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8月2日,等老张下班回家,吃了饺子,做上了预约的车七点半准时出发去机场,办理好了托运,顺利的进行了安检,飞机十点十五准时起飞,十一点五十五到达太原武宿机场。</p><p class="ql-block"> 拿到行李后,孩子们在二楼接我俩,二十分钟的车程,我们便来到了国际阳光大酒店。这可是五星级的大酒店,设施非常齐全!我俩匆匆洗漱便睡下了!</p> <p class="ql-block">8月3日,老张去酒店吃了早餐,我们按约定的九点到酒店门口等孩子们,第一站是晋祠!</p><p class="ql-block"> 山西晋祠博物院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悬瓮山麓,是集中国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公元7世纪至12世纪间极为辉煌壮美、璀璨绚烂的篇章。晋祠是祭祀西周唐国诸侯姬虞的祠堂,创建于西周(公元前11世纪)。</p><p class="ql-block">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翁山下,晋水发山西晋祠博物院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封唐叔虞为汾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为国内所仅见。殿内两侧为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清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厅有唐太宗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续”。晋祠内还有著名的周柏、唐槐, 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唐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生机勃勃,郁郁苍苍,与常流不息的难老泉一并被誉为“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p><p class="ql-block">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如今的山西省太原市也因为在晋水之北,水之北谓阳,于是当时便叫“晋阳”。</p><p class="ql-block"> “晋祠”并非“晋王祠”的简称。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来晋王祠游玩。他游完一圈后说如今百姓当家做主,中国已无王侯,便把晋王祠中的“王”字去掉,改称晋祠。</p><p class="ql-block">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帔,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是研究宋代雕塑艺术和服饰的珍贵资料。</p><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p><p class="ql-block"> 建于宋代,呈十字桥形,如大鹏展翅,位于圣母殿前,形状典雅大方,造型独特,是国内现存古桥梁中仅有的一例。</p><p class="ql-block">金人台四尊铁人姿态英武,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西南隅的那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不但保存完整,而且神态威武,英姿勃勃,气概不凡,销明甲亮,闪闪泛光,颇为独特。据说,一年夏天气候特别炎热,身披铁甲的西南隅的铁人忍受不了这难熬的痛苦。独自走到汾河边,只见汾河滔滔而流,怎么过河呢,铁人犯了愁。正在着急,忽见从上游不远沿岸边驶下一条小船。铁人赶忙上前招呼,要求船家把他渡到对岸。船家沉吟一阵,方才慢腾腾地说:“渡你一人,人太少,可再稍候一时,再等等有无旁人。”铁人一焦急,赶忙说道:“你能渡过我一个,就算你有能耐啦”船家看了看铁人说:“你能有多重,一只船不止装一人,除非你是铁铸的。”话一落音,一语道破了铁人的本相。瞬间,铁人立在汾河边,纹丝不动,怎么这人不说话了?船家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位铁人。多眼熟啊,嗬,可不是嘛,是晋祠的铁人。船家不敢怠慢,赶忙找了一些乡亲,把铁人抬回金人台。圣母勒令手下将领,把铁人的脚趾上连砍三刀,表示对铁人不服从戒律的惩罚。今日的铁人,脚上还留着连砍三刀的印痕。</p><p class="ql-block">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p><p class="ql-block"> 在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生性贤良,家住晋祠附近的金胜村,嫁到晋祠为媳。不幸的是,她同嫁后横遭婆线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婆母只要前桶,不要后桶,名为嫌脏,实则存心刁难。一天,柳女挑水归来,在途中一骑马人要借水饮马,柳女欣然应允。等柳女返回重挑时,那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中,只要轻轻向上一提,水即满瓮。柳女回去一试,果然灵验。这个秘密不久就被柳女的小姑子发现,一次她趁获女回娘家不在,从瓮中提起马鞭,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村庄……,柳女正在娘家梳头,闻讯赶来,毅然坐在瓮上,水势一下变小,人们得救了,水母再也没有离开水瓮。</p><p class="ql-block">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附近,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继续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盛。