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铜仁热贡六月会

深谷幽兰

<p class="ql-block">  热贡六月会,是流行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传统民俗活动。2006年5月20日,青海省同仁县申报的热贡六月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7月25日至27日跟团到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观看拍摄了年都乎乡年都呼村、保安镇的尕队村、隆务镇的浪加村的“热贡六月会”盛况。</p><p class="ql-block"> 热贡六月会是藏族、土族群众中盛行的大型祭祀表演活动,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之间举行,举办活动的村庄有五十多个。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其祭神方式在全藏区是独有的。</p><p class="ql-block"> 热贡六月会的渊源有两种相关的传说,其一称唐蕃和解时,为了庆祝和平的到来,守卫当地的吐蕃将军于当年的六月十六至二十五日向当地的诸守护神叩拜,并隆重祭祀,由此发展成热贡六月会。其二称元末明初时,元朝一支蒙汉混编的军队在隆务河谷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并在当地解甲务农,为了庆祝和平安宁,他们举行了祭典活动,祈求消灾去难人寿粮丰,热贡六月会即从此发展而来。</p> <p class="ql-block">7月26日中午赶到铜仁热贡六月会的第一个现场保安镇尕队村。祭祀活动下午一点钟开始,参加活动的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陆续来到广场长廊座椅上坐下等待。活动首先是请神祭神,在村二郎庙里进行。人们在庙里奉上祭品,有哈达、糌粑、酥油、白酒、柏枝等(和汉地最大的不同是祭品用白酒祭祀),然后有法师带领身穿盛装参加祭祀的村民绕庙,在后山高处煨桑、撒隆达、法师开山祈福。祈福完成后,祭祀的队伍下山来到庙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传习中心广场开始表演,今天下午尕队村的表演是神舞。</p> <p class="ql-block">尕队村的二郎庙。</p> <p class="ql-block">煨桑、撒隆达祈福。</p> <p class="ql-block">庙里煨桑祈福的信众。人们纷纷将带来祭祀的食品、酥油、白酒、柏枝投向煨桑炉,嘴里不停的念着我们听不懂的经咒。</p> <p class="ql-block">漂亮、庄严、肃穆的煨桑炉熊熊燃烧的炉火,承载着人们虔诚的心愿和所求皆所愿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身着盛装的村民,络绎不绝的陆续前往广场,等待着观看祭祀活动的神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父母为参加表演的小朋友整理服装,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接近两点,从山上下来的队伍在神像和法师的带领下走进广场,祭祀庆祝活动的神舞表演正式开始。</p> <p class="ql-block">表演中插着口钎表演的帅小伙。插口钎是热贡六月会活动中法师为自愿的年轻人在左右腮帮扎入钢针,也称为锁口,据说此举可防止病从口入。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插口钎、上背钎、跳舞、爬龙杆、打龙鼓,还有法师开山。众多活动中,上背钎、插口钎和开山是最受关注的。</p> <p class="ql-block">参加表演的小萌娃。</p> <p class="ql-block">尕队村当天的表演活动持续两个半小时,三点半结束。我们乘车前往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城,安排住宿,稍作休息。接近五点领队带领赶往铜仁的隆务镇浪加村,因为听说该村今天的活动中有爬龙杆开山、上背钎和龙舞表演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隆务镇浪加村的二郎庙。</p><p class="ql-block"> 我们五点半赶到浪加村,第一项祭祀活动煨桑、撒隆达活动已经结束,表演者休息。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广场四周等待着六点的祭祀活动法师爬龙杆、开山和龙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扛着龙杆进场的表演者。</p> <p class="ql-block">正在聚集参会的表演人员。</p> <p class="ql-block">祭祀表演活动开始,第一项是法师爬龙杆开山。