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帕米尔高原 邂逅壮美南疆

岁月清欢

<p class="ql-block">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山海经 .大荒西经》</p><p class="ql-block">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山海经 .大荒西经》</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八一建军节这天,我们一家三口落地新疆喀什,开启期待已久的帕米尔高原之旅。当天我们安顿妥当,迫不及待地前往一睹古城风采。</p><p class="ql-block">喀什古城——位于喀什市区中心,‌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的遗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也是三大宗教、四大文明的交汇点。张骞来过这里,玄奘来过这里,马可波罗也曾在这里伫足。古城的建筑充满了伊斯兰和维族的异域风情,街道内纵横交错,风格统一,电影《追风筝的人》在这里取景拍摄。</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们离开喀什,踏上著名的中巴友谊公路南下,向着帕米尔高原进发。</p><p class="ql-block">中巴友谊公路——也被称为‌喀喇昆仑公路、国道314,是一条连接中国新疆喀什与‌巴基斯坦‌塔科特的公路,全长1224公里,其中中国境内415公里,巴基斯坦境内809公里。这条公路穿越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西端,被誉为世界上最高最险最美的雪山公路。它的建设历程充满了艰辛,中巴两国共约700名工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体现了中巴之间的深厚友谊。</p><p class="ql-block">初出喀什,路面平整宽阔,两侧高大的白杨和胡杨交替闪现,如绿衣卫士挺立两旁。沿着314国道南行120公里到达奥依塔克镇,‌路边右拐的小路通往奥依塔克冰川。奥依塔克河蜿蜒而下,裸露的河床上布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石头。我们游走在河床上,不时为自己找到一块可心的石头而兴奋不已、奔走相告。我们寻找上帝散落人间的宝石的同时,何尝不是在寻找着自己遗失已久的童真呢?</p> <p class="ql-block">奥依塔克红山谷——奥依塔克红山谷,‌也被称为“南疆的火焰山”,这个地区以其独特的红色山体和丹霞地貌而闻名。我们开车寻了一条僻静小道深入探索,只见峡谷两侧红色岩石连绵巍峨、重峦叠嶂,有的如刀削斧劈般形状怪异,有的如异域星球般沤浮泡影,它们颜色似火焰般热烈,线条似红浪般翻涌,变化万千,壮美神秘,令人叹为观止。该区域目前还是一个相对野生的景点,‌对于热爱探险和摄影的旅行者来说,‌奥依塔克红山谷绝对值得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走出红山谷,沿国道314继续南行,穿越险峻雄奇的盖孜峡谷,一路高山耸立,岩石嶙峋,随时都潜在滚石、塌方和泥石流风险。</p> <p class="ql-block">33公里后到达白沙湖,我们正式踏入帕米尔高原。</p><p class="ql-block">帕米尔高原——帕米尔在塔吉克语中是“世界屋脊”的意思,又被称为“万山之王”。它与东南的青藏高原连为一体,喜马拉雅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喀拉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收拢于此,拧成巨大的“帕米尔山结”,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主要的山峰均在6000米以上。帕米尔高原波斯语意为“平顶屋”,中国古代称为“葱岭”,唐朝在此开设守捉所。这里是中国版图的最西端,也是亚洲的中心,还是山海经中的不周山。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有着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南下印度,西去阿富汗、伊朗的重要通道。张骞、法显、马可波罗、唐玄奘等曾伫足于此。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华夏、古印度、中亚、波斯乃至古罗马、古希腊等文明纷纷在这块高原上留下印痕,也塑造了今天多元而深邃的南疆风土。</p> <p class="ql-block">白沙湖、白沙山——地处高原的白沙湖,在柯尔克孜语中意为“山脚的湖”。“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万年风吹,白沙成山”,白沙湖是一个高原平湖,‌像一颗蓝色的宝石,镶嵌在帕米尔高原上。白沙山因长期风化,‌山顶的岩石沙化为白色粉末倾泻而下,‌掩盖了山体,‌形成银沙璀璨的独特景象。天气晴朗时,湖面如镜,平湖倒影,白沙如雪,水天一色,美如仙子,令人陶醉;阴天时的白沙山迷离神秘得宛如一幅墨线勾勒的中国画。传说这里是《西游记》中沙和尚的故事背景。</p> <p class="ql-block">木吉火山口——木吉乡,帕米尔高原海拔最高的乡镇,昆仑山与天山的交汇处,因高海拔、风光奇异而被人广为知晓。木吉被称为“帕米尔之眼”,这里有数十个形成于1500年前的火山口群,是新疆境内唯一一处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是世界上最具典型的火山口,也是大自然别具匠心的伟大杰作。