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留下的故事(一)

金秋十月(拒礼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直在写军工厂的故事,总认为那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有的朋友说:你好像总是忘不了军工厂的事儿,很少看到你写回北京以后的经历。看来你对军工厂感情,比回北京后的单位感情深啊。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的。回北京后我进入了国家机关,成为了国家公务员。在人生的道路上走过了20多年。这20多年才是人生最为重要的阶段。</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秋十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与税结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 font-size:20px;"> 与税结缘,是在1985年初。那时,工厂已经解散,很多人都调回了北京,可我调回北京还没有着落。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去哪呢?不知道。没住房的单位不想去,拉家带口的回北京住哪呢?在山里有房住每月照常发工资,孩子又小就这么呆着也感觉不错,混一天是一天,没有更多的要求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话虽这么说,但看着一个个的人都调走了,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也是浮想联翩。一会想实在没地方去,就干个体户,一会儿又想厂里总会安置没处去的职工,等到最后听天由命吧。没想到的是1984年我哥哥从部队转业了,他在北京晚报看到了税务局招干的消息,就给我报了名。说试试看能不能去。当时,也没报什么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没过一个月税务局来人到军工厂看档案。还跟我面谈了一次。来人是税务局人事科的。后来,到税务局后知道他是人事科长。当时,他们还找厂里的组织科了解了我的情况。走时跟我说:回去和领导汇报,你的学历差点”。听他们这么说,我就认为没戏了。也就没报什么希望。谁知本认为没什么希望的事儿,很快就有了消息。我被税务局录用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接到税务局的调令,看着上边盖的北京税务局的大红公章,才相信这是真的,说真的那会儿税务局是干什么的我都不知道。山里呆了十几年,别说税务局了,就连北京是个什么样都快忘了。整天忙忙碌碌在车间,看到的除了山还是山。今天支援越南,明天支援阿尔巴尼亚。从没听说还有个税务局,专门收税的单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工作总算是有了着落。1985年5月31日拿这调令到税务局人事科报到。人事科长简单的跟我聊了几句,就带我去见政工局长孙局。孙局很年轻也就是四十岁左右的样子。说话很平和。问了我在工厂的情况,又简单的说了说税务局的工作性质。最后说:他看了我的档案,认为我在工厂干的不错,希望到新单位,继续努力学习新的东西,把工作做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天到税务局给我的印象还是很深的。走出局长办公室。看到各个科室的干部都在忙碌着。办公桌上堆满了要处理的各种公文、表格等等。这里的工作环境和工厂完全不一样了。车间里到处听到的是机器的轰鸣声,堆满了各种零部件。而这里整个楼道都是静悄悄的,没有嘈杂的声音。各种文件码放整齐,人们都在低头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和我一块进税务局的一共60多个人。都是来自各个企业的职工。进入税务局先参加六个月的岗前培训。不知什么原因,我直接分配到征管科。征管科的代理科长姓白,四十二三岁。身材魁伟一米八的大个子。老北京人,说话简练废话没有。第一次见到他,心里还真有点儿忐忑不安。心想他会提什么问题呢?就见他一开口就问我:“你原来是干什么的,知道税务局是干什么的吗”?“不知道,没人告诉我”。“你不知道税务局干什么的,到税务局来干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一听他这么说,心里想不知道还不能来了,来了不就知道了吗。心想归心想嘴上可没敢说出来。虽然不敢说什么,但是,他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感觉他太牛了!进入税务局工作,只干了三个月就赶上1985年整党工作开始。我被借到区财贸部参加区里的整党工作,在那里呆了一年多。回到税务局工作应该是从1987年6月。从此,在税务局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直到退休因此也与税结下了不解之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组织的培养和器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到税务局后,作为一个普通干部其实和领导是搭不上边的。在区里工作一年多,财贸部给我写了一个很不错的评语。导致局领导怕我被财贸部留下,多次找部里让我回单位。局长杨德民说:“你快回来吧,人家都问我你们从哪调来的人啊,真不错”。“您别听他们说,只不过和几个部门的领导接触多了,做了我该做的事儿。他们就认为我能力强,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局里工作以后,我感觉到领导对我的培养和器重。让我全面熟悉局里的工作。两年的时间我去了三个科室。征管科半年,稽查大队检查科一年,任命我为副科长。后来又调到计会科任牵头副科长。计会科干了不到半年,局里又让我脱产去上学,弥补学历上的不足。完成了学历的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4年国地税分家后职务又有了变动。让我身上的责任更大,任务更重。一路走来是税务局的领导在培养锻炼我成长。老局长杨德民、张恕都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我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杨局让我跟着他下所了解基层工作的情况,到企业了解企业的难处,杨局身体力行让我一个税务战线上的新兵,知道了税务工作的含义,要站在企业角度考虑问题。