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河西走廊

Kathy

<p class="ql-block">一直想去大西北看风景,于是,这个暑假小心思启动了。 </p><p class="ql-block">青甘大环线一圈太赶了,青海线大体是风景,青海湖、 茶卡盐湖、察尔汗盐湖、U型公路、翡翠湖,且海拔高可能高反严重。甘肃线都是历史书里的知识点,祁连山、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敦煌。 既然河西走廊是历史绕不过去的知识点,涉及西安、东汉、隋、唐,那么,咱们就去甘肃吧。 </p><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的旅行,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只为看一眼”。 旅行大部分时间花在路上,每天7h+甚至十几个小时车程,沿路是一望无际、寸草不生的土地,又或是连绵不断的祁连山脉和那大片的绿洲草甸,又或是狂沙漫天走一步退三步的沙漠。同一片景象可能持续1个多小时。 </p><p class="ql-block">到了景点,历史上繁荣的城关也被风沙侵蚀,看一眼就尽收眼底。但是待在原地,想象历史书上描述的事件和场景,用心感受守关的艰辛、贸易往来的勇气、开疆扩土的魄力,才是河西走廊旅行真正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8年·西汉</p><p class="ql-block">一个使团即将出征。朝廷侍从官张骞郑重地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象征授权的符节。他将率领使团踏上出使西域的行程。这一年,他们都很年轻——</p><p class="ql-block">刘彻19岁。张骞27岁。对于距今2100年前的这个帝国来说,“西域”,无疑是个风险重重又令人向往的地方。张骞一定知道,西去的路上必定充满艰辛和不测。但他无法知道的是,当他转身的那一刻,这次起伏跌宕、险象环生的出行就将注定被载入史册。而河西走廊,也将从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p><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中国版图上,一个由西北至东南走向的省级行政区甘肃省,形状犹如一支如意,它的中段,是一条自然形成的地理大通道。</p><p class="ql-block">这条通道东西长约1200公里,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南侧是祁连山脉,北侧是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p><p class="ql-block">因为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于是被人们称作——“河西走廊”。</p> <p class="ql-block">Day1 </p><p class="ql-block">高铁抵达兰州</p><p class="ql-block">晚上夜游兰州</p> <p class="ql-block">Day2</p><p class="ql-block">租车自驾开启本次河西走廊之旅。</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凿空西域,陆续设置“武威郡”、“酒泉郡”、“张掖郡”、“敦煌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西四郡”。河西之繁盛,莫过于汉唐。西汉时,张骞通西域, 这不仅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行为,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地理探险。根据张骞带回的情报,汉武帝在河西为后世丝绸之路的繁盛,东西文化的大融合奠定了地理空间的基础。</p><p class="ql-block">第一站:河西起点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距离兰州大约2个小时路程。乌鞘岭,藏语名”哈香日”或“哈香聂阿”,是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古丝绸之路要冲, 位于祁连山脉北支冷龙岭的东南端,甘肃省和青海省之间,主峰海拔3562米。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 </p><p class="ql-block">这里有:</p><p class="ql-block">霍去病西征</p><p class="ql-block">张骞出使西域</p><p class="ql-block">唐玄奘取经</p><p class="ql-block">左宗棠收复新疆留下的痕迹。</p><p class="ql-block">“盛夏风起,飞雪弥漫”是乌鞘岭“山山相连,关隘天成”是乌鞘岭“自古兵家必争地,道盘九曲下西凉”亦是乌鞘岭。登顶乌鞘岭上遥望马牙雪山,放眼草原,着实很壮观!</p><p class="ql-block">由于海拔较高,小伙子出现高反,耳鸣严重,下山开车一路高速,慢慢缓解。四个多小时来到张掖。</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直至今日仍保留着汉武帝在河西设郡时的名字——“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张掖古称甘州,经过汉帝国将近400年的经营,河西走廊农耕、畜牧与商贸发达,是躲避战乱的桃源之地。魏晋动乱之际,很多向河西走廊迁徙的世家大族选择在这里定居,这里和周边城市气候干燥的环境不同,张掖的葱绿,青山翠谷让人们感到心情舒畅,为张掖留下了“塞上江南”的美誉。