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实际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苏醒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虽提前上网查了这些资料,但是真正到了这里,确实找不到方向!我们租了讲解器,但是由于线路不熟,常常人没到他先讲,或是他先讲而人未到。</p><p class="ql-block">即使如此,我们也从他雕梁镌刻中感悟到古人的精湛技术!</p><p class="ql-block"> 天有点阴沉沉的,我们得赶紧返回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刚返还解说器,天就下起了大雨,我们在雨中前行,竟然找不到了出口,跟着导航走了好久,终于走出来,找到了车。</p><p class="ql-block"> 午饭两孩子领我们吃的是当地特色火锅,口味不错,只是我有点吃不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四人一起去酒店小憩片刻,下午两点半驱车前往太原植物园。</p><p class="ql-block"> 太原植物园是一个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艺观赏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源街道太古路与晋阳大道交叉口。该植物园占地面积约2700亩,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了解植物多样性的好去处。以下是太原植物园的一些主要植物和景点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热带雨林馆:这是太原植物园内最大的展馆,引进了1500多种热带植物,营造了典型的热带雨林环境。这里展示了许多稀有的热带植物,如猪笼草、捕蝇草、见血封喉树等,让游客能够近距离欣赏到来自不同地区的异国植物。</p><p class="ql-block"> 沙生植物馆:展示了大量原产于美洲、非洲、澳洲的沙生植物,如仙人掌、仙人球、多肉等,让远离沙漠环境的游客感受到沙漠的异域风情。</p><p class="ql-block"> 四季花卉馆:根据季节展示相应的植物花卉,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兰花长廊,五颜六色、错落有致,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美丽的花卉展示空间。</p><p class="ql-block"> 科技成果展示厅:展示了太原植物园多年来开展的各类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是科研人员交流经验、启迪智慧、宣传科技知识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濒危珍稀植物引种驯化基地:太原植物园科研团队在全省范围内收集和引种了大量的濒危和珍稀植物,如翅果油树、太行菊等,这些植物在恐龙时代就存在,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p><p class="ql-block"> 此外,太原植物园还设有“云山湖”、“山地风情”、“木兰园”、“日本园”等景点,以及“盆景馆”、“放飞蝴蝶园”、“四季花卉馆”、“沙生植物馆”、“植物科普馆”等特色展馆,展示了丰富的植物种类和多样的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 说心里话,这里比较适合家长领着孩子来参观,确实可以学到好多知识,而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已经没有了这种求知欲,只是看了个热闹而已!不过也确实认识好多一起看没见过植物标本!在这里,我们享受的是这里面环境的优雅与轻松,那种放松感真的舒服至极!</p><p class="ql-block"> 虽然顶着蒙蒙细雨,但我们依然游兴很浓!</p><p class="ql-block"> 出来后,孩子们领我们去吃正宗山西特色——杏花堂。这里环境很独特,仿古的设计,墙面上挂着各种脸谱,颇有艺术气息!我们是在一个半封闭的包间里,既安静又能感受大堂里热闹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菜品样式虽不复杂,但是美味。</p><p class="ql-block"> 饭后回酒店,要了浴盆套袋,舒舒服服泡了个澡,一夜无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8月4日</p><p class="ql-block"> 今天孩子们安排的是平遥古城一日游。这可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好想看看他与南方古城有啥不一样的美!</p><p class="ql-block"> 大约一小时车程,我们便到了,停好车,坐上区间小车,行至古城中心区域。孩子们去约了导游,便开始我们的古城之行!</p><p class="ql-block"> 说心里话,与云南古城相比,他少了那份水韵之美,古老的街道,两旁林立的古建筑,仿佛披上了历史赋予的厚重,并不温润,却又有其不同的风韵!</p><p class="ql-block"> 听导游介绍,我们知道平遥古城由城墙、店铺、街道、寺庙、 民居等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整座城池对称布局,以市楼为轴心,以南大街为轴线,形成左城隍、右衙署,左文庙、右武庙,东道观、西寺庙的封建礼制格局,总占地面积2.25平方千米;城内街道格局为“土”字形,整体布局遵从八卦方位,由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八卦图案,南大街、东大街、西大街、衙门街和城隍庙街形成干字型商业街。