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仙居顶是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四大名山之一,隋唐时期称“九连山”,又叫仙居山。传说有道人“庐此”,——居此山后得道成仙,则称“仙居山”。而此山主峰突出众山,故称之为“仙居顶”。</p><p class="ql-block"> 仙居顶名称的由来,不是胡言乱语,而是有清晰的历史记载:明朝嘉靖三十五年《黄陂县志》记载:“仙居山在县西北一百六十里,世传有仙人居此,山上有仙居寺”。另据清朝道光二年《黄安县志》记载:“仙居山,距县六十里,亦接天台山脉,岩岫盘曲,虽盛夏凉风逼人,有歌谣曰:九州十三省,尖不过仙居顶”。故后来习惯称此山为“仙居顶”。</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登“仙居顶”,得知“庐此”二字,——即道人搭茅庐居此地。这个仙人是不是太上老君李聃,还是地藏王菩萨金乔觉,因两仙人在老君山,九华山圆寂,故两处离仙居顶也不远,况且红安天台山脉系有个老君山。</p> <p class="ql-block"> 古代历史,我不可遐想。昨天,我再登仙居顶,骄阳似火,素称“大风口”的仙居顶,也不觉得火烤,虽汗流不止,但感觉很轻松地爬上了山顶。(仙居风力电场现总装机容量10万千瓦,总投资额10亿元)。 </p><p class="ql-block"> 我再次登上仙居顶,沿途看到了古城墙,城墙门,“跑马岗”(相传西汉初年,吕王到此山祭祀天地山岳时,曾在山岗上策马奔走,吕王镇也因此而得名)。还有“系马桩”,“饮马池”,“竖旗梁”,“龙塌寺”,(现仍残存有石墙、石碾等遗迹)。山顶“避风珠”,——曾有人燃烛以试,火苗袅袅向上,毫不恍动。如此奇特现象,成为不解之谜。相传成仙道人曾居此洞,就在山上。</p> <p class="ql-block"> 据附近村民说:相传唐中宗年间(公历684年),有一民女纪兰英,在此占山为王。纪兰英是传说中的绿林女英雄,来吕王镇仙居顶后,占山为王。薛刚逃出法场,独自来到仙居顶避难,与纪兰英结为夫妻。从此他们在山上招兵买马,操练刀枪,这就是历史上《薛刚反唐》,——红安九焰山也有薛刚足迹。</p> <p class="ql-block"> 仙居顶位于大悟县城东部(离红安县城还近些),总面积约16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608.2米,此山峰突起凌空,直插蓝天,形若凤凰头,昂首张望四方,整个山体相似一只凤凰展翔欲飞。主峰顶上有一块约30平方米的平地,矗立着发射塔。此山东西两面陡峻,多为松林所覆盖,主峰一带松杉葱翠,葱浓茂密,林鸟啼鸣,绿溪潺潺,令人陶醉。山顶岩石上修庙宇的条石古石犹存,上千年一棵古树犹活,这些见证昔日的灵光。</p> <p class="ql-block"> 我独自站在仙居之顶,久久不愿离去,静静地俯瞰山川,油然而生:“一览众山小”,“绿野村边合”的豪迈气概。既有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妙趣,又有杜甫“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之感受。 </p> <p class="ql-block"> “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仙居顶既然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文化背景和人文历史,更有“仙居”名。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但仙居顶比江西的望仙谷逊色得多。一是望仙谷的仙,有貝体的名,——指的是东汉未年的一个著名隐士胡昭在这里修道成仙、他的亲人就每日在谷中的小村庄里寻找他的踪迹,所以这里便得名望仙谷。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仙女,她被一位英俊的少年所吸引,决定留在人间与他共度余生。然而,这段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很久,仙女最终离开了人间,回到了天上……。二是谣传陈友谅在此埋了好多金银,其实当今太平盛世,耗资26亿人为打造,成为网红打卡地,刷爆了朋友圈,轰动了江南——故参观人络绎不绝。</p><p class="ql-block"> 而仙居顶显得冷清,也许仙居山上的仙人沒有历史记载,也许没有美丽爱情传说,也许是没有人出资打造,纯原生态。这就是我探寻的“仙居顶”。</p><p class="ql-block"> 2024.08.12日夜彭岳仁草记</p> <p class="ql-block">仙居顶上“庐此”停,</p><p class="ql-block">大彻大悟换心情。</p><p class="ql-block">寻仙问道登山顶,</p><p class="ql-block">凤凰展翅飞天亭。</p><p class="ql-block">高温酷暑何所惧?</p><p class="ql-block">仙居山顶来探寻。</p><p class="ql-block">大风口处风轮转,</p><p class="ql-block">四季轮回晨曦迎。</p> 上图望仙谷人工打造的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