</p><p class="ql-block">此行主要游览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地质公园七彩丹霞,这里的彩色丘陵和峰林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尤为壮观,是张掖的标志性景点。提前公众号购买门票,赶傍晚6点场进入景区,因为“每至旦暮,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 这里就像上帝打翻的调色盘,天然形成的丹霞颜色是人为刻意不能为之的。 </p><p class="ql-block">当热气球全部升起的时刻,在落日余晖的辉映下有种卡帕多奇亚的错觉,还是很震撼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购买的普通票,景区西门进,坐大巴来到1号观景台——云海台,这里可以拍到网红S湾,傍晚风好大,感觉人要被吹走一般,抓着儿子的胳膊不敢放。接着上大巴车直接赶到四号观景台——虹霞台,这里是观看落日的最佳位置,当然人也是最多的。当晚乌云避日,并没能看到日落,但丝毫不影响欣赏美丽的景色。最后来到2号观景台——仙缘台,人很少,我们正好拍照留恋。出景区已是晚上8.30,因为当晚就定了景区边的酒店住宿,晚饭就在路边的餐馆解决。</p> <p class="ql-block">Day3</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8点多我们又准备出发,户外仅仅23℃左右,是家乡40℃高温绝对想象不到的。离开张掖,祁连山下,一座小城,在丝绸之路上,它是河西四郡之一,“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在黑水河两岸,它是甘州,“甘泉遍布”“鱼米之乡”;从汉时的荒凉到唐时的繁华,从五彩的丹霞地貌到绵亘的祁连山脉,草原上有雪山,碧水旁有沙漠……既有江南风韵,又有塞上风情。</p><p class="ql-block">驱车约3.5个小时,我们来到了</p><p class="ql-block">第三站:嘉峪关,古时隶属,酒泉郡(“肃州”),因城下有泉,泉水若酒,故名“酒泉”,传说霍去病曾在此大败匈奴,汉武帝特赐御酒庆功霍将军希望将这份赏赐与将士共享, 无奈御酒有限他便命人将御酒倒入一眼清泉中大家共饮此泉,以示同享这份荣耀。</p><p class="ql-block">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 </p><p class="ql-block">门票:110/人(包含嘉峪关关城,天下第一墩, 悬壁长城)这个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没办法分开买门票。因行程关系,此次我们只走了关城景区。 </p><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可以幻想两千多年前探路者张骞孤独的身影;一位背负和亲使命的汉朝公主一路的风餐露宿;十七岁的军事天才霍去病大破匈奴,在此封狼居胥;白发将军李广为尊严血染大漠;这里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豪情,也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观。西风萧萧大漠渺渺一道边关守护整个民族,每一寸土都有人奔赴,每一寸天都以生死来守护。任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它依然守护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嘉峪关,这里的一砖一瓦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p><p class="ql-block">出景区赶赴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瓜州——戈壁雕塑群</p><p class="ql-block">瓜州属敦煌,瓜州雕塑群就在通往瓜州的路边,矗立在戈壁上,震撼人心。途经路线依次是:奔跑的小孩(新建的,名字是听来的)——汉武雄风→大地之子→无界, 停车方便3个点的车程相隔不远。 景点免费,喜欢艺术、喜欢雕塑、喜欢拍照摄影,尤其游学河西走廊的朋友非常推荐停下来观看。 雕塑群均出自清华大学董书兵教授之手。</p><p class="ql-block">1汉武雄风</p><p class="ql-block">汉武帝俯瞰戈壁大地,脚下六颗石头对应河西四郡及两关,彰显汉唐之雄伟气韵,悠悠历史就这样通过如此震撼有力的方式呈现在我们面前。</p><p class="ql-block">2大地之子</p><p class="ql-block">雕塑群里这是醉受孩子喜欢的一个景点。一个巨婴躺在大地上安然沉睡。而设计者的寓意就是我们人类亦如同这婴儿一般依赖于大地母亲,从而呼吁我们要保护环境。 </p><p class="ql-block">3无界</p><p class="ql-block">由纯白色巨钢结构搭建成,宛如戈壁上的海市蜃楼。 驾驶汽车绕行一圈太有沙漠狂飙的感觉了。</p><p class="ql-block">雕塑路边一定要试下瓜州的蜜瓜,非常甜。我们买了一个超大的,口感非常好,就是忘了给瓜拍照了。</p><p class="ql-block">伴着落日,我们决定走国道到敦煌,一路限速70,那就开开停停,外面暴晒显示42℃,一片荒漠。晚上近8点才到敦煌入住酒店,天依旧很亮,已经饿晕了,酒店楼下就是一间地道的当地餐馆,敦来顺,赶紧补充能量。酒店周边便利店,奶茶店都有,很方便。</p><p class="ql-block">敦煌,它是走廊西端的重镇,两千年前,霍去病两次深入河西走廊,驱逐匈奴。当他停下来的时候,发现这里恰好有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山河,有绿洲,是一个理想的防御和出击的基地。于是,敦煌成为汉帝国向西域迈进的边城。它很快从汉帝国最初设置的河西走廊两郡中独立出来,成为著名的河西四郡之一。