它独特的地质地貌和斑斓的色彩,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在这日落日出的不断循环往复间,我们似乎能感受到火山经历了千万年的余温,在十八罗汉峰的守护下,仍然静静地滋养着这片高原大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返回的路上,夕阳西下,我们一路欣赏峡谷湿地的迷人风光。</p> <p class="ql-block">从木吉火山口返回到国道314继续南下至塔什库尔干县,这段140公里的路程中,雪峰林立,景色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公格尔九别峰、公格尔峰——公格尔九别峰山顶常年积雪,犹如牧民头上所戴的帽子,所以当地牧民就称它为“公格尔九别”,意思是“白色的帽子”。因它高度略逊于公格尔峰,也有人称它为“小公格尔”,但它海拔7530米,山势地形却丝毫不逊于公格尔峰,属于西昆仑山脉第二高峰。公格尔峰为西昆山脉第一高峰,海拔7649米。两峰直线距离仅15公里,它们的山体相连,如一对联袂而立的姊妹峰。它们与在其南面的慕士塔格峰一同属于西昆仑山脉,并称为东帕米尔高原的三座著名高峰。</p> <p class="ql-block">慕士塔格峰——慕士塔格在维吾尔语中意为“冰川之父”,海拔7546米,是‌西昆仑山脉的第二高峰,在314国道上是最醒目的存在。整体看起来柔和敦厚,几乎是一个完美浑圆的白色覆钵之形,但它拥有四条倒挂的巨大冰川,是“冰川之父”的典型代表。传说中,慕士塔格峰上的公主与旁边的山峰王子相恋,但因天神的干预,两座山峰被劈开,公主因思念王子而流下的眼泪变成了冰川。</p><p class="ql-block">我们在雪山脚下的苏巴什村找了个当地小伙子沙迪克的弟弟做向导,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慕士塔格峰西坡探索二号冰川。四驱越野车涉水穿过布满沙石的河谷,顺着戈壁滩和牧民放牧时踏出来的依稀可辨的草场野路一路颠簸向上盘旋,一个半小时后到达慕士塔格峰海拔4500米的山腰上。原本觉着近在眼前的雪峰,竟然隔得这么远,怪不得在新疆这边有“望山跑死马”的说法。</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山腰处弃车而行,顶着高反艰难徒步向前,翻越了几个山包,约40分钟后终于到达海拔4700米处。慕士塔格峰赫然耸立在眼前,抬头仰望,巨大的白色山体巍然屹立,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银光,一条巨大的冰舌在我们脚边延展并向山脚远探而去,这就是慕士塔格峰的二号冰川了。仔细看,巨大的冰舌由无数矗立其中的三角形冰塔延绵成壮美的银白色冰塔林奇观。冰川融水在山谷中汇成急流,裹挟着沙石,顺着山势奔腾而去,在山脚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冲积区。我们走近冰塔林,零距离观看、触摸、感受这难得一见的奇观带来的震撼。出发前,我们曾多次远观看冰川,只觉得它像一条白色飘带,从山顶逶迤而下,并没多大感觉。而现在,我只是站在其中的一个冰塔身旁,瞬间就觉得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再如此距离地一次次抬头仰望这巍峨雄伟的雪山,不免生出“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瞬。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如此的微不足道!</p> <p class="ql-block">隔天,意犹未尽的我们在沙迪克的亲自带领下,从苏巴什村的后山开车前往慕士塔格峰北坡。车子牧民的高原牧场上一路颠簸前行,随处可见被我们惊扰吱吱叫着躲入洞口还向我们张望的呆萌可爱的土拔鼠,还有蓝天白云下安静吃草的羊群、牦牛群,以及陪母亲日夜守护在高原牧场上的小姑娘,一切都是那么宁静那么美那么不真实,仿佛世外桃源一般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车子一路追寻雪峰行至海拔4600米处已再无路可行。此时站在北坡看慕士塔格峰,被刀削斧劈般陡然耸立,黑灰色峰壁如巨物般巍巍然立在正前方,居高临下审视我们。仰视峰顶,如白帽覆盖,雪光闪耀,灼人眼球,摄人心魄,让人心中倏然升腾起一种巨大的压迫感和无以名状的巨物恐怖感。白雪覆盖的山顶不断蒸腾起云雾,直指苍穹。呼啸的山风吹过雪峰,发出的巨大轰鸣声不绝于耳。时光不曾停留,但他一路走来,在这里留下了摄人心魄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从慕士塔格峰下来,路过喀拉库勒湖北岸,远处,公格尔群峰顶着洁白的雪线犬牙状一字排列,清凉澄澈的湖水漫延过一片湿地,美丽得犹如帕米尔高原上一副流动的油画,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吧。</p> <p class="ql-block">喀拉库勒湖——喀拉库勒湖坐落在慕士塔格峰山脚下,巍峨神秘的雪山直插云霄,倒映于碧蓝的湖水之中,浪漫得仿佛直达心灵深处。在这宁静的湖畔,‌时间仿佛静止,每一刻都值得被定格,‌每一帧都是大自然最精致的画卷。‌这里的蓝天与白云,雪山与湖泊,美如画卷,每一眼都令人震撼,也很纯粹,很原始也很通透。天气晴朗的傍晚时分,在湖边能欣赏到美轮美奂的慕士塔格峰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塔合曼湿地——塔合曼湿地坐落在“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脚下,喀拉库勒湖畔,被当地人称为“神花繁衍之地”,是塔县最大的湿地草场,面积达到8000多亩。这里雪峰连绵,溪流纵横,绿草茵茵,牛羊成群,自然风光如诗如画。</p> <p class="ql-block">树洞公路——树洞公路又称“天然隧道”,位于塔合曼萨热拉村,道路两旁高大茂盛的雪柳树纵横交错,形成了一个深邃幽长的树洞,延绵千米。