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自然博物馆

张平绥

<p class="ql-block">  山西自然博物馆,原名山西地质博物馆。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自然博物馆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设有“穿越时空”、“远古物种”、“大地宝藏”和“物华天宝”四个主题展厅,“测绘天地”和“衣被天下”两个专题陈列,共有藏品5.18万件,收藏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矿物。</p> <p class="ql-block">  自然博物馆建筑外形采用“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建筑下方犹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宝盒”,外披网格状“珠帘”,象征空间的“四面八方,地大物博”;上部展厅呈扁圆形,形似“玉璧”横空,象征时间的“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天圆地方”在建筑理念上象征时间和空间,在建筑设计上有“珠联璧合”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浑天仪</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用以测量天体位置的主要仪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地位。西汉落下闵曾制造(公元前100年左右)。浑天仪由三重环圈组成,两个相互垂直的圈,分别代表地平和子午圈,在其内还有若干个能绕一条和地轴平行的轴转动的圈,它们分别代表赤道、黄道、时圈、黄经圈等,在可转动的圈上,附有可绕中心放置的窥管。浑天仪可测天体的赤道、黄道和地平座标。此仪是仿照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陈列的铸造于明朝正统年间(公元1437年)的浑天仪,按1:1的比例以纯铜制造。</p> <p class="ql-block">  硅化木是一种树木化石,是几百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树木在遭受突发灾变后,被沉积物快速埋藏保存,并被地下水中的二氧化硅交代了原始木质成份而成,该硅化木标本产自新疆奇台,发掘于侏罗纪地层中,总长度约二十二米,树干直径达一至二米,重约四十五吨,推测原树木高度可达三十至四十米。该硅化木珍贵之处在于,它是由同根连体生长的姊妹树石化而成,雨根树干好似一对空生姐妹一样紧紧相拥,紧密的生长在一起,实属罕見,是我馆收藏的兼具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硅化木标本。</p> <p class="ql-block">矿石标本</p> <p class="ql-block">地质资料专题展 </p><p class="ql-block"> 一道道矿脉勾画于地质图上,一条条勘查路线描述在地质报告中。地质工作者栉风沐雨、翻山越岭,测量大地经纬,叩问岩层特性,追索生命演化,解读地球历史,将矿藏宝图、山河密码典藏在地质资料之中。</p> <p class="ql-block">  本次展览通过选取有重大意义的地质资料档案,从地质资料视角回顾中国建设成就背后的地质积淀,向公众全方位展示百余年来地质工作进程的动人篇章,借此重温地质工作走过的艰辛岁月,展现地质工作为国家建设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中国地质界的先驱</p> <p class="ql-block">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位于新疆富蕴县境内,我国制造原子弹、氢弹等核试验所用的稀有金属主要来自于该矿床,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使用的铯元素同样来源于它。同时,它还为我国偿还了上世纪60年代40%的前苏联外债。因此,它被誉为中国的“功勋矿”“英雄矿”。</p> <p class="ql-block">亚洲杯椎鱼龙</p><p class="ql-block"> 属于蜥形纲鱼鳍类,是种吻长、牙小、眼大、无背鳍、较原始的大型海生爬行动物;其尾长约占身体的1/2,尾部有长鳍,善游泳,生活于深水区;身体呈纺锤形,长约1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鱼龙类之一;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生殖方式为卵胎生,既卵先在母体内孵化成胚胎后,再由产道生出。</p><p class="ql-block">产地:贵州关岭</p><p class="ql-block">时代:晚三叠世(距今2.2-2.3亿年前)</p> <p class="ql-block">山西省部分红色旅游线路</p> <p class="ql-block">测天绘地展</p><p class="ql-block"> 测绘技术的产生与形成源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测绘工作和地理信息产业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远至浩瀚太空的航天探索,近及显微镜下的微距检测,都需要测绘技术一展身手。山西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历代战争史上兵家必争的防务前线,现代测绘技术为社会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及和谐发展提供着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p> <p class="ql-block">地平经纬仪</p><p class="ql-block"> 地平经纬仪是中国古代的天文测量仪器,由地平经仪和象限仪组合构成。观测天体时,先移动象限弧,使待测天体与弧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并使待测天体及游标两端的窥孔成一直线,固定游表,从地平圈和弧尺上读出待测量的地平经度和地平纬度。</p> <p class="ql-block">象限仪</p><p class="ql-block"> 象限仪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天体地平高度。所谓“地平高度”,就是观测者到某颗星星的视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这一角度叫做“天体地平高度”。</p> <p class="ql-block">记里鼓车</p><p class="ql-block"> 记里鼓车是中国古代用来记录车辆行过距离的马车,构造与指南车相似,车有上下两层,每层各有木制机械人,手执木槌,下层木人打鼓,车每行一里路,敲鼓一下,上层机械人敲打铃铛,车每行十里,敲打铃铛一次。