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斯坦(也叫土耳其斯坦古城)亚萨维文化遗产,哈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心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哈萨克斯坦边境城市奇姆肯特市西北170公里处,锡儿河山谷里,隐藏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也叫亚萨维文化遗产、土耳其斯坦古城或突厥斯坦古城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一座以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而闻名的古迹建筑。亚萨维1103年出生于奇姆肯特塞拉姆小镇,是伊斯兰苏菲教派的创始人,布哈拉苏菲教之首,他以优美的诗歌传达神谕,深受当时民众欢迎,被誉为圣人。其间,他来到百公里之外的突厥斯坦(当时叫亚瑟城)传教布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据当地导游介绍,亚萨维视圣人穆罕默德为师,为表达对圣人之死的悲痛之情,63岁这年(因穆罕默德逝世于63岁),开始定居清真寺旁的一个地下室,并以传教度过余生。公元1167年,亚萨维在突厥斯坦逝世,当地人为其举行隆重葬礼,并建造陵墓。这座陵墓后来成为穆斯林朝拜圣地。据说一个穆斯林来此朝拜3次相当于到“圣地”麦加朝拜一次,因此突厥斯坦有“第二个麦加”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现在看到的陵墓,座北朝南,是亚萨维死后233年由帖木儿命令重新建造的。1395年,经过了数次浴血奋战后,帖木儿摧毁了戈尔登游牧部落都城。为纪念这次胜利,帖木儿决定在原亚萨维陵墓上新建一座巨大的纪念馆,帖木儿亲自参与陵墓规划设计工作。遗憾的是新陵墓还未完工,帖木儿死了,工程随之停工,南面主立面墙壁上的木制脚手搭至今还在。所以,这是一座跨越六百多年历史仍未完成的巨大工程。乍一看,说它是烂尾工程,一点也不为过,但当我们走过一段弯曲的土城墙(应该是近代修缮的),进入它的北门,看到的又是另一番模样:高耸的墙壁及两座圆形穹顶上贴着由蓝色、绿松石色和白色瓷砖,淡雅清新。南北两面对比鲜明,成为这一古建筑的重要特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亚萨维陵墓北入口为长方形,圆形的穹顶,高大、宏伟、庄重。地基宽465米,长655米,外墙的厚度为1.8到2米,中心寝室墙厚达3米。30多间房间围绕在中心寝室周围。建造陵墓大厅的材料是一种表面光洁如玻璃的炼砖,其纯度令人惊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除了古建筑,这个景区和国内的许多名胜古迹一样,很庞大,特别是新修的建筑设施,高大洋气上档次,同时,还有学校、街区、超市、银行等配套设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