则分别雕有四出《三国演义》的戏文,斗拱的上方雕有“南、北”财神,“南、北”财神的上方是阁楼护板,在此,汪定贵设计了“渔、樵、耕、读”四根木雕立柱,分别代表了古代的四种职业。 月沼,宏村当地的老百姓称它为月塘,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在当时粗民们发现村中有一处天然泉水,冬天不结冰,全年不干旱,泉涌不息,于是在村子里依牛的形象设计,建造出堪称“中国古代水利史的活教材”的人工水系。 月沼水常年碧绿,整个池塘的水面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典型的徽派建筑四周矗立,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游客如织的画面倒映水中,宏村的生活也续写在水面之上。 月沼水常年碧绿,整个池塘的水面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典型的徽派建筑四周矗立,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游客如织的画面倒映水中,宏村的生活也续写在水面之上。 整个村落就像一头悠闲自得的水牛静卧在青山绿山之间,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的水圳被称为"牛肠",村口的两个百年老树为“牛角”,水流汇聚的南湖被称为"牛肚",“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沼后,经过过滤,然后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作是“牛肚”的南湖。 宏村小巷 宏村游客 宏村舞台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古戏台 <div> 许国石坊耸立于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br></div> <div> 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的重臣,博行皇上“加恩眷酬”。石坊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形,石柱、梁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成双结队的彩凤珍禽,翱翔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十二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br></div> 阳和门(东谯楼),位于许国石坊西侧,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楼高三层,大梁架于高台上,下为门阙,街道从中穿过。高约13 米,宽11米余,深11.5米。红石城墙,古朴典雅 东樵楼又名阳和门,原名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与南樵楼咫尺相望。 <div>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仍保存着二堂。<br></div> 徽州府治歙县,辖境包括今黄山市除黄山区(原宁国府太平县)以外的区域、宣城市绩溪县及江西上饶市婺源县。徽州府府治在今歙县县城徽城镇。 徽州古城楼<div> 徽州古城,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br></div>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徽州古城婚庆巡游 徽州古城楼⊙永流宣华牌坊 徽州古城古街巷 撞钟--徽州府衙仁和楼古钟 古钟⊙仁和楼 徽州古城北门仁和楼,是进入古城的主入口。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仁和楼展现了典型的徽派建筑特色。飞檐陡峭,雕梁画栋,工艺精湛。其建筑结构稳固,造型优美,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br> 仁和楼上看徽园 古城外新城风景 新安江山水画廊风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深渡镇,全长约百里,景区以中国独特的徽文化与自然风光、古村落的结合著称。两岸生态环境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鱼”立体生态格局,徽派古民居点缀在青山绿水之间,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新安江穿行而过。 一年四季,景色各异,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故称之为新安江百里画廊。 景区途经歙县、雄村、桃花坝(或渔粱)、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至深渡镇。沿途景点有九砂民居、三潭枇杷园、绵潭徽戏、渔鹰捕鱼、漳潭千年古樟、徽州十里红妆馆等。 千岛湖,即新安江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境内,小部分连接杭州市建德市西北,是为建新安江水电站拦蓄新安江上游而成的人工湖。新安江水库建成后,大坝将新安江上游拦截成一个巨大的湖泊。崇山峻岭淹入湖中成为大小岛屿,共1078个,故名“千岛湖”。千岛湖分东南湖区、中心湖区、西北湖区、西南湖区、东北湖区、和石林景区六个游区。 1955年,新安江水库动工兴建。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封孔蓄水。1960年,新安江水库建成。1984年12月15日,浙江省地名委员会正式将新安江水库命名为“千岛湖”。千岛湖为“世界三大千岛湖”之一。千岛湖水库坝高105米,长462米;水库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10余千米;最深处达100余米,平均水深30.44米,在正常水位情况下,面积约580平方千米,蓄水量可达178亿立方米,在最高水位时拥有1078座大于0.25平方千米的陆桥岛屿,并以2平方千米以下的小岛为主,岛屿面积共409平方千米。 月光岛上平安锁 月光岛上开心锁 月光岛上开心锁 月光岛上开心锁 月光岛上开心锁 月光岛上开心锁 月光岛月下老人 游艇游千岛湖 游艇游千岛湖 我在梅峰岛上很想你 我在梅峰岛上很想你 渔乐桥 上龙山岛 千岛湖码头,游湖归来 5月3日建德市夜景<div> 建德市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上游,西北与淳安县为邻,建德地处浙江杭州—千岛湖—黄山这条黄金旅游线的中段。</div> 建德市晩上街舞<div> 建德历史悠久,山川秀丽。境内古迹众多,江、湖、岩、洞、瀑、雾等自然景观丰富多彩。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新安江畔的瀑高百丈、飞珠霰玉的“葫芦飞瀑”,青山滴翠、春水碧波的“七里扬帆”,虚无缥缈、如梦如幻的“白沙奇雾”,以及人称江南第一悬空寺的“大慈岩”等景点融为独特的新安江山水风光,被誉为黄金旅游线上的璀璨的明珠。<br></div> 5月4日上午游龙游石窟<div> 龙游石窟,是一处在地下沉睡了千年之久的大型地下建筑群。在方圆近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似有规律地分布了24个大大小小人工开凿的洞窟,规模宏大,是我国古代水平最高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如今已开发的石窟共有5个,游人可沿着石阶下到洞里参观。<br><div> 龙游县隶属于浙江省衢州市,是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br></div></div> 龙游石窟是衢州市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距县城北3公里的凤凰山麓,是一处气势恢宏、瑰丽壮观、世界罕见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根据专家初步断定,龙游石窟的开凿下限年代最晚不迟于西汉时期。龙游石窟不仅具有很高的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古建筑学、工程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而且也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br><br> 返程,车上观赏千岛湖。<div> 5月4日18时回到宜春到达出发点。本次行程1445公里,历时4天,游历黟县西递古村、黟县县城夜景、宏村古镇、歙县徽州古城、新安江百里画廊、淳安县千岛湖、龙游县石窟,饱览徽派建筑,悠悠古风绵长,畅游千岛湖,陶醉在湖光山色,下龙游石窟,见之壮观恢宏。</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