</p> <p class="ql-block">指南车</p><p class="ql-block"> 指南车是我国古代非常有创意的测量设备,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控制机械。指南车上站着一个木人,无论车辆怎样转向,木人的手臂总是指向南方。</p> <p class="ql-block">浑天仪</p><p class="ql-block"> 浑天仪是浑仪和浑象的总称。浑仪是测量天体球面坐标的一种仪器,而浑象是古代用来演示天象的仪表。.它们由我国东汉天文学家张衡所制。山西地质博物馆东侧广场矗立的浑天仪是仿照紫金山天文台的实物,按1:1的比例以纯铜铸造。</p> <p class="ql-block">郑和下西洋航海图</p> <p class="ql-block">山西全图</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绘制</p> <p class="ql-block">手绘山西黄河</p> <p class="ql-block">手绘山西景点</p> <p class="ql-block">山西不同时代黄土</p> <p class="ql-block">  茫茫宇宙中,地球是人类目前所知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有机生命源于无机物质,也许是在一片电光石火间,生命在这颗星球上奇迹般地诞生了。从原核细胞到真核细胞,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海洋到陆地,无论环境如何变迁,生命之树都能通过自身的演化去适应环境而得以枝繁叶茂。沧海桑田间,无数的生物经历了起源、发展、消亡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  在山西这片古老的大地上,我们依然能够找到它们曾经的生命印记,石炭纪一二叠纪的“华夏植物群”、二叠纪的锯齿龙动物群、三叠纪的“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白垩纪的恐龙动物群、新近纪的“保德三趾马动物群”,“榆社动物群”等等。这些在世界古生物研究领域占据重要位置的远古生灵,将引领我们开启一场关于生命演化的探索之旅。</p> <p class="ql-block">白垩纪恐龙动物群</p><p class="ql-block"> 非鸟类恐龙从三叠纪晚期出现到白垩纪末期灭绝,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是名副其实的中生代霸主。到了早白垩世,盘古大陆持续的分裂成各陆块,恐龙变得更多样化。蜥脚类的泰坦巨龙、兽脚类的驰龙、暴龙、鸟臀类的禽龙、鸭嘴龙、甲龙、角龙散布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  在山西北部白垩纪晚期的地层中,发现巨龙形类的华北龙,暴龙类的特暴龙,鸭嘴龙类的云冈龙,甲龙类的天镇甲龙、基干新角龙类、鹦鹉嘴龙等。其它地区同时代的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恐龙蛋化石。</p> <p class="ql-block">  造化神奇,聚天地之精华,沧海变迁,得大地之宝藏。地质矿产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发挥着巨大的基础作用。地质矿产工作者在三晋大地发现利用了得天独厚且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大地宝藏》陈列通过展示山西地质矿产的丰硕成果,让观众了解到地质矿产对于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早先简陋的地质勘查工具</p> <p class="ql-block">煤层气勘查开发技术</p> <p class="ql-block">  大地宝藏展厅利用声光电、多媒体、模型等多种手段全面展示了山西的煤、铝、铁三大优势矿产,以及重要矿产。</p> <p class="ql-block">  物华天宝厅向大众展示出了矿物,世界已知矿物约4145种,山西地质博物馆馆藏矿物约140余种,基本涵盖了所有常见矿物的种类。</p> <p class="ql-block">上图:自然金</p><p class="ql-block">下图:自然银</p> <p class="ql-block">上图:玛瑙</p><p class="ql-block">下图:锰方解石</p> <p class="ql-block">上图:黄铁矿</p><p class="ql-block">下图:蓝铜矿</p> <p class="ql-block">方解石</p> <p class="ql-block">水晶+石膏</p> <p class="ql-block">尖晶石+透辉石</p> <p class="ql-block">鱼眼石+辉沸石</p> <p class="ql-block">绿松石</p> <p class="ql-block">铬铅矿</p> <p class="ql-block">  狗头金被称为“华北金蟾”,因其外形酷似蟾蜍而得名。“华北金蟾”产于大同市灵丘县料眼金矿,重达425克,纯度可达90%以上,是山西省有史记载以来发现并保存下来最大的一块。</p> <p class="ql-block">山西地貌图</p> <p class="ql-block">  自然博物馆一层出口处还有“野生动物展览”。展示了110余件珍稀野生动物标本,分为六大板块,以动物地理学为主线,让观众近距离观赏珍稀动物。</p> <p class="ql-block">  许多经过培训的小朋友主动上前为游客讲解野生动物知识。</p> <p class="ql-block">自然博物馆出口</p> <p class="ql-block">  因自然博物馆停车位较少,我们把车停在隔壁的太原图书馆地下车库。</p> <p class="ql-block">  1954年1月太原市图书馆正式对外开放。2014年4月旧馆进行全面改扩建,2017年10月,新馆建成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太原图书馆总面积5.6万平方米,有阅览座席3616个,图书馆藏书总量达153万册。</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大厅非常壮观</p> <p class="ql-block">阅览座位非常舒适</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一楼举办“当代朝鲜油画精品展·太原”</p> <p class="ql-block">  虽然自己不太懂油画,但朝鲜画家对人物、动物和风景的刻画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  太原市作为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2500多年建城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博物馆数量达到了101座,图书馆104座,真是令人赞叹和羡慕!看来我们的博物馆之旅还得加速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