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300天:与高三15、18班的相遇相知相守

不忘初心

引子 <p class="ql-block">今年的高三8.10号开学,今天是8.11号,各种信息,了解到距离明年高考还有300天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由于原高二5班换了教政治的班主任,我只能退出,新接手了原高二30班,都是生政史组合,层次一样,现在班号是高三18班,保留了原高二21班政史地组合的小语种班,现在班号是高三15班,300天的高三时间,但愿高考时如愿以偿。</p> (一)发现问题 <p class="ql-block">2024.8.13,周三。经过三节课的考察,发现18班学习习惯确实比15班要好很多,但课上检查效果也不尽人意,能够将基础知识顺利背过的也就三分之一,对老师讲解的解题方法,如必修一的短评题,到测验时不能够用上,说明听课效果差,而15班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由于是突然通知开学,他们玩心重,还没转变过来,可高考不等人啊!</p> <p class="ql-block">8.26日,周二。课上对18班搞了个突然袭击,改变直来直去提问的方式,用一张易错易混的知识点让学生去改正,结果学生回答时表现出改得不彻底,我有些发火:“做题不认真思考 ,背了三节课的基础知识还是记不牢固,你们的课堂学习效果太差了!”</p><p class="ql-block">唉,这个班跟我原来的班差不多,都属于死记硬背学习知识而一到考试就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一帮人,唉,学习能力太差啊!</p> <p class="ql-block">2024.9.30日,下午下了第三节课要放假,因为国庆节到了。而这节课是我们的自习辅导课,布置了背诵任务和做题任务。在半节课时,检查了15班的背诵情况,提问了5个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背过。当时自己就气得腹部鼓胀,学生们这半节课看似再背实际上心早就飞了,自己着急是因为都高三的学生了还不知道学习的紧迫性,还一门心思想着放假回家放飞自我。结果又批评了他们一顿。晚上再一想,何必呢!现在的学生跟以前的学生不一样了,他们生活在手机不离手的时代,手机能上网了比用电脑上网方便多了,信息爆炸时代,谁愿意困在教室里呢?再者,现在的学校学习是一天到晚14节课,从早上6:10到中午12:00早读加五节课,再从下午1:50到5:50语英小自习加四节课 ,半小时晚饭后,从6:20到10:00又是四节晚自习,除了一周两节体育课和每天下午大课间的八段锦时间,都是在教室里坐着上课的时间,课间还得接受各科老师的课间个别辅导,学生们真是不容易,所以这样的课程安排下,谁不盼着放假离开学校呢?</p><p class="ql-block">可是,当老师的就想对学生的每一节课负责,就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好好学习提升学习效果,因为现在的高中课程学的内容多,有必修还有选择性必修,高考要考,那就都得学,课程增加但时间还是三年,所以只能增加课时,像20多年前的下午两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早就取消了!形势所迫,必须利用好每一节课,必须检查督促。</p><p class="ql-block">一个多月以来,总是为这个班不良的学习状态学习习惯而着急生气,课代表也劝我别生气,我想了想也是,学生们都高三了,学习习惯一时半会儿也改不了的,下一步就抓那30多个愿意学习的学生就行了。</p> (二)对症下药 <p class="ql-block">解题思路可视化</p> <p class="ql-block">反思巩固</p> <p class="ql-block">教师点拨</p> <p class="ql-block">2024.10.19日,周六放假,学生整理的必修三的知识体系。目的是引导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p> <p class="ql-block">2024.10.22日,周二,上午第四节课,15班。</p><p class="ql-block">讲解法律第一单元训练案上的10个2024年各地高考题,根据阅卷情况,辛雅萱同学仅做错了一个题,批阅时在她学案上告诉她,等上课时让她上讲台讲题,高二时也让这个班同学上台讲过逻辑课本知识,上高三后也让孙化麒同学上台讲过训练题,所以这次依然延续这种形式,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将来找工作参加面试打好基础,另外换一种方式讲课,也增加学生对自己课堂的兴趣,学生讲不清楚的地方老师及时点拨。</p><p class="ql-block">再讲到下面这个题时,学生们对C选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而我只是引导学生自己去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绝不说结论,最后问题得到解决。