阳光下,树影斑驳,凉风习习,我们开车穿行其中,有一种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的玄幻感,很神奇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我们开车从海拔1298米的喀什沿314国道南行280公里至海拔3100米塔什库尔干县。全程穿行在帕米尔高原上,一路上车移景易,蜿蜒的河流、碧蓝的湖泊、平坦的湿地、茫茫的沙漠、苍凉的戈壁、高耸的雪峰争相挤入视线,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其间我们多次往返在这条路上,体验了不同时间段、不同天气下的不同的自然风光,收获了无数的惊喜与震撼。</p> <p class="ql-block">塔什库尔干县——塔什库尔干县(塔县),是中国最西端的县城,隶属于‌喀什地区。塔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拥有“一县邻三国”的特殊地位。塔县不仅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还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历史上曾是连接东西方的重要通道。这里生长着土生土长的白种人:塔吉克族,被称为高山之鹰。</p><p class="ql-block">在塔县境内,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四座,其中世界公认攀登难度最大的8000米级高峰、世界上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就在这里。 </p><p class="ql-block">古石头城——古石头城在塔县的东北侧,汉代这里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犁国的王城。唐朝时期,这里成为‌葱岭守捉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散发出粗犷豪放之美。</p> <p class="ql-block">从塔县出发,继续沿着国道314往红其拉甫口岸方向行驶大约20公里,翻过山脊,一条公路蜿蜒而下,就像是盘踞在帕米尔高原山峰之上的一条巨龙,这就是著名的盘龙古道。</p><p class="ql-block">盘龙古道——盘龙古道全长36公里,海拔却从3000米陡然上升到4200米,从山顶到山脚共有600个S型弯道。‌弯曲黝黑的公路被周围寸草不生的灰褐色山体衬托着蜿蜒盘旋上升,无论视觉冲击,还是驾驶体验,都会让人肾上腺素飙升,完美演绎了魔幻、‌神奇、‌壮丽与刺激的体验。‌在盘龙古道上立有多个牌,上面写道:“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别犹豫,这个世界我们只来一次”等标语,很有禅意,也很治愈。</p> <p class="ql-block">从盘龙古道下来就是瓦恰乡,回塔县的路上,借道走了一段塔沙古道。据说这是唐玄奘取经回东土大唐时的一条路,山路崎岖,路旁群山巍峨耸立,险象环生。我们行驶到一块河湾处,峰回路转,视野中赫然出现了一幅类似于土星画面的异星景象:一座巨大的山体挡在我们视线的正前方,向我们展示了由红、褐、黄、白等斑斓色彩组成的各种花纹,极具视觉冲击力!瞬间让人有一种身处异域星球的不真实的奇幻感。</p> <p class="ql-block">红其拉甫口岸——红其拉甫口岸位于塔县境内,‌距离塔县120公里,是中国与巴基斯坦唯一的陆路进出境通道,‌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国门,高达4700多米的海拔,使得空气含氧量仅有平原地区的百分之四十六,被称为“生命禁区”。‌‌它不仅是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一类口岸,‌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通往南亚次大陆乃至欧洲的重要门户,‌承载着多民族的文化交融。‌这一带雪山林立,仿佛身着银装的勇士,与戍边战士们一起坚守着高寒山区的孤独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返回塔县的途中,路过瓦罕走廊,由于行程太紧,我们只驱车体验了一小段,算是打了一个卡。</p><p class="ql-block">瓦罕走廊——瓦罕走廊不仅是地理上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历史上,众多高僧和旅行家如法显、玄奘等都曾经过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片土地,见证了东亚、中亚、南亚、欧洲四大文明的交融与碰撞,承载了无数的历史记忆,宛如历史的见证者,诉说着过往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从塔县驱车至喀什,重温了一次这帕米尔高原的中巴友谊雪山公路。河流、湿地、草原、湖泊、峡谷、戈壁、雪山、冰川……我们的目光与帕米尔高原这片神奇壮丽、巍峨磅礴的土地一一深情交汇。</p><p class="ql-block">亿万年来,时间在这片大地上静静流淌,帕米尔高原变成了时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把时间幻化成了可触摸的雄浑线条和肉眼可见的斑斓色彩。以摄人心魄的存在,激荡着每一个为他驻足的旅客。他如同一位孤傲的守护者,静谧的矗立在这高原之巅。遇见帕米尔高原,邂逅壮美南疆!走过一次,回味一生, 惊鸿一瞥,便是万年!</p> <p class="ql-block">本次帕米尔高原之旅得以顺利出行以及圆满结束,要特别鸣谢两个人:</p><p class="ql-block">邱先生:本次活动的赞助商、司机</p><p class="ql-block">邱同学:活动的策划者、总务、司机</p><p class="ql-block">感谢两位的全程陪伴与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