</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它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经济、社会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平遥古城内的街道商铺都体现历史原貌,设计布局体现了明清时期城市规划理念和形制分布,展示了五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的演变,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在建筑、宗教、商业、民俗、民间艺术上具有丰富且独特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因为我们没有买票,导游就在外围给我们介绍了衙门、镖局等有特殊性质的几处代表性建筑。</p><p class="ql-block"> 中午,孩子们领我们在古城中找了一家网评较好的餐厅吃了午饭!</p> <p class="ql-block"> 饭后,我们稍作休息就准备去看《又见平遥》体验剧。</p><p class="ql-block"> 《又见平遥》讲述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整部大剧通过“镖师洗浴”“灵魂回家”“大院选妻”“面舞”等精彩片段,以创新的“行走式”观演模式、“穿越感”的情境体验,带领观众感受平遥人的仁德、山西人的道义,以及晋商精神。</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在敦煌看过了表演,知道这是流动式的观看,让我们近距离接触到演员,更能领悟到表演的精髓!看后确实很震撼!</p><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决定去汾河河畔走走,暮色下的汾河真的很美。有骑行者在骑行路上慢行,有因为爱好者在河畔倾情高歌,有饭后散步于此的……我们租了一辆四人车,沿着河畔慢骑,真是太惬意了!谁知天公不作美,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我们赶紧还了车,拍了几张照片准备离去,可是已经来不及了,我们被迫躲在雨棚下,可是雨势太猛,加上狂风大作,我们已经被浇透了!</p><p class="ql-block"> 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大,松瑜果断让我们冒雨跑上车避雨!回家酒店,雨也停了!</p> <p class="ql-block">8月5日</p><p class="ql-block"> 因为松瑜上班,今天就是馨馨负责领我们去玩。她安排我们去双塔公园游玩,打车半小时左右。</p><p class="ql-block"> 太原双塔公园是一个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塔北路与双塔南巷交叉口东北550米处。该公园以再现古晋阳八景之“双塔凌霄”为切入点,围绕永祚寺、革命烈士纪念区、综合性公园三大功能区,打造了一个可学、可望、可行、可游的双塔盛景。</p><p class="ql-block"> 进去大门,是一片牡丹花,因为错过花期,此时没有看到牡丹花争妍斗艳的情景。</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们来到永祚寺,它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是太原市的地标建筑之一。寺内所有建筑均为砖结构,没有使用一根木头,是全国唯一一座砖结构修建的寺院。永祚寺内的双塔,即文峰塔和舍利塔,是公园的核心景点,象征着文运和佛教文化。因为不感兴趣,我们匆匆而过。</p><p class="ql-block"> 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双塔:文峰塔和舍利塔,均建于明万历年间,高度均为50多米,相距不足百米。文峰塔旨在补益地势不足,象征文运兴旺;舍利塔内部珍藏佛舍利子,是佛教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今天游人不多,姑娘说我们可以攀爬文峰塔,沿着塔内蜿蜒细窄的楼梯,我们盘旋而上,时不时的会遇到下行的游客,这时我们需停下侧身而立,等对方下去我们方可上行。越往上走,楼梯越窄,而且我已经开始有窒息感了,特别听到下行人说上面越来越窄,我就开始腿软,索性选择回头!就这样,32层的塔,我只爬了五六层就放弃了!</p><p class="ql-block"> 没有爬到制高点虽然有遗憾,但是不后悔,因为身体最诚实,即使这样我都已经心窒腿软,如果到顶,我还能不能走路都是另说!</p><p class="ql-block"> 回返时,遇到美景就随意拍拍,倒也惬意!</p><p class="ql-block"> 午饭是松瑜定的山西特色——顺溜刀削面,确实好吃!</p><p class="ql-block"> 在松瑜家休息到三点,我们打车去机场,办理登机手续,时间刚刚好。飞机六点四十五准时在大连机场落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此次太原之行,饱了眼福,更享了口福!</p><p class="ql-block"> 逛了晋祠,感受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冒着蒙蒙细雨游了植物园,知道它不仅是一个美丽的休闲场所,也是一个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它通过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向公众普及自然科学知识;</p><p class="ql-block"> 穿行了平遥古城,近距离了解了他与南方古城不同的风韵,从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感受了平遥人的仁德、山西人的道义,深刻领悟晋商精神;</p><p class="ql-block"> 夜游汾河,暮色中沿着河岸骑行,美景如诗如画,狂风暴雨的突袭更增添了一份闲情逸致;</p><p class="ql-block"> 烈日炎炎下游双塔公园,难忘攀爬时那种窒息腿软的挫败感!</p><p class="ql-block"> 品尝了山西美味:砂锅、杏花堂、平遥古城特色、慕虾记那硕大的小龙虾、顺溜刀削面……</p><p class="ql-block"> 享受了阳光国际五星级酒店事无巨细的服务!</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都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