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县区域水系概括

山客

<p class="ql-block">2区域概况全州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介于东经110°37'~111°29',北纬25°29'~26°23'之间。总面积4021平方千米。全州县境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截至2021年10月,全州县辖15个镇、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桂林市全州县城北新区创业大厦7楼。截至2022年7月,全州县总人口84.3万人。2.1自然资源条件2.1.1地形地貌全州县东南西北面均为山地,中部是丘陵,中间有小块平原</p> <p class="ql-block">其丘陵地形随着湘江及其支流的流向,向西南和东北方向延伸,在县内形成鹿头状地形,约900km²,占全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全州县境地表岩石受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使地表产生各种形态。地貌受各种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的影响显著,一般背斜成山,向斜成丘。县境西北的越城岭即在背斜轴部,由花岗岩等组成。抗风化力强,不易被剥蚀和溶蚀,呈中山分布。全州镇、石塘镇等地在向斜轴附近,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这类岩石抗风化力弱,易受风化和地表水的溶解,呈盆地和丘陵出现。丘陵和盆地交接地带,汇水条件好,岩溶地貌特别发育。2.1.2水文气象全州县境属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点是太阳辐射强,大部分月份阳光充足,雨量充沛,但季节分布不均匀,一年四季基本气候状况为:春寒时间长,阴雨多,气温回升迟;夏季多暴雨,盛吹西南风;秋季多晴少雨,干旱明显;冬季干燥,多东北风,冷空气南侵频繁,常有寒潮过程。多年平均(1991~2020年,下同)气温为18.5℃,各月平均气温中,7月最高,为28.5℃,1月最低,为6.5℃,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40.4℃(1963年9月2日、3日),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6.6℃(1977年1月30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65.9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为2337.7毫米(2019年),极端年最小降水量为1026.5毫米(1969年),各月平均降水中,5月最多,为275.7毫米,12月最少,为47.8毫米。全年降水以4~6月最为集中,平均为703.1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45%。多年平均雨日为155.4天,最多为189天(2012年);平均大雨日为12.7天,最多为24天(2013年);平均暴雨日为4.7天,最多为13天(2019年)。多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04.0小时,历史年日照时数最多为1773.6小时(1971年),最少为1030.4小时(1984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中,7月最多,为219.9小时,2月最少,为44.5小时。</p> <p class="ql-block">2.1.3水能资源全州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19.4毫米,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2.6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66.61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6.07亿立方米。每年可利用地表水量29.11亿立方米,地下水量1.76亿立方米。境内所有江河地表水和地下水均适合农田灌溉及生活用水。而由于受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影响,境内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春、夏季有余,秋冬季不足。2.1.4河流水系全州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湘江水系,6千米以上的河流123条,其中一级支流20条,二级支流55条,三级支流47条,流程曲长2182千米,总流域面积4003.46km²。各类河流呈现树枝状分布,河网较密,水量丰富,地表径流量66.16亿立方米,落差较大。湘江为境内主要河流,发源于灵川县海洋山近峰岭,自兴安县界首镇福田村入境,境内流长110.1千米,湘、桂交界以上流域面积6750km²,河面平均宽度108米,于庙头镇的斗牛岭(岔岗)流入湖南省东安县境。灌阳河,发源于灌阳县海洋山系的猪婆岭,自灌阳县上马头入境,境内流长32.4千米,流域面积412.7km²,于全州镇水南村入湘江。县域内主要支流有宜湘河、万乡河、长亭江、建江、白沙河、咸水河等,建有水晶岗、五福、磨盘、石枧等电站及水库,对区域洪水具有调节作用。全州县地下水储量约6.07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裂隙层同承压水、基岩裂隙水和碳酸盐类裂隙溶洞水四大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湘江、建江、灌江、万乡河、宜湘河一带,存在于河谷阶地沙砾石层和冲积、洪积含泥沙砾石孔隙中。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主要分布在湘江东部的高山地区及东南的两河、石塘、安和等地。地下水则存于泥盆系,石炭系碳酸盐溶洞和裂隙之中。2.1.5自然保护区情况</p> <p class="ql-block">全州县有广西五福宝顶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2.2水电开发情况2.2.1水电发展历程简述伴随着政策变动和市场规律调节,小水电在全州县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国家电力缺口巨大,国家大力发展电力事业,这段时间也是全州县电力事业刚刚开始,尤其是农村地区,几乎无电可供。全州县为解决广大农村无电的问题而支持小水电发展,其在此期间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受资金、技术、体制等的制约,小水电发展缓慢。(2)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随着国家工作重心逐步转移至经济间上来,全州县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及供需紧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电力事业发展,国家鼓励和帮助地方政府与农民自力更生兴建小水电,小水电取得了长足发展,为解决农村用电问题、初步实现农村电气化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3)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小水电在优化电力结构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伴随着民间资本参与小水电开发建设及小水电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资本大量进入,极大地促进了小水电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2.2.2开发建设现状全州县河流密布,水力资源非常丰富。90年代以来,随着小水电开发社会化,融资方式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小水电发展资金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小水电开发,在全州县部分地区掀起了水电开发高潮。