发源于祁连山积雪和冰川的党河流经敦煌,使这块荒无人烟的戈壁滩变成得天独厚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Day4</p><p class="ql-block">根据时间安排,这一天是敦煌西线一日游。从市区开过去只有一条路,一路上戈壁沙漠荒凉,而且很多时候没有信号,所以提前下载了离线地图,便于导航。</p><p class="ql-block">第五站 敦煌西线</p><p class="ql-block">(1)烈日、戈壁、奇迹</p><p class="ql-block">阳关</p><p class="ql-block">汉武帝征服匈奴、收复河西后,“列四郡,据两关”,此后一直到唐朝,玉门关和阳关都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关隘。</p><p class="ql-block">阳关是因为坐落在玉门关南边,所以取名阳关。汉武帝时期在河西“列四郡 、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咽喉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p><p class="ql-block">据考古学家研究发现,阳关在当时是占据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所以被设立为屯兵的军事要地理所当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阳关在古代是水源充足 、土地肥沃的绿洲盆地,在两三千年前有发达的火烧沟文化。后来河流干涸,泥沙淤积,逐渐被风沙掩埋,隋唐时就废弃了。</p><p class="ql-block">王维著名的诗词</p><p class="ql-block">渭城朝雨浥轻尘</p><p class="ql-block">客舍青青柳色新</p><p class="ql-block">劝君更尽一杯酒</p><p class="ql-block">西出阳关无故人</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方形城堡,办公区、住宿区、马厩、瞭望角楼等设施完备。</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遗址</p><p class="ql-block">玉门关,天下九关之一,也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卡。打卡汉长城遗址,感受千年岁月的流转;大漠孤烟,天地苍茫,在这里都有了具象的展示,聆听往昔故事,感受这座古老关隘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最有名的当属王之涣的那首凉州词:</p><p class="ql-block">黄河远上白云间,</p><p class="ql-block">一片孤城万仞山。</p><p class="ql-block">羌笛何须怨杨柳,</p><p class="ql-block">春风不度玉门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年玉门关,风在这里用时间战胜了空间,但文化的脉络却薪火相传</p> <p class="ql-block">雅丹魔鬼城</p><p class="ql-block">雅丹魔鬼城位于敦煌市西北约180公里处,是敦煌西线旅游大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p><p class="ql-block">置身于雅丹魔鬼城,宛若进入了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世界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北京的天坛,西藏的布达拉宫,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草原上的蒙古包,阿拉伯的清真寺应有尽有,雕塑有威武的将军、大漠雄狮、孔雀开屏、丝路骆驼队、舰队远航、群鱼出海、中流砥柱......不可胜述。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比,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决定坐吉普车体验深度游,父子俩都表示很值,大漠豪情就是这番大丈夫气概!</p><p class="ql-block">作为沟通欧亚的商业大道、中原王朝的前出基地,敦煌寄托了熙来攘往各色人等的梦想。而从敦煌再往西进入西域,则要穿越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p><p class="ql-block">出景区快马加鞭驱车回到酒店,稍作修整,换身衣服去鸣沙山,听万人演唱会。</p> <p class="ql-block">(2)历史,人文,建筑</p><p class="ql-block">第六站: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一弯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水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颇为奇观。</p><p class="ql-block">月牙泉最像初五的一弯新月,落在黄沙里。泉水清凉澄明,味美甘甜,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虽常常受到狂风凶沙的袭击,却依然碧波荡漾,水声潺潺,是当之无愧的沙漠第一泉!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p><p class="ql-block">当天刮起了沙尘暴,我们9.30就决定下山回市区,果然是明智的,一路上行走都是尘土飞扬,眼睛完全睁不开,也算是沙漠城市的一种体验。