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专司智慧,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称。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在山西五台山。</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原名清凉山,如今五台山的名称因五台山由五大台顶环抱整个区域而来。五座山的台顶无林木且平坦宽阔,犹如磊土之台,故而得名。《名山志》有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p><p class="ql-block">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上的五个台顶分别建有东、西、南、北、中五座台顶寺庙,分别供奉着文殊五大法身。那么文殊这五大法身有何特别之处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五台山上这五尊文殊。</p><p class="ql-block">东台望海峰上建望海寺,供奉聪明文殊菩萨,又称黄文殊。</p><p class="ql-block">黄文殊主司赐福,开启智慧。他是开发空性智慧的法神。代表的是通达空性,破除执着,获得内心的自在和洒脱。文殊手持智慧剑,便是象征以智慧斩烦恼。</p><p class="ql-block">南台锦绣峰上建普济寺,供奉智慧文殊菩萨,又称白文殊。</p><p class="ql-block">白文殊在藏传佛教中又称“智慧轮”文殊。在佛教中“聪明”与“智慧”是有所不同的。“聪明”一般指的是超强的记忆,智力发达,理解能力强,属生存能力的体现。而“智慧”则是包括了聪明、创造力,辨析能力和较高的悟性,乃生存境界的体现。因此五台山上有聪明文殊又有智慧文殊便可以理解了。</p><p class="ql-block">而白文殊本身百年有赐予智慧的寓意,司增长记忆,加持敏捷,增加辩论能力和演讲才华。</p><p class="ql-block">中台翠岩峰上建演教寺,供奉孺童文殊菩萨,又称红黄文殊。</p><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的名字意译为“妙吉祥”;文殊或名曼殊,指的就是美妙、雅致、可爱……” 文殊菩萨时常会幻化形貌接近信众,因此“文殊菩萨或处小儿丛,游戏于聚落。或作贫穷人,衰容为老病。”而天真浪漫的孩童总是会触及人们心中最柔软的善意,报以会心的微笑。因此,“孺童文殊”正体现了文殊菩萨除聪明第一,还具有一颗童真的善心。而“孺童文殊”亦代表着开启智慧,去除不良习性进而修心养性。</p><p class="ql-block">西台挂月峰上建法雷寺,供奉狮子文殊菩萨,又称四臂文殊。</p><p class="ql-block">佛法中,狮子乃百兽之王,一声狮吼,百兽脑裂,可祛除一切协和和负面的能量,震慑魔秽,还天地一片清宁。宋代释心月的《文殊赞》便有“狮子吼,无畏说”之赞,由此狮子文殊体现的便是文殊菩萨智慧与刚猛的一面。</p><p class="ql-block">北台叶斗峰上建灵应寺,供奉无垢文殊菩萨,又称黑文殊。</p><p class="ql-block">陆贽诗《月临镜湖赋》云:“至明洞幽,至清无垢。”此处“无垢”乃身心清净,净白无垢。因此无垢文殊可除魔障,行诛法,现威怒猛相状,破除一切障碍。</p><p class="ql-block">北台叶斗峰不仅是五台中最高的峰顶,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山峰。登临顶峰,只见碧水绿茵映着蓝天白云,天地一片清洁纯净。因此,民间便有了“登北台,拜文殊,会让心地纯净”的说法。</p><p class="ql-block">以上便是五台山上五座台顶所供奉的五尊文殊菩萨。《文殊经》上说“若人闻此五台山名,入五台山,取五台山石,踏五台山地,此人便有福报,积累功德,超四果圣人”。</p><p class="ql-block">不过登顶五台山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室依次登上东南西北中五个台顶来朝拜五方文殊菩萨,称为大朝台。但是由于种种缘由,大朝台相对难得,因此人们也可以选择直接登顶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称小朝台。</p> <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的形象</p><p class="ql-block">文殊菩萨顶结五髻,以代表大日五智,手中持剑,表示以智慧为利剑,驾狮子以表示智慧之威猛。另外,文殊为相应众生的不同因缘,还会有不同形象的“示现”,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最为常见文殊菩萨顶结五髻,以代表大日五智,手中持剑,表示以智慧为利剑,驾狮子以表示智慧之威猛。另外,文殊为相应众生的不同因缘,还会有不同形象的“示现”,如一字文殊、五字文殊、六字文殊、八字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儿文殊等。其中以五字五髻文殊最为常见</p> <p class="ql-block">无垢无垢文殊菩萨为什么无垢</p><p class="ql-block">无垢文殊菩萨之所以被称为“无垢”,是因为其象征着身心清净,净白无垢。这一名称反映了文殊菩萨能够除魔障、行诛法、现威怒猛相状,破除一切障碍的能力。在佛教中,“垢”指的是妄惑污秽净心,即烦恼,而“无垢”则代表了身心清净的状态,没有受到世俗烦恼的玷污。这种清净的状态使得无垢文殊菩萨能够以纯净的智慧和力量,帮助信徒摆脱魔障,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提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外,无垢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北台叶斗峰上的灵应寺供奉,这里不仅是五台山中最高的峰顶,也是华北地区的最高山峰。无垢文殊的供奉地及其名称“无垢”,共同体现了佛教中对于纯净、智慧和高山之巅的象征,强调了文殊菩萨在智慧和净化方面的至高无上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