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晓说讲堂《重归经典,重视脾胃》

妙舞人生

<h1><br></h1><h1>2024年8月12日晓说讲堂《重归经典,重视脾胃》</h1><h1>图文视频/妙舞人生</h1><h1> 2024年8月12日6点半,准时来到中医晓说中医养生直播间,聆听学习王晓老师继续讲述《重归经典,重视脾胃》</h1><h1>为什么古代的御医都不怎么会治病?</h1><h1>怎样才能保证人体气血充足?</h1><h1>脾胃调理好对人体有什么影响?</h1><h1> 这几天我们讲了二大名医的故事,一位是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的创始人李东垣;则是遵经派的创始人,乾隆亲自手书妙悟岐黄的一代宗师黄元御,关于李东垣和黄元御,都是我们中医史上的高峰,两个人的观点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李东垣与黄元御都是论治脾胃病的宗师级医家,皆以脾胃升降学术思想而名于世,皆着述颇丰,自成一派,都有流派传承,关于二人方药神奇验效的报道屡见不鲜。特别是近代对黄元御学术思想及临床运用的发掘,呈现一种方兴未艾的趋势。二人的学术思想有诸多共同之处,例如都重视脾胃及阳气的升发,升大于降。关于二人的学术特色及及方药运用,学术界亦多有论述,然而关于二人学术特色方面系统性的比较分析、优劣参照却鲜有报道,不利于临证施用。单看一家,都论述精深,出处自有依据,进而研究,则疑窦自生,多有区别矛盾之处,难免陷入流派之惑。因此,从二人的学术渊源及脾胃升降模式等处着手分析,作大致梳理,以期从中体会流派形成的过程。有句话叫叫翰林院的文章,太医院的药方,四平八稳,其实古代真正的高手在民间。黄元御非常重视气化,《四圣心源》从气化角度解释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精神、五味“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情,而不是从实体脏腑来阐释,3。黄元御认为一气周流的过程也是气化的过程。这就决定在治疗阴阳、气血、精神等泪关病证上,不注重补益,而是注重它们之间的转化及升降调节,有创新且有临床价值。如治阴虚用地魄汤从阳转阴,而非补阴;治阳虚用天魂汤从阴转阳,而非补阳;治惊悸用金鼎汤降旦胃以潜降心火,而非补血养心安神;治遗精用玉池汤温肾达肝以促进肾水上行化气,而非补固精。脾升胃降的核心是中气,用黄芽汤燥土暖水,一气周流,恢复阴阳清浊,则诸病自涂。将辨治病证变得简明规范,容易把握,且方药简约。</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李东垣是补土派,金元时期,在少数民族当政的时候,通过解读《内经》《伤寒论》形成的流派。黄元御,则是遵经,这是《内经》《伤寒论》,原本的意思。黄元御</span></p><h1> 培植中土,扶阳抑阴,虽然这八个字里面没有说到五行,其实它的核心,就是五行,脾胃属土,中土,就是因为黄元御,遵循着黄帝内经的意思,把脾土排列在了五行的中间,它是五脏之母。</h1><p class="ql-block">中医有旬话:</p><p class="ql-block">学医不读伤寒论,</p><h1>六经辨证没分寸。</h1><p class="ql-block">学医不读郑钦安</p><p class="ql-block">阴阳水火不过关。</p><h1>学医不读黄元御,</h1><h1>五行生克迷宗趣。</h1><h1>学医不读张锡纯,</h1><h1>寒热虚实两不伦。</h1><p class="ql-block"> 小孩儿特别有精神,<span style="color:inherit;">出去疯跑疯玩,这就是气血在消耗。把气血调动起来,让它开始消耗的是肝,消耗以后受益的是心。所以能动,爱动,说明肝心都好。所以小孩,他就是这么一个良好的循环,能赚、能存,还能花。所以他身体很好,基本不会生什么病。</span></p><p class="ql-block"> 脾胃,也就是黄元御说的中土,作为一个运化进来气血的东西,它是最基本的。不管治什么病,都要先保证气血充足,保证气血,就要有一个强大的脾胃。脾胃调好以后,能吃进来更多食物,能运化出更多的气血。然后,肝木和心火,都是助阳的,帮助气血消耗的。肺金和肾水,都是滋阴,也就是帮助气血存储的。</p><p class="ql-block"> ,治理大国应该象烹饪小鱼一样小心.家里做鱼时,香飘四溢,这是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意思不是治理国家很简单,而是因为“小鲜”一碰很容易碎,尽量不轻易翻动,意思也就是原则和政策尽量不改动的过于频繁,让民众无所适从,比如朝令夕改,这也是体现老子无为而治的精神,看似无为而实无不为,因为老子是崇尚道德的,与上古时代的圣王是一致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确立了这个原则后,治理大国时不轻易改变原则和方针政策,让一切依道运行,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这是老子的本意,是相对于当时的无道乱世而言的。