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酉州古城位于“世界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的酉阳桃花源风景区。据说著名歌手腾格尔演唱的《桃花源》就拍自于此。</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酉州古城很静。清脆的鸟鸣,清澈的溪水,晨风里轻轻摇曳的桃树,沉睡中的吊脚楼,让人仿佛又入了桃花源。只是桃花已随风消逝,唯留几粒青桃藏匿于树叶中。而昨夜的雨仿佛是一杯醇厚的桃花酿,让古城还未从昨夜的狂欢中醒来。</p> <p class="ql-block"> 徜徉在古城的石板路上,夜里那一盏盏红得惊心动魄的红灯笼,此时已安然入眠。轻盈的薄雾,草叶上的露珠,让古城卸下了昨夜的华装,重新散发出它独有的古朴与纯净。</p> <p class="ql-block"> 沿着昨夜雨滴的痕迹去找寻古城,寻寻找桃花留下的痕迹,寻找酉州千年的故事。那小如拇指的青桃,应是桃花绽放后留下的期盼,却在一场夜雨后跳进了潺潺的溪水里,似要去追寻那抹还未走远的梦境。那附着于卵石,顺水飘逸的绿色水藻仿佛是春天的柳条涤荡在溪水中,又仿佛是土家古舞者坐于溪水边梳洗的头饰,在讲述着酉州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古城门静静地敞开着,城门下,一位戴着银饰的少妇正在拆下小店窗口的木板。木板上的绿豆粉、油粑粑,伴着雨后薄雾氤氲而升的面汤水汽,还有在水汽背后若隐若现的微笑,正在唤醒沉睡中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 返回途中偶遇一条青色的小蛇,首尾分离,静静地躺在石板路上。慢慢蹲下,静静地看着这条小蛇,心中有忐忑,也有伤感,泪潸然而下。也许它才孵化出不久,很胆小,又很谨慎,才会在清晨人少时外出。只是世事难料,以为会避免的意外,却又意外地不期而至。</p><p class="ql-block"> 拾起一根枯枝,将失去生命的小蛇挑入一朵凋谢的美人蕉花瓣里,再将它轻轻放到长满爬山虎的石墙边。我找寻不到它的来处,只能将它静放于疑似它出发的地方。也许它会成为是蚁虫的食物,也许它会随着落花残叶渐渐与大地融为一体,但这对来自于自然,又归于自然的它而言许是最好的归宿吧。</p> <p class="ql-block"> 带着有些低落的心情漫步于渐有行人的石板路,一道金属制作的牌匾忽然映入眼帘。只见一扇布满岁月痕迹的木门无拘无束地敞开着,“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重庆酉阳创阅中心”的牌匾正在晨光下闪着银白色的光芒。它仿佛是一位喝酒喝得酣畅淋漓的土家汉子,肆意地敞开着胸怀,那胸口还有一滴晶莹的酒在闪烁着光芒;又仿佛是一位刚刚哺育了婴孩的苗家少妇,娇羞地半敞着胸脯,幸福正由内而外地溢出。</p> <p class="ql-block"> 走进创阅中心,一摞摞的《民族文学》杂志,零乱的桌椅,堆满烟蒂的烟灰缸,横七竖八摆放的啤酒瓶,还有忘记关闭的灯光,无不显示着昨夜这里曾有一场让人心动的文学盛会举行。</p><p class="ql-block"> 从左到右浏览着书架上的书目,从右到左抚摸着透着木香的书架,拿起一本《民族文学》看着里面熟悉或不熟悉的名字,有一丝失落在心中漫延:终是一位过客,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感受昨日那场盛会。晨风从敞开的大门吹进,翻动了桌上的书,轻微的沙沙声仿佛又在安慰着我:终是有缘人,虽未谋面,却从未错过。</p> <p class="ql-block"> 楼上有轻微的脚步声响起,在仓皇与不舍中赶紧走出创阅中心的大门。后看见一位文友发的信息才知,原来夜宿酉州古城的那天,一场文学盛会真的在那里举行,“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重庆酉阳创阅中心”正式挂在了那个透着木香的吊脚楼的大门前。</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幸运的,在那个寂静的早晨,有幸走进了刚成立的创阅中心。尽管我没能参与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族文学作者的畅谈中,却在那不灭的灯火里,在那明亮的文字中,感受到了弥漫在空气中的阳光的味道,文字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远处又传来木板三三两两的拆卸声,那是桃花源的入口,古城正在苏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