</p> <p class="ql-block">Day5</p><p class="ql-block">第六站:莫高窟</p><p class="ql-block">早晨起来下雨了,温度骤降18℃,带着的外套终于用上了。之前只买到了莫高窟参观的应急票,12点场次,于是睡个懒觉,吃了早午饭,去往莫高窟。先在数字中心排队约20分钟坐上景区大巴,来到莫高窟参观区域,长长的队伍大约又排队2个小时,一共参观了四个洞窟。</p><p class="ql-block">96窟(九层楼): </p><p class="ql-block">这是莫高窟中最大的佛像,被称为“北大像”。佛像雄伟壮观,是莫高窟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148窟(涅槃窟): </p><p class="ql-block">这个洞窟以涅槃卧佛著称,是莫高窟的第二大睡佛。卧佛形象安详,周围壁画精美,是游客们必看的洞窟之一。</p><p class="ql-block">130窟: </p><p class="ql-block">该洞窟内供奉有弥勒佛像,是莫高窟中历史较悠久的石窟之一,也是“南大像”。佛像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p><p class="ql-block">138窟: </p><p class="ql-block">莫高窟138窟开凿于晚唐,洞窟形制独特,壁画精美,融合了五代、元、清等时期重修的痕迹,被俗称为“送子娘娘殿”。</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由一位僧侣乐尊在鸣沙山这片寂静的沙漠边上开凿了第一窟,从此便如雨后春笋般连绵不断。穿梭在历史的长河,回望朝代的更迭,这里见证了佛教文化的兴衰和繁荣。</p><p class="ql-block">每一座洞窟都充满了故事,渐渐开筑成今天我们所见的莫高窟。墙壁上的精美壁画,色彩鲜艳,细节丰富,塑像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折射出匠人的精湛技艺和无尽的虔诚。这里的艺术,跨越宗教,绽放人性,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文创一定是夺眼球的,在这里怎么可能空手而归,买了香囊,冰箱贴和书签。</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敦煌夜市</p><p class="ql-block">参观回到酒店已是下午4点,买好饭菜,酒店干饭。晚上8点前往敦煌夜市,和所有旅游城市一样,这里商铺琳琅满目,美食扑鼻而来。我们买了几大包纪念品,吃了罗泊烤鱼,发现天又要下雨,赶紧往回赶。步行一会儿就开始下大雨,在商场门口躲雨,裹着薄羽绒的我,不时招来游人羡慕的眼神。后来我们才知道,敦煌上次下这么大的雨还是十几年前,真是难得一见。</p> <p class="ql-block">(3)食之尚味</p><p class="ql-block">胡羊焖饼</p><p class="ql-block">胡杨焖饼是敦煌最特别的面食之一,也是一种适合秋季食用的营养菜。它是用精制面粉擀成薄如纸的面片,切成长条煮熟,加汤食之。面条细长而匀称,尤像韭中,加之汤的味道鲜美,吃上一碗,使人顿消饥饿疲劳。臊子面关键在汤,汤的制作很讲究,先将臊子(猪羊肉、萝卜、洋芋等)在锅内适火炒好后加入水,再辅之豆腐、葱、蒜、香菜、虾片、芝麻等佐料,然后将面挑入汤中,即成一碗难得的美食。</p><p class="ql-block">杏皮水</p><p class="ql-block">李广杏成熟时晾晒成杏干,再用杏干熬制而成,冰镇后口感酸甜,生津止渴,深受大众喜爱!</p> <p class="ql-block">敦煌,‌取“盛大辉煌之意”,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敦煌的描写,‌不仅仅是一篇文字,‌更是一种感受。‌它是对敦煌这座城市的热爱和赞美,‌是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的赞美。‌在这片土地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独特,‌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敦煌,‌一个值得一生去探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路美景,很多都能在影视作品里找到对应,是影视迷的最爱!</p> <p class="ql-block">Day6</p><p class="ql-block">到此,河西走廊已经完成。</p><p class="ql-block">我们从敦煌返程,再去弥补那些来时忽略的美景。这一天在车上足足13个小时。</p><p class="ql-block">第八站</p><p class="ql-block">山丹军马场</p><p class="ql-block">8点出发,开到距肃州服务区5公里处开始堵车,足足等了3个小时,幸好车上有粮草。这样军马场肯定去不了了,我们开到山丹时决定走一段国道,沿着祁连山脚下找寻草甸的风景。果然,这里风吹草低见牛羊,小麦刚刚成熟,比我们那儿晚了近两个月的光景。一望无际的壮阔草原上,水草丰茂,百万亩油彩画竞相绽放,犹如壮观秀美的自然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人少景美,保留着草原最原始、最自然的模样。盛夏时节,大片的草原放眼望去皆是绿色,天高云阔,美不胜收。晚上9点抵达武威酒店。晚饭补上了嘉峪关烧烤。</p> <p class="ql-block">Day7</p><p class="ql-block">武威,取「武功军威」之意,以显示汉帝国的武功和军威到达河西。武威,是千百年前的梦幻凉州,古丝绸之路上的军事重镇,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高度繁荣的地区。