不幸的是,目前伴随着我国小水电开发热潮的却正是缺乏合理规划、监管不到位、无序开发等各种问题。总体来看,全州县小水电的开发处于监管可控状态。</p> <p class="ql-block">2.3区域水系概括全州县本次评估的159座小水电站涉及的主要河流为:万乡河、咸水河、鲁塘江、白沙河、灌江河、湘江河、左江河、驿马河、洮水河、山川河、白岭江、长乡河、白露源、宜湘河、新富江、建江、雄江源河、戈渡源河、湖碧头河、南望河等。各条河流基本情况如下:(1)万乡河万乡河,长江流域支流湘江的支流,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发源于越城岭中段东侧的九龙田,向南流经龙水镇,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全州镇注入湘江,全长41km,流域面积708km²,平水年径流量6.87亿立方米。其支流山川河,发源越城岭上的真宝顶(2123米),在海拔1800米处建有天湖水电站,可利用落差1074米,据广西通志,为全国之最,在亚洲也属最高,居世界第八位。每立方米水发电2.37千瓦时。总体规划装机容量6万千瓦,年发电量1.78亿千瓦时,其中枯水期占76%以上。1989年7月全面开工,第一台机组于1991年11月发电。(2)咸水河咸水河,古名蕉川关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的一条河流,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越城岭西延界东,源地高程1048米。流域面积197.5km²,河长38.1km,多年平均流量7.6m3/s,枯水流量1.3m3/s,多年平均径流深121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2.4亿立方米,河床坡降0.7%。(3)鲁塘江鲁塘江,古名蕉川五里关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的一条河流,是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越城岭西延界东,源地高程1010米。境内流域面积55.62km²,境内河长13km,多年平均流量2.14m3/s,枯水流量0.37m3/s,多年平均径流深121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0.676亿立方米,河床坡降3.5%。</p> <p class="ql-block">(4)白沙河白沙河,古名桐油关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的一条河流,是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越城岭七巧界,源地高程在1511米。流域面积154.1km²,河长30.5km,多年平均流量5.9m3/s,枯水流量1.0m3/s,多年平均径流深为121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72亿立方米。(5)灌江灌江,亦称灌阳河,古名灌水。旧称观水、灌水。长江支流湘江的一级支流,流域大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发源于灌阳县洞井瑶族乡大竹园村的犁子坪(海拔高度为1600米)(一说灌阳县海洋山系的猪婆岭,源地高程1362米),流经灌阳县、全州县,在全州县全州镇(原城郊乡)的水南村汇入湘江。全长176.63km,全流域面积为2000.53km²。(6)湘江湘江,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湘江,其源头有4种说法:一是传统的正源(俗称东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的石梯,河源为海洋河,北流至兴安县分水塘与灵渠汇合称湘江;二是南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海洋乡龙门界;三是广西兴安县南部白石乡境内海洋山脉的近峰岭,河源称上桂河(白石河),往东流至西波江口称湘江;四是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紫良瑶族乡蓝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狗岭,河源为潇水,在永州市的萍岛汇合广西来水称湘江。(7)山川河山川河,古称寨圩关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是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越城岭才湾镇南洞村的茶坪,源地高程1827米。并有二源;一源出大帽岭。二源出海洋坪。至雪滩以下称山川河,因河上游均在山川境内而得名。(8)长乡河长乡河,古称大会关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的一</p> <p class="ql-block">条河流,是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境内越城岭覆釜山,源地高程1870米。流域面积190.03km²,河长43.7km,多年平均流量6.3m3/s,枯水流量1.3m3/s,河床坡降1.4%。(9)宜湘河宜湘河,长江流域支流湘江的支流,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越城岭北段的上钟龙,流经大西江,于庙头注入湘江。全长56.9km,流域面积638km²,平水年径流量4.95亿立方米。(10)新富江新富江,古名深浦源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境内内的一条河流,是湘江二级支流。发源于灌阳县海洋山系的宝盖山东,源地高程1935米。从灌阳县新圩的西岭入境,县内河段长17.3km,控制流域面积131.35km²。(11)建江建江,古称建安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境内的一条河流,属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海洋山(蕉江瑶族乡大源分水坳),源地高程1380米,流域面积391.07km²,河长55.2km,沿途支流有蕉江、小拱桥水、六岭水、雄江、庙湾水、白露江、平岗水、泗溪江等,多年平均流量10.08m3/s,枯水流量2.6m3/s,多年平均径流深813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179亿立方米,河床坡降1.1%。(12)戈渡源河戈渡源河为全州县大西江镇境内主要河流,发源于天湖,境内长26千</p> <p class="ql-block">3评估分类3.1万乡河3.1.1青山湖水电站(1)总体情况桂林市全州县青山湖水电站位于全州县万乡河干流,径流式引水水电站。该电站坐落于全州县龙水镇境内大仙村委三队马口里山,距全州县城24km。东经110°55′06″,北纬26°08′18″,装机容量1260kW。电站开工年份为2004年4月,投产年份为2006年7月,是一座以发电为主要功能的电站。坝长9.6m,坝高2.1m,最大坝高3m,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6.8km²,设计水头510m,年发电量288.2万kW·h。该电站为引水式无调节发电站,属单一发电的水电工程。(2)自然保护区及生态保护红线经本次核查,桂林市全州县青山湖水电站不涉及自然保护区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情况。电站坝址和厂房不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电站厂房和坝址均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3)审批手续情况现场调研结合相关部门收集到,电站合法合规性文件如下:1)有立项审批批复:(全计字〔2004〕11号);2)有取水许可证:(取水〔桂全州〕字〔2020〕第00023号);3)无林业许可证;4)无土地预审;5)有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4年3月29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