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的传统节日·七夕</p><p class="ql-block">爱资阳·爱雁江 “浪漫七夕 爱在雁江”</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9日晚上七点,由雁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雁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雁江区汉服文化研究会、雁川艺术团、丹山慈孝文艺团等团队联合组织的七夕文艺活动在雁江古渡老码头举行。同袍们有的身穿汉服,有的穿各民族服饰和舞蹈服,欢聚一起,大家一起折河灯、编祈福绳、跳着欢快的舞蹈,共同庆祝七夕节。</p><p class="ql-block"> 七夕节亦称“乞巧节”“七巧节”、“女儿节”,但并大家所认为的情人节,而是古代的女孩子们拜仙乞巧斗巧的日子,也就是“女生节”。</p><p class="ql-block"> 她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西汉,在宋代非常盛行。后来被赋予了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晚上在鹊桥相会的中国古代著名民间故事。随着历史变迁,商业气息愈发浓重,人们更赋予了它“中国情人节”的称号。而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情人节是三月初三的“上巳节”,因为古代当时的女子并不会在七夕这天祈祷爱情的长久,而是希望自己能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并传承下来更多七夕节的习俗,非常有仪式感。</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祭拜织女,拜魁星,七月七也是魁星生日,女子拜织女乞巧的同时,文人雅士也去拜魁星以求一举夺魁,考运亨通。大家摆出瓜果,顺便祈愿丰收。在古代女子会聚在一起,比比谁的手艺更厉害,斗巧乞巧,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兰夜斗巧、投针验巧、乞巧果、巧巧饭、晒书晒衣等等。也叫“赛巧”,比斗最后“输巧”的人要将事先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得巧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