因为,税收的根本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税务局不是骑在企业之上的官老爷,而是,为企业服务的政府管理人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杨局退居二线以后,接任局长职务的是老局长张恕。张局虽然都50多岁了,但他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说话办事讲究的是效率。性格开朗不拘泥于形式。我任计会科牵头副科长就是张局做的决定。计会科是局里最大的科室,之所以说它大,一是人多,二是任务重。它的任务重表现在数据上,不能出一点差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计会科的数据要达到精确。每年的最后一天都要出整年的财政收入数据,与财政局对账报区政府。所以 计会科最后一天是最忙的。局里是灯火辉煌直到数据完全出来。计会科的工作除了繁杂以外,人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容易人与人之间相互产生矛盾。科里女同志多,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小事就多。科里老科长要退休,其余还有四个副科长负责具体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去计会科张局推荐,他说:“计会科女同志多,麻烦事儿多,我觉得你去最合适”。就这样张局就让我担任了计会科的牵头副科长。虽然我在计会科呆了一年,实际上只干了半年就上学去了。时间虽短我在计会科得到了锻炼。虽然工作很难但还是顺利完成了组织上交给的工作。这和各位局领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组织的关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来税务局后,领导对我生活上的困难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回北京后没有房子住,开始住在舅舅家,后租农民房。局里知道了这个情况,人事科邢科长亲自到家里走访,然后研究解决的办法。管行政的主管局长范局长,在分房时破格解决了我的住房问题。当时在科所长会上,我还怕分不到房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次分房是新盖好的楼房,要房的需要房子的人很多,用挤破脑袋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资格老的科所长要调房,82年到局的干部结婚后要住房。我85年才到局里,能否分上房子感觉心里没底。范局问我有什么想法,我说:知道局里分房压力大,但希望局里能够解决我的住房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范局听了以后沉默了一下,然后说:你不要有那么多顾虑,局里知道你的情况。你是想要桥北的旧房呢,还是桥南的新房”。说到桥南桥北是以当时的丰台大桥划分的。丰台政府机关在桥北,相对繁华一些,孩子上学也方便。局里的老人都不愿意去桥南,认为桥南破乱不堪。有的地段还是荒草丛生。相对桥北显得落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想了想就说:“我想去桥南新房,就要一楼就行”。“你也可以要二楼,你不要有顾虑”。“我就要一楼吧,孩子淘气我怕他掉下去”。看着范局平易近人的话语,我也调侃着。最终局里按照我的意见,分给了我桥南韩庄子的新楼的一楼。新楼房南北通透,还有一个小院子。走进新房心里激动了好一阵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那会儿没有闲钱装修,四白落地显得四十多平米的空间是那么宽敞。花800块钱买了一套沙发,把在工厂做的家具搬了进去,温暖的小家就这样落成了。孩子上学远了,就要过南北大桥。大桥是丰台的标志,大桥南北走向,上下延伸四五百米。上坡骑车特别费劲,尤其是冬天,带着孩子更是坡大难上。直到孩子上三年级,他自己可以走着回家了。才解脱这种困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85年5月到税务局,组织解决了孩子上幼儿园的问题,解决了住房,至今想起来都不忘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帮助。政工局长孙局接任了丰台局长职务,范局和邢局后来都到其他分局成为了一把手,但和他们在工作中结成的友谊,同事的情缘一直留在我的心里。如今,杨局、张局、范局、邢局都已做古驾鹤西去。时时想起他们的音容笑貌,仍然仿佛他们没有走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范局长是局里主管业务的领导,对专业知识是最有发言权的领导。他给人的印象不是很随和,很多干部都怕他,但是他在我心里是一个非常务实的领导。我在计会科的时候,范局是主管局长,我曾经因工作和范局发过脾气,范局不但没有为难我,还在工作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后来他去了开发区分局当局长,几次去看他,他是那么的高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邢局是我认识最早的局领导。是他在我最困难的时候,给了我帮助。他是转业干部。一身的军人正气。他每天坚持跑步,每天洗冷水澡。喝起酒来那个痛快劲儿,让人感觉特别舒服。豪爽的性格充满了军人的魅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从不退缩。记得浙江的生意人最初进军北京的时候,就选择了丰台南苑和大红门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税务局在大红门没有税务所,只设了一个征收小组。对浙江商人的征税十分困难。经常发生打架斗殴事件。浙江商人在大红门一带租的房子,一度那个地区成为了浙江人的天下。邢局几次亲临现场站在干部前头。解决征收中发生的纠纷,一次,邢局在一起争斗中还受伤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续 敬请关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金秋十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老照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金秋十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4/08/09</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