</p> <p class="ql-block">法师爬龙杆开山。开山是法师用刀划破自己的头顶把鲜血洒向四面八方,这是一种古朴奇特的祭天方式,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勤劳、朴实、智慧和勇敢的品格。</p> <p class="ql-block">身着不同盛装的表演者,表演的龙舞、神舞和军舞。</p> <p class="ql-block">准备上背钎赤裸上身的舞者。上背钎是将10到20根钢针扎在脊背上,舞者赤裸上身,右手持鼓,左手击鼓,边敲边舞,鼓点节奏独特的龙鼓衬着粗矿优美的舞姿,华丽多彩的服饰,神秘虔诚的祈祷,给喜庆丰收的活动带来了欢乐与浪漫。但是,不知为什么,一切准备就绪,当天的上背钎活动没有进行。</p> <p class="ql-block">浪加村的祭祀活动,法师表演了爬龙杆开山、盛大场面表演了龙舞、神舞和军舞。但是期待关注想拍摄的上背钎没有进行,晚上接近八点祭祀结束。</p> <p class="ql-block">7月27日,早上八点领队安排我们前往年都呼乡的年都呼村。由于时间还早,途径隆务镇的苏乎日村,进村问了情况,得知今日没有大的祭祀表演活动,我们稍作停留,在村里看了一个寺庙,浏览一下村貌就前往年都呼村,接近九点到达。由于今天这里的六月会活动具体内容安排不清楚,问了一下只知道大约十点钟在山上的二郎庙祭祀开始,十二点在村广场进行祭祀表演活动。在这里看到了我们这次行程“热贡六月会”祭祀活动的全过程和盛大的祭祀表演场面。</p> <p class="ql-block">前往山上二郎庙参加祭祀活动的表演者</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下的年都乎乡二郎庙,庙前在色彩艳丽的经幡下,庄严肃穆、宽阔干净的广场上,中间的煨桑台,袅袅白烟升起飘向远方,微风中散发的阵阵松香令人陶醉。参加祭祀活动的人们朝拜之后,静静的坐在广场两旁的座椅上等待。前来拍摄的摄友们各自忙碌,穿梭在整个广场,寻找着各自的拍摄素材。</p> <p class="ql-block">与参加祭祀表演活动的藏族小帅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村民们用轿子抬着请来供奉的雕塑神像参加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年都乎乡祭祀活动中表演的民间舞蹈神舞、龙舞和军舞。</p> <p class="ql-block">年都乎乡“热贡六月会”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p><p class="ql-block">民族舞蹈是“热贡六月会”整个祭祀活动期间祭神愉悦的重要载体,它是热贡地区民间艺术得以存活而又兴盛不衰的根本所在,现已流传1400多年,参加者是所有男子和年轻未婚少女。舞者穿着服饰十分讲究,男女必须身着盛装。</p> <p class="ql-block">穿着盛装的法王。</p> <p class="ql-block">盛装的军舞。</p> <p class="ql-block">年都呼村的祭祀表演活动接近下午一点结束。下午活动地点还是尕队村。我们途径县城解决中饭,两点赶往尕队村。下午尕队村的祭祀表演活动是保安镇三个自然村的联合表演,是该村广场活动的高潮。在这里再次观看拍摄到了插口钎和三个村的神舞、军舞和龙舞的表演。还有身着盛装的各村女子表演的藏族舞蹈。最后三村的法王端坐会场,接受村民们敬献哈达和膜拜,整个祭祀表演活动在村民的歌舞中结束。</p> <p class="ql-block">口上插着三个钢钎的藏族青年</p> <p class="ql-block">当天的祭祀庆祝表演活动结束,三个村的“啦哇”坐在一起,接受乡亲们的礼拜瑾献哈达和祝福。“拉哇”用汉语表达就是法师或巫师,他们据说是神和人之间的心灵连接也就是神附体了,在六月会上起到重要作用。(神就是祭祀中坐在娇子中的雕塑和活动的举着走在前面的神像)</p> <p class="ql-block">六月会”期间,村民穿着服饰十分讲究,舞者必须身着盛装,男子头戴白色或红色高筒毡帽,佩戴腰刀,服饰沉稳大气,处处彰显着男人的阳刚之气。女子则身着色彩艳丽的藏袍,配以金银和自然的宝石装饰,琳琅满目,雍容华贵,衬托着藏族女子的华贵美丽。</p> <p class="ql-block">此篇借用同行扬子江老师在浪加村的一个航拍视频,与大家分享一下“热贡六月会”最为关注的爬龙杆开山和插口钎活动场景。在此向扬子江老师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青海铜仁“热贡六月会”之行,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往返三个乡镇的三个自然村,观看拍摄了四场活动场景,对青海铜仁“热贡六月会”的民俗活动中的服饰文化、舞蹈文化、宗教历史有了一个粗浅的全面的了解。</p><p class="ql-block">“热贡六月会”热烈绚丽多彩而神秘、盛大的场面令人难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