</p><p class="ql-block"> 御中医几千年,只有理黄元御论是最完善的,,</p><h1> 学员秦娟替高血压痛风父亲咨询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h1><h1>视频:</h1><p class="ql-block">1..李东垣和黄元御的医学观点</p><p class="ql-block">2.培植中土,扶阳抑阴</p><p class="ql-block">3.治理大国时不轻易改变原则和方针政策让一切依道运行</p><p class="ql-block">4.中医几千年只有理黄元御论是最完善</p><p class="ql-block">5.学员秦娟替高血压痛风父亲咨询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p><p class="ql-block">6.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2</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王老师无私奉献给我们的中医知识。王老师用5.学员秦娟替高血压痛风父亲咨询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中华民族三千年老祖先抟下来的中医理论,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理念。中国老祖先太有智慧了!王老师的中医讲座更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感谢王老师用她丰富的学识和医者仁心的善良与爱心指导我们健康生活和中医知识的普及学习。</p><p class="ql-block"> 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述的【重归经典,重视脾胃》,理论性、知识性、实用都很强。王晓老师从小热爱国学,爱研究,勤于实践,知识丰富,医术精湛,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王晓老师对中华国宝传统中医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分析药效和病例准确严谨明了,并为患者给出了治疗和调理的方法。最欣赏王晓老师的:“但行善事莫问前程”的奉献精神,王老师只为普通人都能学到中医知识,获得健康,宣传中医弘扬国粹功德无量!为她的善行美德点赞喝彩!</p><p class="ql-block"> 每天收看聆听学习王晓老师讲授的中医知识,长知识增见识。一边听课一边录视频,纪录整理课堂内容,认真学习做作业,做好学习笔记,确实让人感觉受益匪浅。做成美篇保存, 一是方便自己学习查阅,同时也方便大家学习借鉴。</p><p class="ql-block">作业:</p><p class="ql-block">1.下面属于通过解读《内经》和《伤寒论》形成的流派是?</p><p class="ql-block">2.“培植中士,扶阳抑阴”,这八个字的核心是什么?</p><p class="ql-block">3.小孩子能动,爱动,说明什么?</p> <h1>1..李东垣和黄元御的医学观点</h1> <h1>2.培植中土,扶阳抑阴</h1> <h1>3.治理大国时不轻易改变原则和方针政策让一切依道运行</h1> 4.御中医几千年只有理黄元御论是最完善 <h1>5.学员秦娟替高血压痛风父亲咨询询及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h1> <h1>6.王老师的病情分析和调理指导建议2</h1> <h1><p>作业答案:<br>1.下面属于通过解读《内经》和《伤寒论》形成的流派是?<br>答:① 补土派</p><p> 李东垣是补土派,金元时期,在少数民族当政的时候,通过解读《内经》《伤寒论》形成的流派。黄元御,则是遵经,这是《内经》《伤寒论》,原本的意思。 <br>2.“培植中士,扶阳抑阴”,这八个字的核心是什么?<br></p><p></p><p>答:③ 五行</p></h1><h1> 培植中土,扶阳抑阴,虽然这八个字里面没有说到五行,其实它的核心,就是五行,脾胃属土,中土,就是因为黄元御,遵循着黄帝内经的意思,把脾土排列在了五行的中间,它是五脏之母。</h1>3.小孩子能动,爱动,说明什么?<br><p>答:③ 肝心都好</p><p> <span style="color: inherit;">小孩儿特别有精神,出去疯跑疯玩,这就是气血在消耗。把气血调动起来,让它开始消耗的是肝,消耗以后受益的是心。所以能动,爱动,说明肝心都好。所以小孩,他就是这么一个良好的循环,能赚、能存,还能花。所以他身体很好,基本不会生什么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