</p><p class="ql-block">(1)诗人、行者、侠客、将军</p><p class="ql-block">——凉州的土地,从不缺少美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第九站 鸠摩罗什寺</p><p class="ql-block">几千年来,河西走廊上走过了太多的人。凿空西域的张骞,少年英将霍去病,一代旅行家马可波罗,还有传播璀璨文化的千古一僧——鸠摩罗什(《阿弥陀经》、《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经由他手译注后,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鸠摩罗什寺,是著名佛教译经家鸠摩罗什初入内地驻锡弘法之处。寺内雄立的宝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修建的,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是研究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也是武威城内的一大奇观。</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 武威文庙</p><p class="ql-block">武威文庙又称为圣庙或孔庙,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群。它位于武威市区东南部,规模宏大,被誉为“陇右学宫之冠”。文庙不仅展示了古代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其建筑本身也极具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2)大漠中的烟火</p><p class="ql-block">三套车</p><p class="ql-block">三套车是由一碗凉州行面,一碟卤肉和一杯冰糖圆枣茯茶组成,面条劲道口爽味鲜,卤肉熟而不烂肥而不腻,茯茶色泽浓艳香甜可口,这是老百姓的传统吃法,有荤有素,饱肚子,补充水分补充能量。三套车是武威舌尖上的城市名片。</p> <p class="ql-block">“ 四凉古都,河西都会” “ 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而那个地方,就是凉州。</p> <p class="ql-block">用餐后,我们又赶紧往兰州赶,一定不能辜负我前天零点抢到的甘肃省博物馆参观门票。</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 一串千年的密码——甘肃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你一定记得历史书的那一匹铜奔马,它的另一个名称可能更加有名“马踏飞燕”。没错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正是在武威的雷台汉墓出土挖掘而来,现陈列于甘肃省博物馆,是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铜奔马,一蹄着燕,三足凌空,昂首举尾,呈飞奔状。体型矫健,气韵生动,神形兼备,是现实和想象的完美结合。把奔马的一足摆在了一只飞燕身上,让飞燕探首回顾,收足展翅,仿佛是凌空奔驰的骏马超过了流星般急翔的飞燕。使人感到风驰电掣,瞬间千里的动感,“天马行空”,势不可当的气势。</p><p class="ql-block">创作者奇妙而和谐地排除了地面和空间障碍,解决了造型艺术中重量和速度、想象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又科学地达到了平衡稳定的效果,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凌空飞驰的奔马形象。</p> <p class="ql-block">一盏惊艳了时光的“蓝莲花” </p><p class="ql-block">在甘肃省博遇见,只一眼,便爱上它远远的、静静的放置在展柜中间灯光下,像极了一朵绽放在深夜的睡莲。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玻璃莲花托盏。出生于600多年前元代的陇西望族。二十三年前在定西市汪氏家族墓重现于世。</p><p class="ql-block">这组托盏色泽温润、造型华丽、颜色高贵。</p><p class="ql-block">我无法想象在那个年代,是怎样创作出这件惊为天人的器物,无论从它的质地、造型,还是从诞生到重现,留给我们的也只有对六百多年前那个熟悉又陌生的时代,无尽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三楼的彩陶陈列,都是新时期时代,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夸一夸甘博的小黄马甲志愿者,开始以为是工作人员,后来发现是小学生讲解员,真的很尽责地在工作。甘博的文创也是出了名的,以丑得可爱的创意引得人们竞相购买。之前做了攻略,在武威就买了最经典一大一小的马踏飞燕玩偶,一样的物品,便宜不止一点点。</p> <p class="ql-block">了赶时间去甘博,我们把车停在附近酒店,避免堵车,骑共享单车来回。再取车入住酒店,后还车到租车点。累了一路,想吃涮锅,美团搜到一家步行10多分钟的小酒馆,果然闹中取静,很有情调,那晚也是七夕。</p> <p class="ql-block">Day8 </p><p class="ql-block">兰州高铁返程</p><p class="ql-block">吐槽兰州交通,15分钟不到的车程,堵得水泄不通。我们提前近一个小时,最后连奔带跑进站上火车。</p> <p class="ql-block">河西走廊之旅至此画上圆满句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