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贤愚经》记载了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佛跟弟子阿难行走在一座山上,看到有很多天然的金子。佛跟阿难说:这满是毒蛇。有个采药的听见了,就觉得奇怪:满是毒蛇,佛跟阿难还敢走,而且神情话语还那么轻松?是什么毒蛇呀,不毒他们?等佛和阿难走了,他就跑过去看看。这一看:啊呀,尽是金块!他说这个瞿昙连金子都不认识,说是毒蛇,没有智慧,还说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呀。他说:让它们毒我一家吧!于是回去叫上家人,等到晚上,把那山上的金快,全都捡回去了。这下发了大财了!中国古人说:富润屋,德润身。古印度人也一样。有了钱,那就盖房子,然后装饰得富丽堂皇,在里边恣行五欲,享受快乐。邻家“眼见他起高楼”,想这么个穷采药的,怎么突然间就暴富发财了?必是得到什么不该得到的宝物了,就向国王举报。波斯匿王派人到他家里一查:哇塞!金子呀!很多的金子!于是就以盗窃国家财物罪,把采药人连同其全家,都抓起来,判以死刑。那个时代,金子是国家的,不是私人可以拥有的。捡到金子,一律得交给国家,不能自己私藏。就像今天,地下的文物,都是国家的,私人不可以拥有,否则你偷盗私藏的文物,若是贵重,那就要被判重罪。四海之内莫非王土,土里的东西莫非王有。你敢私自捡取乃至盗窃,那就是重罪、死罪。一家人要被斩头了,采药迷人这时才终于醒悟:佛陀真是一切智慧之人啊!您说的一点不错,这不是金子,是毒蛇!由于贪心,这本来只毒我一人的毒蛇,这下子要把我全家都毒死(问斩)了。无限悔恨之余,他再不称释迦牟尼“瞿昙”了,而是称“佛”、“世尊”了。好在佛救了他,还有他的家人:国王波斯匿王尊崇佛陀,规定凡是被行刑的犯人,有念佛的,刽子手就得停止行刑,先向国王报告。把他押回来后,国王问他:怎么认得佛的?他说:是佛先发现的金子,并跟尊者阿难说这是毒蛇。我认为佛没有智慧,金子都不认识。我因为贪心,就回去把家人全叫来捡金子。本来我一个人捡的话,这毒蛇还只是毒死我一人。现在好了,这回我全家都要被毒死了。只是他们死得有点冤,是我叫他们去捡的。波斯匿王听说后,因为佛的关系,就赦了这贪心的采药人及其家人的死罪。但是金子是没收了。从波斯匿王时期开始,甚至更早,直到现在,乃至将来,“金子”这条毒蛇,就一直、将来也必将继续毒害、乃至毒死着很多人,这些都是被金子这条毒蛇毒到乃至毒死的“贪心采药者”。贪污受贿,其实就是“小时偷针,大来偷金”的“江洋大盗”,被官府捕获,判以重刑,乃至“秋决”。虽说人生在世,吃穿二字。但草木一秋,几百天春夏;人生一世,几十年光景。粗茶淡饭,宜于肠肚;布衣青菜,能吃饱穿暖,已是大幸,也是大福。但饱暖思淫欲。淫者,贪心也。吃饱穿暖、衣食无忧之外,又想着还要兜着走,大张贪欲,乃至晚上叫上一家人,一起去偷拿“波斯匿王”的金子,结果只会吃不了兜着走,被蛇毒所毒。而现在是无佛时代。</p>