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可能是因为适应而熟视无睹,也可能因为随时都可以去观赏而错过。</p><p class="ql-block">前有裕溪路高架桥,后有原合钢的高大烟囱。在现代建筑丛中保存晚清江淮地区的建筑——李鸿章享堂。享堂旧称飨xiǎng房或飨堂,指设于陵墓旁用于对墓主祭奠的场所。1901年晚清重臣李鸿章去世,家乡族人为其营造享堂,1902年落成后,其灵柩从京归葬故里。</p><p class="ql-block">享堂前有上刻光绪帝所赐的“钧衡笃祜”四个大字高达13米的庐州第一牌坊,“钧衡”比喻国家宰相一类重臣,而“笃祜(hù)”则是厚福的意思,意思是李鸿章官运亨通、福气深厚。牌坊非常显目,在公交车上远远就可以看见。</p><p class="ql-block">整个享堂由西至东依次为墓园、享堂、仓房。</p> <p class="ql-block">墓园由神道碑、神道和墓冢组成。神道两旁分列文官武官两石人和两对马虎羊石兽,用于显示墓主的身份。在神道碑旁有一棵需两人合抱的柳树,虽中空但仍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享堂里悬挂既有飞扬文采又有真情流露的挽联,其中最令人叫绝的属“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的国学大师梁启超写下的挽联:“太息斯人去,萧条徐泗空,莽莽长淮,起陆龙蛇安在也;回首山河非,只有夕阳好,哀哀浩劫,归辽神鹤竟何之。”太息,同叹息,出自《离骚》。徐泗空指代英雄逝去。自古徐泗地区英雄辈出,群雄逐鹿。“莽莽长淮”,李鸿章是安徽合肥人,且以淮军起家。起陆龙蛇,典源出处《阴符经》:“天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这里用来形容李鸿章的峥嵘岁月。“回首河山非,只有夕阳好”想必化用的是李商隐的名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形容清廷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归辽神鹤”,《搜神后记》记载,西汉辽东人丁令威成仙后化为仙鹤,站在华表上高声唱歌。与驾鹤仙去应同义吧。对于晚清历史上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李鸿章应如何恰当评价,作为推动戊戌变法的梁启超心绪万千。</p> <p class="ql-block">享堂还展示了李氏家族的历史。李氏家族重视教育,1865年洋务运动时共同出资兴办庐州府学(今合肥四中),1902年清末新政创办庐州学堂今合肥一中,未想到一中旧址竟然在合肥九中。</p><p class="ql-block">享堂还陈列皖地的名门望族如张治中、卫立煌、孙家鼐、刘铭传、张树声、冯玉祥、段祺瑞、包拯。张治中母亲教导子女“咬口生姜喝口醋”,要做出一番事业要尝尽辛酸苦辣。</p><p class="ql-block">仓房区过去用于享堂的日常开支,现内存大量过去的农具、生活用具等,以便了解江淮地区悠久的农耕文化。在这里还了解一些农谚“三分种,七分管”、“芒种夏至五月中,抢种田管无闲空”、“小暑大暑六月终,治虫追肥莫放松”,虽然是关于夏耘的,但有一些人生哲理。202408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