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花甲之年,古稀之际,重返故地,轻轻抚摸着高高飘扬在青藏线上那一面军旗,多年高原往事,犹如昨日,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记得被称作“红五月”的高原气候,是每年最佳工作的开始。工作开始,意味着驻守西宁基地大院几乎“人走楼空”,全体军人奔赴一线——格尔木指挥所,与部队共同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后勤保障任务。而守卫基地任务就交给了军嫂和年龄小小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指挥所,就是慕生忠将军用筑路工具铁掀扎地为营,成为如今著名的高原城市格尔木市初始之地。为了纪念将军和他率领的青藏公路筑路大军而修建了这座将军楼。由此,这座将军楼就一直陪伴着总后青藏兵站部指挥所工作的一代代军人。</p><p class="ql-block"> 总后青藏兵站部任务是负责青藏地区后勤保障的重要军事机构,承担着重要的物资运输、油料输送和国防通信保障任务。</p><p class="ql-block"> 自1954年成立以来,兵站部经历了多次精简整编和编制体制改革。部队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成功修建了青藏公路,铺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输油管线和国防通信线,为青藏地区的发展和驻藏部队的物资供应提供了重要保障。青藏兵站部不仅承担着近80%的物资运输和油料输送任务,还负责国防通信保障,确保了西藏军地的重要通信需求。</p><p class="ql-block"> 由于长期在艰苦环境中工作和生活,青藏兵战部被中央军委授予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荣誉称号。这种高原精神不仅激励着官兵们完成了各项艰巨任务,也成为了青藏兵站部的精神象征。</p><p class="ql-block"> 1990年7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兵站部“青藏高原模范兵站部”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如今,青藏兵站部原物资油料系统老战友们故地重游,参观老部队“军史馆”,触摸着曾经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看到那一位位将军和战友以及每一处熟悉的环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是青春的记忆,那是人生的至高点,那是一种精神展示的广阔天地。真可谓感触多多,回忆满满,意义非同一般!</p> <p class="ql-block"><b>参观展馆</b></p> <p class="ql-block"><b>有关图片</b></p> <p class="ql-block">我的高原住宿</p> <p class="ql-block">亚洲最著名礼堂</p> <p class="ql-block">物资运输</p> <p class="ql-block">开山造福</p> <p class="ql-block">管线建设</p> <p class="ql-block">维护通讯线路</p> <p class="ql-block">通天河——长江第一桥</p> <p class="ql-block">高原将军楼</p> <p class="ql-block">五三零工程穿越1080公里,海拔4500米以上。这纪念缸可是最珍贵的礼物!</p> <p class="ql-block"> 感谢老部队安排,顺利进入大院参观”军史馆”和部队老营地。真是离队多年,看到变化万千,也深深地触动了内心深处多年不变的那根心弦!在此,让我们祝福曾经为了青海、西藏和国防建设做出贡献的每一位军人、军嫂们,在祖国繁荣昌盛的环境下,吉祥平安,幸福万年!子子孙孙们健康成长,早日成为国家栋梁!</p> <p class="ql-block"><b>军营合影</b></p> <p class="ql-block">青藏线工作者常年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西宁到格尔木800公里,由东往西,公路边分别有倒淌河、江西沟、茶卡、都兰、香日德、诺木洪6个兵站。</p><p class="ql-block"> 从格尔木开始,青藏公路拐了一个弯儿,向南走去。由格尔木到拉萨大约1200公里,计有钠赤台、不冻泉、二道沟、五道梁、沱沱河、温泉、唐古拉、安多、黑河,谷露,当雄、两道河,羊八井,拉萨兵站10个兵站。由格尔木往北,还有大柴旦、敦煌两个兵站,位于格尔木至敦煌的公路旁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