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来到天水工业博物馆,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充满激情与奋斗的年代。进入博物馆,心里充满了对这个城市工业发展历程的认知。琳琅满目的展品、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气息就扑面而来。</p><p class="ql-block">这里陈列着许多锈迹斑驳的老物件,它们静静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尽管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但那些辉煌的记忆依然在我们的心中燃烧,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各种各样的工业老物件摆在那里,仿佛回到了过去天水工业开始起步的年代。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巨大的、带着锈迹斑驳的老式机器。它们静静矗立在那里,散发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好像能看到当年工人们围在这些机器旁边,热火朝天工作的样子。机器虽然冰冷,但是当年围绕着它们生产的工作热情却是无比炽热的。那个时候的工业发展是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p> <p class="ql-block">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而“三线”就是这场大建设运动的发生地。</p><p class="ql-block">三线建设实际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从沿海到内地的一次战略性的大转移和大调整。西部某些偏远乡村尚未有电、公路、自来水、学校等,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生活水平与东部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已经相差50年。如果没有三线建设时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开发,没有大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投入,更多的西部地区还会是一片荒芜的贫瘠之地,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会更大,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国家在20世纪末期进行西部大开发、解决东西部经济差距的战略任务将会更艰巨。</p><p class="ql-block">反过来看,改革以来,若没有三线建设形成的西部经济实力,没有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及原材料等方面的支撑,东部沿海地区也难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介绍了天水某些特色工业发展的区域,陈列着一些成品的样品和当时的生产图纸等资料。看着那些逐年递增的产量数据,让我们明白了天水的工业是在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发展强大起来的。还记得那段讲述关于天水工业发展中遇到困难的部分。看着资料里提到的那些诸如技术瓶颈、资源短缺等难题,再联系到现在面临困难时社会各界群策群力,人只要有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再大的坎儿似乎都能迈过去。馆里的展品布置和介绍虽然有很多,但并不会让人觉得混乱。</p> <p class="ql-block">国营永红机械厂、天水星火机床厂、国营天光电工厂、天水海林轴承厂、国营岷山机械厂、天水长城开关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九一三工厂、天水电气传动研究所、天水长城控制电器厂、天水二一三机床电器厂、甘肃绒线厂、国营庆华仪器厂、天水新华印刷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二二厂、天水风动工具厂、天水锻压机床厂、天水铁路信号厂、天水铁路电缆厂、天水红山试验机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四五二厂等众多老厂的展品,在这里一一展出。</p><p class="ql-block">🔧 这些展品不仅仅是工业历史的见证,更是那个时代人们奋斗精神的象征。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它们共同构成了天水工业发展的宏伟篇章。</p><p class="ql-block">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天水风动工具研究所、天水长城电工仪器厂、天水长城精密电表厂、甘谷石棉制品厂、武山玻璃钢厂、张家川钢铁厂、武山水泥厂、山肃省核地质队等单位的产品和成果。</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建设也见证了天水工业的发展历程,每一个阶段都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汗水。</p><p class="ql-block">🎉 走进博物馆,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历史和希望的世界。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展示工业发展的场所,更是一个激发爱国情怀、传承工业精神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天水不仅仅停留在它的自然风光和一些传统文化上,它的工业发展也是如此精彩而充满故事性。每一个城市都像是一个多面体,有着自己丰富的内涵等待我们去挖掘。参观了《天水工业博物馆》像是我们和天水工业历史的一场深入对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