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正能量”

闲庭信步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的热情好客在我们当地十里八方是有口碑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的记忆里,三个荷包蛋成了母亲待客的“标配 ”。不论什么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母亲先是递上一杯茶水,然后到厨房里忙上一阵子,很快一碗热腾腾的三个荷包蛋就端到了客人手中。每次只要左邻右舍的大人小孩在场,自然也少不了一份。如果是远道而来的“稀客”,母亲又赶紧杀鸡备酒,把客人款待得心里热乎乎的。逢年过节亲人团聚时,母亲除了做好一桌桌年节风味的饭菜外,还用自酿的甜酒煮上荷包蛋“过早”,美味又营养。我那时有点纳闷,怎么总是煮三个荷包蛋,而不是打一碗蛋花或者其它什么的。后来我明白了,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三”表示“多”的意思,三个荷包蛋待客显得大方客气。那时候母亲每年自孵自养的鸡成群结队,时鲜的鸡蛋随时都有,清一色正宗土鸡土蛋,不像现在市场上的鸡和蛋真真假假,让你“烧脑”得很。前几年,一位从小学到高中的发小同学来单位办事,把酒叙旧,感慨不已,说当年不知道吃了我母亲煮的多少个荷包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勤劳俭朴能干,里里外外操持得受人敬重。记得以前我们家是生产队里大会小会、夜校学习的定点场所,母亲不厌其烦热心做好服务。上面大大小小的领导来蹲点指导或者是城里“知青”下放锻炼,都会安排在我们家吃饭住宿,有的长时间与我们同起居、同劳动。母亲总是把他们视为自己的亲人,好饭好菜先请他们上桌品尝,让人感觉到家一般的温暖。有一位“知青”回省城后还念念不忘母亲在他生病期间悉心照料的恩情,买了珍贵的礼物寄送母亲,还经常给母亲写信嘘寒问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我家房前屋后、池塘周边、菜园中间都栽种了成片的果树,有桃树、李树、梨树、枣树、柑树橘树、无花果树等等,树林下还种有一些菜瓜、香瓜、西瓜……每到春夏时节,绿树成荫,各种花蕾顺着时令竞相绽放,芬芳吐艳,香气扑鼻,赏心悦目。时鲜的瓜果挂满枝头,结满藤蔓,五颜六色十分诱人,但母亲从没有摘下来拿到街市上去卖,都是用来招待来来往往的乡邻和客人。那时的瓜果纯天然无毒素激素色素,让人吃起来放心。小朋友吃得撑饱为止,大人吃好了还要送上几个或者一袋。农忙时节,大家都喜欢来我家花园果园歇凉聊天,津津有味地品尝母亲摆设的瓜果盛宴,心里美滋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不识字,但在我心中却是知书达礼的文化人。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出门三步为客。”“礼多人不怪。”意思是说,即使邻居来家里也要以宾客之礼相待。参加工作后,母亲反复告诫我,“求人不如求己。”“人的名,树的影。”“人无廉耻,百事可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母亲一句句意味深长的叮咛是我前行中的“导航”,时时给我警醒,使我受益终身。一碗碗香甜可口的“荷包蛋”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让我的人生之旅书香为伴,行稳致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