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父母的“忧苦愁”

生活冀忆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名║生活冀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美篇号║118241205</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 片║自拍及旧照翻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0后”的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积极响应国家“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号召,特别是国有企业“双职工”家庭一般都是一个孩子。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尚不富裕,独生子女,获得了老一辈及父母全部的爱,成为家庭的“小太阳”。至今想起来,也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如今,我们已经跨入或即将跨入“六十的门槛”了。孩子长大,我们变老了。最盼望的事情,就是孩子能在身边,彼此守护,相拥而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实上,几乎有一半的“独生子女”离开父母,有着自己的“诗和远方”;即使在身边也是忙工作、忙事业、忙孩子无暇回家陪伴父母。直到有一天我们真正感到“老了”才明白:每个独生子女父母都有自己不同的“愁苦忧”。</p> <p class="ql-block"><b>  先说缺憾之“忧”</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身为“独生子女”父母,我们总有一种缺憾,单项选择:要不是儿子,要不是女儿。对于大部分独生子女家庭来说,孩子小的时候也没有什么感觉。</p><p class="ql-block"> 对孩子来说,童年也并不孤单。因为他们有父母全部的爱,也不要担心父母重男轻女的,相对来说,家庭条件也会更加富裕一些,所以,他们的童年还是快乐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是,孩子长大后,工作了,成家了,有孩子了,做父母年也龄大了。这种“缺憾”就越来越明显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他女儿说过的一段话:“没结婚前过的很开心,有好多朋友,生活得无忧无虑。真正孤独是我结婚远嫁后。爸妈整天眼巴巴的盼着我回娘家,我一年回去一趟,我妈来一趟。所以,看着我爸妈送我走的眼神,心里难受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人之常情。关键当父母生病了,或者父母离开了,这时候的他们是更孤单,更无助的。如果这时候他们还没有结婚,那么他们的孤独、无助感就会翻几倍,其中的忧患,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b>  次说孤独之“苦”</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大了,就如同苍鹰展翅,翱翔天空。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眷恋原来的家庭,想要闯荡世界。</p><p class="ql-block"> 一次同学聚会阿乔说:“我们唯一的孩子,不在身边,父母心里总是空荡荡的,每天都在思念与牵挂中度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们也是如此,特别是逢年过节连个去的地方都没有,这时候不方便去亲戚朋友家吧。别人家热热闹闹,人来人往,这边打牌的,那边烧饭的,聊天的,热热闹闹。而“独生子女”家庭总是冷冷清清,菜烧多了都吃不了,打牌全都“三缺一”,每次看到人家谈笑风生,他们苦恼极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父母有老伴陪在身边,还好一些,总归是有个知冷知热的人,还能聊聊天,日子还不那么难熬。若只剩自己一个人,每天进进出出只有孤独的影子陪伴。一天到晚,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一个人做饭,做多了吃不了,饭菜越来越将就。即便心情郁闷,意志消沉,也不愿告诉孩子心中的苦闷。怕给孩子添麻烦,想让他安心地工作和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再说溺爱之“愁”</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身边有一对夫妇一辈子开“杂货铺”为生,辛辛苦苦把儿子拉扯长大。父母为了他能娶妻生子,把一生的积蓄都拿出来,给儿子在大城市买了房子。可是这个儿子,从未考虑过父母会遇到什么困难,家中有“猫”有“狗”的地方,也从未曾想给父母留一间房。当父母年老体迈,前来投奔他们的时候,让父母在外面租了房子。只是说有空的时候,去看他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家庭,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因为太宠孩子,导致他不能独立面对生活。孩子成年之后,仍然不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还要父母帮忙,付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生子女,多被溺爱。只知道索取,习惯了被爱。不懂得如何回馈孝顺父母。当然,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但父母能不为自己的“未来”犯愁吗。</p> <p class="ql-block"><b>  如何破解这些“忧苦愁”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0后”的我们要有自己的“打算”。孩子不会一直陪伴在身边,要早早地有这样的意识,不要太失落;子女长大了,应该有属于他们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父母,可以多交些朋友,学会“抱团”养老,一起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也会很快乐;不要再过度付出,不干涉他们的生活,别事事都替子女担当,要让他们独立去面对自己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键要“活在当下”看起来是寻常的一句话,实际上是一种主动应对的好办法,把“过去”与“未来”有机分开,做一暂时的隔断;尝试着重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想一想自己喜欢做什么。努力活出晚年的精彩,子孙自有他们的命运,应该由他们自己来掌握安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在当下”越豁达,越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