这充分体现了思政课的思辨性,也应了那句话——理越辩越明。</p><p class="ql-block">复盘争辩过程:</p><p class="ql-block">学生1:课本第4页说,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既然是买卖的手机,所以客体是手机。</p><p class="ql-block">学生2:要注意选项说的是买卖手机的过程。</p><p class="ql-block">学生3:买和卖就相当于借债和还债的关系,只不过还的是手机而不是钱。所以应是此处客体就是债权关系的客体,即行为。</p><p class="ql-block">(其他同学认可这一说法,我也认可。)</p><p class="ql-block">我追问: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又怎么解释?</p><p class="ql-block">学生4:“所有权”应指的是“物”归谁所有。</p><p class="ql-block">我追问:处理的是哪两者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学生5:人和物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我继续追问:买卖行为处理的是谁和谁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学生6:是买方和卖方的关系,也就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我及时点拨:所以此选项之客体是行为而不是手机。</p><p class="ql-block">至此,学生对该选项彻底弄明白了,这才是深度学习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验:1、对于习题讲评课,就得让学生多说多讲,在辩论中深入理解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2、让习题做得好的学生上台讲题的做法要坚持下去。每次习题讲评课都要争取换一个新同学上台讲题,体验当老师的感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能力,也能调动班内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增加其对政治课的兴趣。</p><p class="ql-block">3、课堂上分小组讨论,不分组辩论,也要坚持下去。总之,课堂要让学生动起来:身体动起来——主动站起来说、被提问站起来说、及时写下来;头脑动起来——多思考多辩论。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三“动”齐发,打造生动活泼的高效课堂。</p> (三)初战告捷 <p class="ql-block">期末考试自己教的俩班按超基数计算都进入了红旗梯队。功夫不负有心人。但没拍下来,级部也没往群里发,大概是因为面临过年吧?希望考的不好的班级和任课老师都过个好年。</p> (四)再敲警钟 <p class="ql-block">2025.3.25,周二。自从3月3日市一模后开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轮复习,即所谓的专题复习,模式是快速宏观复习课本内容与各地一模题套题双管齐下,不仅印的有学案要做和讲,(学案内容为:宏观知识体系+时政热点+高考真题主观题再讲再练找规律+十道选择题的限时训练。)而且周内利用两节自习分开做一套省内各地一模题,周六周测两节课连排再做一套一模题,由于今年不同往年,每次测试,都是高考模式,知识范围是7本书全覆盖,所以每次考后的试卷讲评就是既讲题又复习考查到的知识,这样就造成了如今的二轮复习模式是以题带知识点,以知识点链接相关知识的归纳,还得讲解题规律和方法的复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开始感觉这种复习模式不如以前的(新高考之前)二轮复习注重课本和时政热点的结合,二模后再做套题的复习模式,后来在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省内别的地方也是这样以做套题带基础知识的复习模式,才觉得现在只能这样复习,因为新高考要考7本,内容多且考得细还考深度理解能力,杜绝死记硬背,而且整个高三所有的考试都是考七本书而不是像去年一样哪个阶段只考哪几本,所以现在的复习只能是这样双管齐下。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总是感觉对知识掌握的不系统,做不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所以学生做主观题时逻辑思维能力差,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出的答案前言不搭后语,阅卷只能是看词给分,如果细看句子表达,意思根本就对,以致学生考原始分70多分就是高分了!自己觉得二轮复习应该是将各地一模题横向整合,即七本书从必修一开始按顺序分别组卷,如复习法律知识,就把所有一模题中法律部分的题整合到一张试卷上,集中精力突破一本书,深度思考每个知识点,也能构建逻辑体系,做到融会贯通,以不变的知识应万变的题目。</span></p><p class="ql-block">周六放假回来的周日(2025.3.23),白天一节课做泰安一模题中的选择题15个,做完就讲评。晚自习做4个主观题。收上来加班批阅,找得分点打小分,累还生气,因为得分普遍不高,生气自己教的解题方法学生不用。周一讲评主观题,经济评析题是一大难,对于题中观点学生分析不透,即使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这类题上也得不到分值(12分)一半的分数,再回顾做过的类似的评析题,一节课就讲了仨评析题。周二课上继续讲解分析其他主观题,自习让学生反思上课所讲背答案写思路,一套题评析完竟然用了三天时间。</p><p class="ql-block">课堂上扯着嗓子批评学生不长记性不长脑子,老师教给的审题方法为啥不用?!</p><p class="ql-block">别的老师也反应这个18班的学生有好多自以为是的,成绩好可以彰显个性,但成绩不好还不按老师要求做,那高考怎么能考好呢?并且老师的要求都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准备的一桶水倾囊相授,而到了某些学生那里剩不了几滴水,这只能说明这类学生领悟能力太差,像张特、李美玉这俩学生紧跟老师思路分析问题的成绩提升就快些。</p> <p class="ql-block">复制的烟台一老师公众号上的话。同感。</p> <p class="ql-block">2025.3.30,周日。今晚接到级部通知,明早第一节课由上了两年半的7:20开始到3月5号开始的7:40又到明天(3.31号)的8:00开始,终于恢复到了十多年前第一节课上课的时间,看来高中双休以及晚起(由原来的早6:10分到教室改成了早7:00到)的风终于刮进了本校园,对于老师来说是好事,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增加了休息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也是好事,但对于少数不学习的学生来说真的需要提高自律性了。</p> (五)一直在敲 <p class="ql-block">2025.5.3,周六。五一小长假法定5天,高三只放了两天,今天距离高考还有35天。</p><p class="ql-block">今天学生们到校后依然是各科的周测,我们做了模拟十四,是借用的网上发布的日照的二模题,总体来说难度不大,但有的学生选择题全对,有的学生还是能错5-6个,并且没有正答率百分之百的题,主观题在答题逻辑上依然没多大进步。</p> <p class="ql-block">2025.5.6日,周二,五一小长假结束,今天签到坐班,明天市二模考试开始,连考两天半(晚上不考试,上自习。)</p><p class="ql-block">回顾一模后到如今的两个月时间,自己一边吃逍遥丸一边跟学生生气,尤其是周日上午连上两节课,讲的是周六测试卷,让学生分析,分析不透,老师提问,学生又答不上来,知识知识记不牢,能力能力提不上来,我能不着急吗?一次去听课,讲课老师用例子讽刺学生做错的题目,可学生却低头笑!他们听到的是笑话,而不是警告。自己也劝自己,各班学生都一样,这个阶段到了学习的高原地段,老师产生无力感,学生自己也很难受,他们有一种啥也不会了的感觉,所以这次模拟十四周测后讲评自己劝自己不要着急不要生气,就像李凤侠老师说的她的经历 ,变挑毛病为找优点,变批评为引导,做个“拾光者”多发现闪光点,效果会好些。毕竟也快高考了,学生也是有压力的!临近高考最后一个月,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5.27,周二。今天高三学生利用各级部十多个班同上体育课的时间拍了毕业照。往年都是6.23号高考出成绩的前一天再返校拍照,今年年级领导认为到六月份有的学生和老师都不愿意来了,所以趁体育课时间趁老师和同学们都在学校,正好拍个师生全家福,一节课的放松对同学们来说也是好事,<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蓝天下</span>在绿茵场上,同学们很兴奋,毕竟运动产生多巴胺嘛!有的学生单独或一起找老师拍照,大家都很高兴。</p><p class="ql-block">现36班原来5班的同学也非得让高三不叫他们的我和生物老师一起跟他们合影留念,真的很感谢这些可爱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上午在15班上课,讲完题自己要去和36班拍照就需要提前走十多分钟,为了不让他们分心,就说:“下节课你们去拍照,但这节课要稳住,要把15个选择题做完,青春就是最好的颜值!”有的男生反应快就说老师也不老,老师永远十八岁,哈哈,这帮可爱的孩子们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